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戰(1)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93
  .,

  臉色鐵青的李自成,狠狠的將手中的信函扔到地上,抬腳準備用力踩下去的時候,劉宗敏進入了房間。

  在劉宗敏的麵前,李自成不會掩飾自身的情緒。

  “這個吳宗睿,太狂妄了,登萊新軍有什麽了不起,真以為我大順軍害怕他嗎,以為我李自成害怕他嗎,哼,這一次我要親自領軍,前往山海關,徹底剿滅山海關的登萊新軍。。。”

  劉宗敏走過去,撿起了地上的信函,放在了桌案上麵。

  “闖王,其實我早就預料到了,登萊新軍不會臣服我大順軍的,按照您的要求,四十萬大順軍將士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隨時都可以開拔。”

  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總數超過百萬人,不過最為精銳的作戰部隊,也就是老營的軍士,不超過三十萬人,加上各地歸順的明軍軍士,總數也就在四十萬人左右,至於說其餘的軍士,用來守衛城池、維持秩序可行,真正用來作戰隻不過是炮灰。

  登萊新軍是大順軍最為強悍的對手,也是大順軍穩定北方局勢最大的隱患,所以這一次,劉宗敏集中了大順軍最為強悍的軍士,準備對山海關發起進攻,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徹底打敗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

  至於說山東駐守的登萊新軍,李自成和劉宗敏倒不是特別的著急,隻要大順軍打敗了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局勢就一定會出現重大的變化。

  李自成其實有些煩躁,十多年的征伐,終於率領大順軍攻破了大明京城,滅掉了大明王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不過後院起火,大順軍副總管張東濤在河南反了,投奔了登萊新軍,這樣陝西與山西等地的局勢也變得撲朔迷離。

  京城是李自成打算登基稱帝的地方,陝西是李自成的老巢,兩處都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當初得知張東濤反叛的消息,李自成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陝西,他險些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回到陝西去,不過大順軍的主力全部集中在京城的周遭和北直隸,平定京城的局勢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所以李自成才強忍內心的衝動。

  李自成內心還有一絲的幻想,那就是登萊新軍能夠歸順大順軍,這樣北方的局勢就能夠完全穩定下來,若是登萊新軍願意歸順,李自成甚至可以原諒張東濤和李岩等人。

  這最後的一絲幻想破滅之後,李自成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種壓力,就算是當年大順軍僅僅剩下十餘騎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過。

  劉宗敏行動迅速,李自成還是滿意的。

  “宗敏,你做的不錯,不知道牛金星和宋獻策準備的怎麽樣了,大軍的糧草是不是籌集的差不多了。”

  劉宗敏沒有開口回答,四十萬大軍出征,需要的糧草數量不菲,想要準備好充足的糧草,還是要耗費極大的精力,這段時間,牛金星和宋獻策在京城鬧出了不小的動靜,關押了大明朝廷歸順的不少官員,這些官員的家人拿出來大量的銀子之後,官員才得以釋放。

  前兩天,劉宗敏聽見牛金星和宋獻策給闖王稟報,說籌集到的銀兩,已經超過三千萬兩,足以維持一段時間的開銷了,當時闖王是很高興的,認為牛金星和宋獻策做的很不錯。

  對著站在門口的親兵揮揮手,李自成開口了。

  “讓牛金星和宋獻策到我這裏來。。。”

  親兵離開之後,劉宗敏猶豫了一下,看著李自成開口了。

  “闖王,您一直都在太歲壇署理政務,的確是不方便。。。”

  李自成看了看劉宗敏,搖了搖頭,沒有開口說話。

  劉宗敏有些泄氣,他的說辭不行,遠遠比不上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有關登基稱帝的事宜,牛金星和宋獻策都勸不動闖王,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劉宗敏沒有發現一個敏感的變化,以前牛金星和宋獻策勸李自成登基稱帝的時候,李自成都是開口明確反對,這一次沒有開口反對,這是最大的變化。

  接近半個時辰過去,牛金星和宋獻策來到了太歲壇。

  進入營房的時候,劉宗敏看著牛金星和宋獻策微微的點頭。

  還沒有等到李自成開口,牛金星就抱拳開口了。

  “闖王,臣與宋兄已經籌集到四十萬大軍兩個月的糧草,府庫裏麵存有白銀三千萬兩,臣還在努力的四處購買糧食,隻不過京城的存糧不是很多了,不過闖王放心,臣會想辦法從其他的地方購買糧食。。。”

