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法之必行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82
  .,

  與登州等地比較起來,京城的繁華不算是最為出色的,這是黃宗羲最大的感受。

  山東各地商貿交易的繁盛,商貿規則的盛行,以及投身其中人數之多,也是黃宗羲最大的感悟之一,他曾經擔心投身商貿的人數太多,可能影響到農耕,不過在山東各地、特別是村鎮去看過之後,這種擔憂不存在了,因為山東各地的人口數量多,而且投身商賈之人,並未徹底放棄農耕,譬如說在城鎮做事情之人,到了農忙的季節,基本都會回家去幫忙耕作,不耽誤糧食生產,當然要說商貿對於農耕沒有產生一絲一毫的影響,那也是不可能的。

  黃宗羲回到京城的第三天,就來到了紫禁城。

  已經是臘月,京城裏麵格外的熱鬧,大街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商鋪的生意特別的火爆,不到一年的時間,曾經遭受過創傷的京城,很快恢複了。

  進入文華殿的時候,黃宗羲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了,他對於皇上有了莫名的崇拜,要知道山東的繁華,完全依靠皇上,其他人隻是執行皇上做出的決定而已。

  進入大殿,黃宗羲跪下了。

  “黃宗羲,起來說話吧,你的文書,我全部都看過了,寫的不錯,不過你沒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讓你到山東去,不是讓你謳歌地方上的繁華,也不是讓你感受百姓生活的富足和安逸,我讓你到山東去的目的,是讓你想想如何讓國家富強、民眾富裕這種情形長期的維係下去。”

  “當然,這個要求相對來說有些高了,你在文書之中也提及此事,可不是很透徹。。。”

  皇上的話語,讓黃宗羲頗為羞愧。

  “皇上,在下竭盡全力,怎奈學識有限,愧對皇上的期盼了。。。”

  笑聲傳來的時候,黃宗羲沒有抬頭。

  “黃宗羲,你也不用如此的謙虛,你的第二份文書,對於山東地方官府的情形進行了分析,認為山東各級的官府,依照製度辦事情,將民生事宜放在了首位,時刻關注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做法是很不錯的,你說山東各級官府的官員,是百姓真正的父母官。”

  “同時,你在文書之中也說到了,有些官員還是存在高高在上、忽視百姓利益之問題,而且你在德州還親身感受到了,你認為官吏以及士大夫不能夠有特權。”

  “你能夠提出來這樣的觀點和認識,很不錯,足夠大膽。”

  黃宗羲抬頭,看了看禦輦之上的皇上,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

  “皇上,這都是在下胡亂的分析,山東各地的情形,對在下的觸動很大,以前在下都是一葉障目,雖然提出了一些見解,可沒有發揮什麽作用,有些見解的確不合適。。。”

  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與洪承疇等內閣大臣,全部都在大殿,他們聽得很仔細,看向黃宗羲的眼神也不一樣,黃宗羲的三份文書他們都看過了,他們認為寫的很好。

  “黃宗羲,該說的話,你在奏折之中全部都說過了,接下來就聽我說說,如果我說的有不合適的地方,你可以反駁,先生、文儒、憲之,洪大人,你們都可以反駁。”

  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治大國如烹小鮮,前朝的時候,造反的百姓很多,這是為什麽,你們都清楚,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選擇鋌而走險,若是能夠吃飽飯,誰願意造反。”

  “先生,內閣仔細分析了前朝的諸多法律製度,應該說沒有太大的問題,可為什麽落得亡國的下場,說到底,就是執行這些製度之人,出現了問題。”

  “前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早就說過此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前朝的法律是完備的,其中有些不合適的地方,想要修改也不是什麽難事,張居正大人感慨的就是法之必行。”

  “法之必行,絕非嘴上說說那麽簡單,這裏麵牽涉到方方麵麵,想要真正的做到,就必須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督機製。”

  “這就關係倒都察院了。”

  “前朝推行的風聞奏報,以及給事中的製度,或許是為了落實法之必行吧,不過我覺得,看看其效果,適得其反。”

  “朝廷廢止了風聞奏報,也廢除了給事中的官位設置。”

  “都察院究竟應該做些什麽事情,我一直都在思考,前些時間,總算是羅列了一些東西,內閣已經商議過,做了一些補充。”

  “依我來看,內閣負責政務推行,將朝廷的各項決策完全的推行下去,讓下麵實施,都察院負責的事宜,就是監督,若是地方上推行政策不力,或者有人貪縱枉法,那麽都察院就要徹查,當然,都察院不僅僅是查查官吏,還要提醒和督促,讓諸多的官吏好好的做事情,如果他們出現了偏差,要及時的提醒,要挽救他們。”

