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6      字數:3268
  北京,紫禁城,文華殿。

  吳宗睿臉上帶著舒心的笑容,看著曾永忠和廖文儒等人開口了。

  “這是黃州府城和韶關送來的緊急軍情,大西國的皇帝張獻忠,已經被吳三桂率領的大軍斬殺,張獻忠的義子李定國,亦被張東濤生擒,盤踞在黃州府城周遭的近三十萬大西軍軍士,陷入到群龍無首的狀態,完全失去了鬥誌,吳三桂已經與張東濤聯合起來,正在圍剿黃州府城周遭大西軍的軍士。”

  “吳三桂攻陷黃州府城之後,獲取到情報,張獻忠吩咐身邊的軍官與侍衛,想方設法逃出黃州府城,告知駐紮在四川成都的孫可望,務必要繼續抵抗,張獻忠這樣說不能理解,他是不想辛辛苦苦創立的大西朝廷滅亡。”

  “還有就是進擊湖廣的鄭成功,其麾下的十萬大軍,損失不小,其中鄭芝豹率領的三萬大軍,迎戰大西軍兩萬先頭部隊,遭遇慘敗,逃走的不足五千人,而後鄭成功猶猶豫豫,在蘄州一帶等候撤離的鄭芝豹,耽誤了不少時間,導致其麾下的大軍被大西軍近十五萬軍士包圍,連續多次作戰都沒有能夠突出重圍,兵力損失接近三萬人,這樣算起來,鄭成功麾下的軍士,已經不足五萬人,要不是吳三桂果斷出手攻陷黃州府城,導致近十五萬大西軍軍士被迫撤離,鄭成功恐怕全軍覆沒。”

  “吳三桂與張東濤同時請旨,希望在平定湖廣局勢的情形之下,進入四川作戰。”

  “盧發軒支持吳三桂與張東濤的建議,也寫來了奏折,你們以為如何。”

  吳宗睿說完,廖文儒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可行,張獻忠被斬殺,大西朝廷實際上分崩離析,如此情況下,吳將軍與張將軍乘勝追擊,徹底滅掉大西軍,徹底穩定湖廣和四川等地的局勢,至關重要。。。”

  曾永忠也跟著點頭,表示同意。

  吳宗睿看向了洪承疇。

  “洪大人有什麽想法,不妨說說。”

  洪承疇鎮定了一下情緒,抱拳對著吳宗睿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廖大人的建議可行,隻是四川各地尚有一些前朝的餘孽,他們盤踞地方,與張獻忠對抗,憑借著不俗的財力,組建軍隊,不斷削弱張獻忠的實力,一旦我登萊新軍打敗大西軍,這些前朝的餘孽,很有可能不服從登萊新軍的軍令,造成四川地方不穩定。。。”

  吳宗睿微微點頭,看著洪承疇開口了。

  “洪大人說的不錯,考慮頗為深遠,譬如說秦良玉將軍,以前我很佩服秦將軍,不過現在的看法不一樣了,朝廷已經在北方和南直隸等地全麵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和一體當差的政策,且丈量了全部的土地,這件事情在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推行下去怕是有些難度,這些地方的土司,不一定服從朝廷的安排,他們將治下的土地看做個人的私有財產,絕不可能遵從朝廷的敕令,所以我們務必提前想到辦法,從容應對。”

  “我的想法是,給予地方土司一些榮華富貴,但他們決不能成為地方上的土皇帝,前朝允許他們自行征收賦稅,自行的組建軍隊,現如今決不允許。”

  “內閣需要想辦法,專門商議和應對此事,對於那些抗命的吐司,一味的殺戮不可取,一味的放縱更是不行,總之朝廷的敕令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任何地方都不能夠例外。”

  說到這裏,吳宗睿揮揮手。

  “扯遠了,還是說說孫可望與大西軍的事宜吧。”

  “文儒說的不錯,吳三桂和張東濤務必要抓住機會,乘勝作戰,一舉剿滅湖廣和四川境內的大西軍,穩定地方局勢,這樣我們才能夠騰出手來做好今後的事情,朝中有人建議招降孫可望,我看不行,孫可望此人,反複無常,連兄弟都容不下,不值得信任。

  “朝廷有諸多迫在眉睫需要做的事情,其一是穩定南方的局勢,這牽涉到張獻忠和隆武朝廷,其二是北方的後金八旗軍,其三才是分化和剿滅前朝殘餘的勢力,我們目前所做的事情,就是徹底穩定南方的局勢。”

  “除惡務盡,吳三桂與張東濤聯合起來,再接再厲,徹底剿滅湖廣和四川境內的大西軍,滅掉大西朝廷,讓我們能夠全力以赴的對付隆武朝廷。”

  說到這裏,吳宗睿站起身來,看向了曾永忠和廖文儒等人。

  “內閣建議很多事情都要謹慎行事,我不是這樣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朝廷必須做出調整,當然這個責任在我,以前我總是認為,南方的局勢頗為複雜,牽一發動全身,務必要總體協調,朝廷不僅僅是麵臨南方局勢混亂的現實,還要注意北方的後金八旗軍。”

