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75
  .,

  張東濤與李岩奉旨來到了南京。

  已經是酷暑季節,南京給人的感覺是悶熱,白天太陽當頭的時候,大街上行人不多。

  張東濤和李岩全部駐紮在河南的開封府城,負責維持河南行省的穩定,河南行省駐紮的登萊新軍將士有一萬人,他們一方麵要保持河南行省平穩的態勢,另外一方麵還要時刻監控湖廣和四川,防止張獻忠麾下的大西軍進入北方。

  戴明傑出任河南巡撫,開始致力於河南行省民生事宜之後,張東濤與李岩輕鬆了很多,河南行省赤地千裏,當下最為主要的事情,還是與民休養,盡快的恢複生產,這些方麵,張東濤不是太熟悉,李岩倒是知曉。

  張東濤曾經向皇上舉薦李岩,建議李岩出任地方官員,留在軍中著實可惜。

  不過張東濤的奏折,沒有得到皇上的回應。

  來到南京,張東濤和李岩進入寅賓館,在他們看來,皇上事情太多,他們可能還要在寅賓館等候一段時間,也可以趁著等候的時間,在南京四處走走看看,特別是要到秦淮河去看看,這南京秦淮河的名氣太大了。

  洗漱之後,張東濤和李岩一同朝著寅賓館外麵走去。

  馬蹄聲出現在寅賓館的外麵。

  一名皇宮侍衛飛身下馬,站在了走到寅賓館門口的張東濤和李岩的麵前。

  “是張東濤將軍和李岩將軍嗎。。。”

  張東濤和李岩同時點頭。

  “皇上有旨,請二位將軍馬上到臨時行營,皇上正在等候,這是皇上的旨意,還請二位將軍過目。。。”

  張東濤和李岩麵麵相覷,還好張東濤反應快,接過聖旨,連忙抱拳開口了。

  “臣與李將軍馬上前往臨時行營,叩見皇上,還請前麵帶路。。。”

  寅賓館的吏員早就遷來張東濤和李岩的戰馬,二人上馬,也沒有通知一同而來的親兵。

  。。。

  廂房裏麵有些悶熱,進去的張東濤和李岩,感覺到一股子熱氣。

  汗滴順著額頭流下來,張東濤和李岩不敢擦,對著吳宗睿跪下了。

  “臣拜見皇上。。。”

  “起來吧,南京的氣候有些悶熱,你們從河南趕過來,可能有些不適應,過幾天就好了。”

  皇宮侍衛搬來兩把椅子,吳宗睿讓張東濤的李岩坐下說話,兩人可不敢坐,還是站著。

  吳宗睿拿起了桌案上麵的奏折,對著張東濤和李岩開口了。

  “張東濤,你舉薦李岩出任地方官員,這份奏折被我壓住了,你可能認為,地方上的事情比軍中的事情重要,軍人隻要按照上峰的命令作戰就是了,不需要很多的學識,不過我已經推翻了這等的認識。”

  “軍隊乃是國家的柱石,沒有強盛的軍隊,就沒有穩定的環境,那什麽事情都做不好,所以登萊新軍之中的各級軍官,必須要有充足的學識,這樣才能夠帶好兵,才能夠準確的執行命令,獲取作戰的勝利。”

  張東濤連忙抱拳開口了。

  “皇上聖明。。。”

  吳宗睿對著張東濤揮揮手。

  “好了,張東濤,這些話就不要說了,我沒有那麽聖明,你有很多年沒有在登萊新軍之中,也沒有在我的身邊,好多事情不知道,我找你們來商議事情,不想聽什麽恭維的話語,你們都是登萊新軍之中重要的軍官,當下登萊新軍的主要職責是開疆拓土,穩定地方,如果你們在我的麵前老是說一些恭維的話語,讓我飄飄然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張東濤的臉有些紅,李岩的臉微微有些白。

  “張東濤,李岩,你們在河南做的不錯,河南巡撫戴明傑寫來了奏折,說他在河南行省恢複生產很順利,穩定地方也取得明顯的成效,你們將原大順軍的一些軍士,遣散到地方,一定程度緩解了河南行省人口缺乏的問題,你們還給戴明傑提出了建議,從遣散的大順軍軍士之中,選出一部分人進入官府的巡捕房,這些人做事情賣力,為地方的穩定做了很多事情。”

  說到這裏,吳宗睿已經走到了李岩的麵前。

  “李岩,這大概是你的主意吧。”

  李岩也連忙抱拳行禮了。

  “皇上,這都是臣與張將軍共同商議之後做出的決定,戴明傑大人虛懷若穀,聽從了張將軍與臣的建議。。。”

