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用人的建議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20
  .,

  拜祭完畢崇禎皇帝、周皇後以及懿安皇後,吳宗睿就要啟程前往南京了。

  朝中的各部,官吏的人數不是很多,但重要部門都安排了官員,地方的官吏,主官都配齊了,在分工還不是特別精細的時代,朝中與地方都不需要那麽多的官吏,京城的講武堂學堂也專門設立了,與登萊新軍之中講武堂所不同的是,這個講武堂學堂主要培訓的是朝中和地方的文官,培訓的內容都是民生方麵的事宜,不牽涉軍事方麵的事宜。

  吳宗睿已經在改變大明朝廷的規矩,那就是有關文武官員的分工問題。

  曾永忠等人已經建議舉行大吳朝廷的第一次科舉考試,為朝廷和地方補充人才,但吳宗睿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對於武舉人和武進士的科舉考試,同樣要加入文化方麵的知識,今後文官原則上不得插手軍隊的事宜,每逢作戰的時候,也不存在讓文官領兵作戰,武官自成一個係統,主要就是負責軍隊的各項事宜,包括作戰、訓練以及維持國家穩定等等。

  武官與文官的地位對等,絕不存在重文輕武的情況。

  軍隊是國家的柱石,絕不能輕廢。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吳宗睿伸了伸懶腰,這段時間太辛苦了,事情也太多了,好在絕大部分的事情都落實下去了,跟蹤督辦的情況也不錯。

  “皇上,曾大人和史大人求見。。。”

  高起潛輕聲稟報的時候,吳宗睿看了看擺在旁邊的吊鍾。

  吊鍾是亨利等人專門從西方帶來的,火器局根據吊鍾的原理進行了改進,將十二個時辰的文字全部放置到吊鍾裏麵,這樣就能夠準確的看到時間了。

  “都快戌時二刻了,先生和憲之還有什麽事情嗎,好了,請他們進來吧。”

  曾永忠進入文華殿的時候,不經意的看了看擺在旁邊的吊鍾。

  “皇上,臣與史大人是專門來稟報任用官吏事宜的。。。”

  吳宗睿點點頭,新王朝創立之後,官吏的任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嗯,說說吧,朝中與地方的官吏,缺額還是不少,我近段時間聽說了,不管是朝中的官吏,還是地方的官吏,都異常的忙碌,很少有時間休沐,看樣子我們要確定官吏專門歇息的時間了,有張有弛才可行啊。。。”

  吳宗睿說話的時候,絕少自稱為朕,這一點曾永忠等人也習慣了。

  “皇上,臣與史大人稟報官吏任用的事宜,牽涉到前朝內閣首輔陳演,李自成麾下的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還有張東濤將軍提出了建議,認為李岩屬於文武雙全的人才,不需要留在軍中,可到地方上去做事情。。。”

  曾永忠已經將奏折呈上來。

  高起潛小心的將奏折遞給了吳宗睿。

  紫禁城的太監數量已經不多,雖然吳宗睿還沒有裁撤十二監,但紫禁城的太監是絕對不能夠幹預朝政的,而且吳宗睿已經下旨,禁止自行閹割之人進入到皇宮之中,看樣子,吳宗睿是打算徹底裁撤太監的。

  吳宗睿看了看高起潛。

  高起潛躬身行禮之後,退出了大殿。

  奏折不是很長,吳宗睿幾分鍾的時間就看完了,曾永忠等人的奏折,有事說事,沒有什麽廢話,更沒有什麽恭維的話語。

  “先生,憲之,你們的意思是說,朝廷還是要任用陳演、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的,以展現海納百川的氣魄,這樣做,會有更多的人擁護我嗎。”

  曾永忠連忙行禮。

  “皇上說的是,當下朝廷和地方都需要人才,有不少人還在觀望,更有一些明朝的遺老遺少,嘴裏說著誓死效忠大明王朝的話語,這批人的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產生的影響很壞,臣故而建議,任用陳演、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以展現皇上和朝廷的氣魄。。。”

  吳宗睿微微點頭。

  “先生說得不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世上沒有完人,就看朝廷怎麽使用人才,你們提議任用陳演、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我認為可以,但是你們記住一點,除非是遇見了真正的賢能,我們可以屈膝去迎接,好比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孔明,其餘時候,朝廷要以自身強大的力量吸引人才。”