  “都察院還要監督朝中的官吏,甚至是內閣大臣,看看諸多的內閣大臣是不是在好好的做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都察院還要負責對我進行提醒和監督,我可不是神仙,也吃五穀雜糧,不可能沒有任何的錯誤。”

  吳宗睿說到這裏的時候,大殿裏麵異常的安靜。

  “當然,都察院的官吏,所做的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必定引發各級官吏的嫉恨,可是既然是朝廷的官員,既然進入了都察院做事情,那麽內心想到的就是朝廷,就是國家,就是國家的富強,就是百姓的富足,如果都察院的官吏,做事情畏首畏尾,不願意得罪官吏,那他們得罪的就是天下的百姓。”

  吳宗睿斬釘截鐵的話語,讓曾永忠等人都有些動容了。

  “我看,有關都察院的職責,今日就明確下來,朝中以及地方都要設立都察院,稱謂不必變化,都察院不受製於地方官府,省府州縣的都察院,直接對上級負責,朝廷的都察院,直接對我負責,都察院不受內閣的節製,都察院與內閣相互監督,若是都察院的官吏有胡亂的作為,同樣要遭受到懲處。”

  “都察院左都禦史,這個職位就非常關鍵了。”

  “黃宗羲,你可有膽量出任都察院左都禦史啊。。。”

  黃宗羲的身體開始顫抖,臉色發白,撲通的跪下了。

  “皇上、在、臣不敢有如此的妄想,臣怕做不好這麽重大的事情,辜負了皇上的期盼,臣真的怕耽誤了皇上的重大決定。。。”

  黃宗羲的話都有些說不清楚和連貫了。

  “黃宗羲,你不用怕,我讓你出任都察院左都禦史,就是因為你與朝中的諸多官吏沒有什麽瓜葛,所以你能夠鐵麵無私的執法,我會支持你,當然,我也要提醒你,如果你想著討好朝中的官吏,做老好人,那我就不會客氣了。”

  黃宗羲的神色變得肅穆,再次的磕頭。

  “皇上,臣一定竭盡全力,死而後已,臣若是貪縱枉法,死無葬身之地。。。”

  曾永忠、廖文儒、史可法與洪承疇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這件事情他們已經知道了。

  “黃宗羲,站起身來說話,在你赴任之前,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提醒你。”

  “你痛恨官吏特權,這本是不錯的,但不可矯枉過正,須知這世上本來就有富人和窮人的區分,你不能夠要求富人也過窮日子,隻要他們光明正大的掙錢,遵紀守法,就可以享受生活,這些方麵並非是什麽特權。”

  “還有朝中和地方的官吏,朝廷還要為諸多的官吏增加俸祿,讓他們衣食無憂,過上好日子,讓他們珍惜自身的職位,不敢亂來。”

  “前朝在這方麵很奇怪,給予官吏的俸祿少得可憐,卻要求官吏清廉如水,我認為這不可能做到,如果我們的官吏吃不飽穿不暖,無法養活家人了,他們怎麽可能好好的為百姓去做事情。”

  “我們給予了官吏豐厚的俸祿,如果官吏還要向百姓伸手,那就不客氣了。”

  “黃宗羲,這是我需要特別提醒你的地方。”

  “你本是前朝的舉人,從未進入朝中為官,有些地方不是很適應,這方麵你可以多多向內閣諸位大人請教,我讓你認真執法,監督官吏,並非是讓你六親不認。”

  “好了,關於都察院的具體職責,以及地方都察院該要如何的做事情,條陳已經由內閣商議,我看過了,沒有什麽問題,你多多熟悉一下。”

  。。。

  離開了文華殿,黃宗羲對著走在前麵的曾永忠等人抱拳行禮。

  “下官驟然出任都察院左都禦史,惶恐不安,還請諸位大人多多指教,下官感激不盡。。。”

  黃宗羲雖然出任了都察院左都禦史,不過從官職和品階方麵來說,還是比不上內閣諸位大人,所以麵對曾永忠等人的時候,他是畢恭畢敬的。

  至於說監督內閣的諸位大人,這件事情黃宗羲想都沒有想過,要知道諸位內閣大臣,都是皇上最為信任之人,時時刻刻都在皇上的身邊,皇上時時刻刻叮囑,他們不可能做什麽過火的事情,壓根不需要他這個左都禦史來監督。

  跟隨曾永忠前往都察院的時候,黃宗羲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抬頭看了看藍天,眼睛裏麵閃過了數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