  吳宗睿笑了。

  “李岩,我記得不錯的話,你是大明天啟丁卯年間的舉人,你的父親李精白是山東巡撫,領兵部尚書銜,因為魏忠賢的緣故,崇禎初年遭受了處罰,你在地方上的名氣不錯,慷慨豪爽,樂善好施,人稱李公子,你與紅娘子之間的故事,傳的很遠啊。”

  李岩身體顫抖,再次抱拳開口了。

  “臣人輕言微,不想得到皇上如此的重視,感激不盡。。。”

  吳宗睿輕輕拍了拍李岩的肩膀。

  “李岩,你的確有本事,當初李自成要是重用你,結局也不至於如此的悲慘,李自成重用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那是他目不識人,當然,牛金星和宋獻策也是有本事之人,奈何心術不正,一味的排除異己,為人所不喜,這些日子我想過了,張東濤的建議還是不錯的,我打算讓你到地方上去做事情,不過還要等待時機,到時候,我將牛金星和宋獻策都交給你,看看你能不能人盡其才,將他們用到能夠讓他們好好做事情的地方。”

  李岩幾乎說不出話來了。

  “臣、臣叩謝皇上隆恩。。。”

  扶起了下跪的李岩,吳宗睿很是感慨,皇帝的光環的確不一樣,隨便的幾句話,就能夠讓人感激涕零,甚至是不顧生死。

  “張東濤,李岩,讓你們到南京來,是有一件事情讓你們去做。”

  張東濤和李岩同時站直了身子。

  “大明鳳陽總兵高傑,你們應該知道,張東濤和高傑之間還有過交集,前日盧發軒收到了高傑寫來的信函,高傑願意歸順朝廷。”

  “高傑麾下有五萬軍士,駐紮在江西九江,其麾下的軍士軍紀敗壞,我想過了,高傑既然想著歸順朝廷,那就滿足他的願望,不過他麾下的軍士,基本都是要遣散的,你們在河南的時候,想到了很好的辦法安置那些被遣散的軍士,這一次,你們代表朝廷前往九江,遣散高傑麾下的軍士,將他們全部安排到北方去。”

  說到這裏,吳宗睿的臉上閃現一絲的厲色。

  “高傑此人,有些桀驁不馴,他的夫人邢氏,倒是明白事理,我想要不是邢氏給高傑出主意想辦法,很多時候提醒高傑,高傑早就丟掉性命了。”

  “你們前往九江,要好好的敲打高傑,讓他收斂桀驁的脾氣,告訴他既然歸順了朝廷,那就老老實實的做事情,朝廷不會虧待他,我也不會虧待他。”

  “如果高傑不收斂脾氣,不知道天高地厚,這樣的人朝廷不需要,你們也可以便宜行事。”

  “你們此去九江,肩負的責任重大,江西一地的局勢是不是能夠穩定下來,就看你們做的如何了,你們解決了高傑的事情之後,不必回到南京,徑直前往南昌府城,到時候會有旨意給你們。”

  “你們馬上去準備一下,兩日後出發,帶領五千登萊新軍將士前往九江,我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

  張東濤和李岩離開廂房,廖文儒很快來了。

  “皇上,張東濤和李岩率領五千軍士前往九江,若是高傑反悔,豈不是有危險。”

  吳宗睿輕輕的搖頭。

  “文儒,高傑的背後是邢氏,你可不要小看了邢氏,我想真正做主的人是邢氏,高傑就算是想著亂來,也沒有那個膽量,張東濤和李岩此番前往九江,一定能夠完成任務,隻不過這個高傑,桀驁不馴,不好用啊。”

  “皇上,臣以為,高傑在皇上的麵前,絕不敢有什麽傲氣。。。”

  吳宗睿再次的搖頭。

  “文儒,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高傑歸順了朝廷,肯定是要進入登萊新軍之中的,他作戰還算是勇猛,也算是人才,我考慮讓他到什麽地方去,喬明俊以前做過四海幫的幫主,應該是能夠鎮住高傑。”

  “高傑畢竟是主動歸順朝廷的,這樣的人,我們一定要管住了,不要讓他亂來,不能夠讓他違背軍機軍規,否則高傑一旦遭遇懲戒,傳出去影響不是很好,其餘想著歸順朝廷的人,會如何看這個問題啊。”

  “今後我們會遇見不少這方麵的問題,有些歸順朝廷的人,期盼得到榮華富貴,更多歸順朝廷的人,想到的是保住自身的利益,譬如說南方的那些士大夫家族和讀書人,就想著保住身份和地位,我們不能夠給他們這樣的感覺,他們歸順了朝廷,就必須按照朝廷的規矩來做事情,如果他們還以前朝的規矩來考慮歸順的事宜,那我們不會客氣。”

  “當然,隻要他們按照規矩做事情,保住身份和地位是沒有問題的。”

  廖文儒用力的點點頭。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了,朝廷的規矩任何人都要遵守,臣建議,內閣大臣都要明白皇上的想法,今後做事情才能夠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