  牛金星的稟報,讓李自成非常高興,他忽略了牛金星說到京城糧草不足的問題,這不是他考慮的問題,隻要大軍征伐的糧草足夠就可以了。

  站起身來之後,李自成拿起了桌案上麵的信函。

  “哼,登萊新軍,我這就領兵滅掉你們。。。”

  牛金星抬頭看向李自成,再次抱拳了。

  “怎麽,牛金星,你還有什麽事情嗎。”

  “臣的確有事情,還請闖王一定聽進去。”

  李自成看了看牛金星,沒有繼續開口詢問了。

  牛金星看了看宋獻策和劉宗敏,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闖王,駐守山海關的登萊新軍,是我大順軍最為強悍的對手,臣相信,闖王親自率領大軍出擊,一定能夠徹底打敗登萊新軍,穩定北方的局勢。”

  “不過,闖王領兵征伐山海關,究竟是以什麽名義呢,臣不是很明白。”

  “闖王率領大順軍的將士,攻陷了京城,就已經摧毀了大明王朝,如今天下歸心,都在等待闖王站出來一身號令,如此則天下臣服。”

  “臣與宋大人、劉大將軍懇請闖王登基稱帝,如此才能夠號令天下,如此我大順軍將要士氣大振,定會一往無前,徹底打敗登萊新軍,退一步說,若是登萊新軍繼續負隅頑抗,我皇可以鼓動天下人共同討伐之。”

  說到這裏,牛金星從懷裏掏出了一疊奏折,撲通的跪下了。

  “這是朝中文武大臣寫來的奏折,都是懇請闖王登基稱帝的。。。”

  李自成微微皺眉,正準備開口說話,一邊的劉宗敏也站起身來,跪在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身邊。

  “闖王,牛大人和宋大人所說的都是真心話,闖王如果不正大位,天下人都沒有主心骨,我大順軍也沒有主心骨,況且,我大順軍馬上就要征伐山海關,如此關鍵的時刻,闖王登基稱帝,我大順軍征伐登萊新軍,名正言順,將士們也會拚死命打敗登萊新軍。。。”

  牛金星手中的一大疊奏折,已經由親兵送到了李自成的手中。

  李自成沒有說話,慢慢的翻看這些奏折。

  五分鍾之後,李自成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其實我不想登基稱帝,北方的局勢還很複雜,我大順軍最為強悍的對手登萊新軍,還在山海關虎視眈眈,張東濤也反叛了,河南、陝西和山西的局勢也不穩定,不過你們說的也有道理,我登基稱帝了,可以鼓舞大順軍的軍心,可以號令天下,可以名正言順的進攻山海關,進擊南方,也罷,這件事情,你們去安排吧。”

  牛金星的臉上瞬間露出了狂喜的神情,對著李自成再次的跪拜叩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獻策和劉宗敏也跟著牛金星跪拜叩首。

  李自成抬了一下手臂。

  “你們都平身吧,朕的登基稱帝儀式,就由牛金星和宋獻策主要辦理,儀式不可太複雜,旨在鼓舞大順軍的士氣,待到登基稱帝儀式結束之後,朕親率大順軍江山,東征山海關。。。”

  。。。

  牛金星和宋獻策回到都督府,旨意就到了。

  李自成決定在武英殿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順,建元永昌,立嫡妻高氏為皇後。

  朝廷官員的安排效仿大明,不過略有不同,依舊設立內閣、六部和都察院,牛金星、宋獻策為宰相,劉宗敏為天下兵馬大都督,內閣以牛金星為首,宋獻策為輔,冊封大明皇太子朱慈烺為宋王,朱慈炯和朱慈炤暫時不予封賞,但都要跟隨大順軍前往山海關征伐。

  內閣其他的大臣,以及六部尚書和都察院左右都禦使,李自成提出了名單,牛金星和宋獻策按照這個名單辦理即可,六部下麵的官吏,則沒有名單,到時候由牛金星和宋獻策提出合適的人選,李自成下旨即可。

  李自成沒有忘記被扣押的部分太監,這些太監今後也要進入皇宮去做事情,但絕對不能夠幹政,太監的機構也按照大明朝廷的舊製設立,但沒有了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

  牛金星接到旨意之後,馬上與宋獻策商議,他們請來了歸順的大明鴻臚寺官員,專門算了黃道吉日,將李自成登基稱帝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一。

  京城裏麵瞬間就忙碌起來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登基大典方麵,籌集糧草的事情暫時放一放,劉宗敏依舊是主管大順軍的諸多事宜。

  一些精心挑選的軍士進入紫禁城,開始認真的清理和打掃,有些地方破損了,需要修繕,京城內的百姓,倒是沒有特別的關注。

  太歲壇那邊,寧靜很多,李自成足不出戶,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