  “這一次吳三桂領兵斬殺了張獻忠,重創大西朝廷,我認為統一天下的時機完全成熟,接下來登萊新軍需要主動出擊了。。。”

  吳宗睿剛剛說完,曾永忠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朝廷首要的任務,還是穩定南方的局勢,此番剿滅大西朝廷和大西軍之後,登萊新軍務必要一鼓作氣,滅掉隆武朝廷和鄭氏家族,如此才能夠真正的掌控南方的局勢,至於說地方上的土司,臣倒是覺得,翻不起大浪。。。”

  曾永忠話語剛落,洪承疇也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曾大人所言極是,臣願意前往湖廣、四川、貴州和雲南等地,平定地方的土司,穩定南方的局勢。。。”

  廖文儒也抱拳準備開口的時候,吳宗睿揮揮手。

  “我知道你們的想法,統一和穩定南方,的確是當下最為重要的事宜,不過我覺得,統一南方不宜殺戮過重,隆武朝廷的力量不是太大,我們不必要趕盡殺絕,盡量想辦法招撫他們就是了,若是隆武皇帝朱聿鍵低頭,我們求之不得,若是拚死不降,那我們也不用客氣。”

  “如何應對鄭氏家族,才是內閣需要認真考慮的事宜。”

  “鄭芝龍在海上征伐多年,雖然我登萊新軍水師的力量強大,不過在茫茫的大海上圍剿鄭芝龍,難度太大,你們也許會想著,朝廷同樣可以招撫鄭芝龍和鄭氏家族,但我不是這樣看的,我覺得鄭芝龍此人,是不會真心歸順的。”

  “鄭芝龍歸順大明朝廷有很多年了,你們看看他都做了一些什麽,不服從大明朝廷的調遣,一心想到的都是鄭氏家族的利益,憑借著控製大海上的貿易,集聚了大量的錢財,招募了不少的軍士,大明王朝快要滅亡的時候,鄭氏家族沒有想著調遣大軍前去馳援,也從來沒有想過拿出銀子來資助朝廷,要知道鄭氏家族富可敵國啊。”

  “麵對鄭芝龍和鄭氏家族,你們萬萬不要想著招降,務必傾盡全力,徹底打敗和瓦解鄭氏家族。”

  。。。

  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與洪承疇留在文華殿,其餘文武大臣都散去了。

  吳宗睿從禦案上麵拿出了一封文書,對著眾人開口了。

  “盧發軒已經告知劉澤清和劉良佐,要求他們圍剿鄭成功及其麾下的軍士,不讓其撤回到福建去,我認為盧發軒的建議是可行的,考慮也是成熟的。”

  “劉澤清和劉良佐實際上已經歸順,隻是還沒有公開表明態度,他們出兵五萬人進入湖廣作戰,亦是盧發軒提出的要求,可惜的是,他們麾下的五萬軍士,幾乎損失殆盡,此次進入湖廣作戰,鄭成功和鄭芝豹盡全力保全了鄭氏家族的軍士,讓劉澤清和劉良佐麾下的軍士送死,這樣的做法,任何時候都是說不通的。”

  “所以鄭成功路過浙江回到福建,劉澤清和劉良佐完全可以發難。”

  “我的想法是,發起對鄭氏家族全麵的進攻,打敗和剿滅鄭氏家族,同時震懾隆武朝廷。”

  “隆武皇帝朱聿鍵若是願意歸降,我們可以網開一麵,但麵對鄭氏家族的時候,我們務必徹底剿滅他們的軍隊,特別是鄭氏家族的水師,不可有絲毫的僥幸。”

  “你們切記,我們需要滅掉的是鄭氏家族的軍隊,並非是對鄭氏家族人員趕盡殺絕,鄭芝龍、鄭鴻逵、鄭芝豹和鄭成功等人,如果他們願意投降,我們不必斬殺,爽快接納。”

  “好了,接下來朝廷作戰的整體部署,就是暫時穩定北方,傾盡全力拿下南方,待到南方的局勢稍微穩定之後,我們就揮師北方,滅掉後金八旗軍。”

  。。。

  文華殿裏麵,隻剩下吳宗睿了。

  站起身來,慢慢踱步的時候,吳宗睿有些出神。

  曆史的軌跡還是可以追尋,譬如說李自成和張獻忠殞命的時間,與曆史上的時間差不多,隻不過這個時候,掌控中原的是吳宗睿,並非後金的八旗軍。

  掌控了北方與南直隸之後,吳宗睿已經開始逐步的推行有利於國家發展和百姓富裕的政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政策必定會極大的觸動士紳富戶的利益,到時候,激烈的矛盾必定會出現,所以在這之前,吳宗睿一方麵要統一天下,一方麵還思考如何的集聚財富,穩定社會的每個階層。

  至於說大規模的改革,吳宗睿沒有那麽多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