  曾永忠和史可法同時看向了吳宗睿,他們顯然還沒有完全明白其中意思。

  吳宗睿倒是沒有覺得奇怪,繼續開口了。

  “我們提倡以民為本,強力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其根本的意思,並非是想著徹底打壓哪一個階層、以抬高另外一個階層,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王朝強大和強盛,隻要王朝真正的強盛起來,絕大部分的人才就會主動投奔朝廷,主動要求做事情。”

  “講武堂學堂的任務很重,我本來打算親自去授課,告誡朝中和地方的官吏,時刻都不能夠忘記以民為本的理念,可惜南方還沒有平定下來,先生,你是內閣首輔,憲之,你是吏部尚書,如何的用人是你們最為主要的職責,朝廷的治國理念,你們都是清楚的,所以你們要親自前去講武堂學堂授課,親自去告誡那些準備到朝中和地方做官之人,告訴他們做官絕非是完全的享樂,做官還要為百姓辦事,為百姓做主,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

  “教育百官,不能夠僅僅依靠講武堂學堂,還要依靠製度的懲戒,凡是貪墨的官吏,魚肉百姓的官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官吏,都是要嚴懲的。”

  “都察院要進行大規模的改變,我們廢除了給事中,廢除了地方上的監察禦史,嚴厲禁止風聞奏報和無端的彈劾,並非是不督查官吏了,相反,都察院的權力要增強,要根據製度的要求監察朝中和地方的官吏,一旦掌握了官吏貪墨、魚肉百姓以及混日子的情形,務必按照製度進行嚴懲。”

  “都察院左都禦史的人選,我一直還在思考,可惜了左光鬥和範景文,這樣的人如果出任左都禦史,一定能夠好好的做事情,我也就放心了。”

  吳宗睿剛剛說完,曾永忠就跟著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盧發軒大人可以出任左都禦史。。。”

  吳宗睿擺擺手。

  “路廷不行,你們都不行,左都禦史必須鐵麵無情,且清廉無私,你們長時間在我的身邊,上下都很熟悉,若是有你們信任之人出現錯誤,你們下不了手去懲戒,你們的很多認識都固化了,對人對事的看法也是這樣。”

  “包括我都會有這樣的認識,你們之中的任何人犯錯了,我難以下定決心去懲戒,這就需要有一個鐵麵無私的左都禦史,他的膽子要足夠大,要敢於和我直接爭辯,他所做的一切要是為了大吳王朝,為了這個王朝的強大和興旺。。。”

  曾永忠等人都不說話了,他們終於明白了左都禦史這個職位的重要,也隱隱明白了未來的都察院,將有著很大的權力,甚至能夠插手內閣的事宜。

  取消給事中,取消地方上的巡按禦史,取消風聞奏報,取消無端的彈劾,這些舉措,曾永忠等人是讚成的,但也是擔心的,他們擔心這樣做,朝廷很有可能無法監控地方的官吏,皇上也沒有辦法控製朝中的官吏,不過吳宗睿說出來都察院所擁有的權力,說出左都禦史的重要作用之後,他們總算是有些明白了。

  如此一來,都察院左都禦史這個人選,就異常重要了,這個人選恐怕隻有皇上能夠欽定。

  看見曾永忠和史可法都沒有開口說話,吳宗睿微微歎了一口氣。

  “先生,都察院的事宜,暫時由您直接負責,我考慮,地方上也要確立類似於都察院的機構,他們不受地方巡撫的節製,他們直接歸於都察院管轄,官員的任命由都察院與吏部共同負責,地方上主要官員的調整,必須要給我稟報。。。”

  曾永忠連忙抱拳,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情。

  吳宗睿沒有在意,在他物色到都察院左都禦史人選之前,由曾永忠直接負責都察院的事宜,表示了朝廷對都察院的足夠重視。

  “好了,任用官吏的事宜,先生和憲之就辛苦一些,還有科舉考試的事宜,我的意見,定於明年的九月,這之前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事宜。”

  “西為中用,這件事情我已經說過,你們沒有重視,我沒有責怪,是因為你們不明白西為中用的重要性,從西方引進的紅夷大炮和佛朗基,其威力你們都看見了,朝廷務必在年內開辦專門學習西方各類知識的學堂,待到辦學成熟之後,再行向地方上延伸。”

  “先生,憲之,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們很辛苦,可百廢待興,我們沒有辦法懈怠,務必要竭盡全力,我們不能夠荒廢任何方麵的事宜,必須統籌兼顧。”

  。。。

  曾永忠與史可法離開之後,吳宗睿站起身來,再次伸了伸懶腰。

  高起潛進入大殿,低聲開口。

  “皇上,天色已晚,您一定要保重龍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