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繼承人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323
  .,

  多爾袞與豪格進入大政殿的時候,毫不客氣的相互瞪眼。

  皇太極突然病逝,期間沒有出現任何的預兆,盡管兩個月之前皇太極身體出現了不適,但很快就恢複了,能夠從容的處理大清國的任何事宜,滿人權貴的議論迅速的消失,大清國的局勢也逐漸的平穩,可這一次,皇太極從病重到病逝,竟然隻有兩天左右的時候,這是任何滿人權貴都沒有想到的。

  皇太極沒有任何的遺囑,也沒有確定皇位繼承人,這給大清國留下巨大的後患。

  皇太極病逝之後,滿人權貴並未陷入到悲痛的情緒之中,相反,曾經壓抑的情緒瞬間爆發出來,有關誰是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議論,毫無顧忌的呈現出來。

  滿人權貴呈現出來兩極分化的局麵,一部分支持皇太極的兒子、肅親王豪格登基,一部分支持睿親王多爾袞繼承皇位,兩派的力量不相上下。

  剩餘的三位親王,禮親王代善、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三位親王都是旗主,都是掌握兵權的滿人權貴,都是大清國權力頂端的人物,他們的決定能夠左右大清國的局勢。

  多鐸毫無疑問是支持多爾袞的,畢竟是親兄弟,關鍵時刻,多鐸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濟爾哈朗的選擇非常矛盾,表麵上他竭盡全力支持豪格,但內心裏麵,濟爾哈朗認為豪格不是最佳的皇位繼承人,如果豪格出任大清國的皇帝,不能夠將大清國帶向持續繁榮的局麵,更不大可能率領八旗子弟入主中原,掌控天下,但是濟爾哈朗有一個認識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繼承皇位之人,必須是皇太極的親生骨肉。

  代善成為了中間派,不表明任何的態度,不對任何人表示出來支持。

  雖然多爾袞還有武英郡王阿濟格全力以赴的支持,但是長期以來,正黃旗和鑲黃旗在大清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黃旗和鑲黃旗的軍官軍士都是支持豪格的,這就讓局勢變得複雜起來。

  關於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爭執,已經持續了三天的時間,這期間皇太極都難以安然的下葬,明顯是影響到大清國的未來了。

  所以資格最老、排名最為靠前的禮親王代善,建議滿人權貴在大政殿集中,商議誰出任大清國下一任的皇帝。

  一百多名滿人權貴齊整的來到了大政殿,郡王、貝勒和貝子都來了。

  大政殿正上方的位置是空著的,下首的左右,坐著代善,右邊坐著多爾袞,代善的旁邊是豪格,多爾袞的旁邊是多鐸,豪格的旁邊是濟爾哈朗,多鐸的旁邊則是阿濟格。

  這樣的分布,涇渭分明。

  諸多滿人權貴進入大政殿之後,毫無顧忌的大聲議論。

  代善沉著臉,站起身來,看著諸多的滿人權貴開口了。

  “今日諸位來到大政殿,商議的事情牽涉到我大清國的未來,皇上突然病逝,這是我大清國的重大損失,無法挽回的損失,皇上為我大清國所做的事情,你們有目共睹,皇上病逝不過三天左右的時間,你們來到大政殿,就毫不顧忌了,說話也那麽大聲了,你們是不是想著讓我大清國陷入到騷亂之中啊。。。”

  代善的聲音不大,不過說出來的話語是毫不客氣的。

  所有的滿人權貴都安靜下來了,畢竟代善在滿人權貴之中的影響力是不一般的,而且代善掌控正紅旗和鑲紅旗,實力更是不容小覷。

  看見所有的滿人權貴都安靜下來,代善微微點頭,坐下了。

  大政殿裏麵的氣氛瞬間有些尷尬了,今日商議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事宜,本就是代善提議的,不過代善死活不願意住持此次的商議,他舉薦了多爾袞、豪格以及濟爾哈朗等人,但這些人也拒絕了,所以迄今為止,今日的商議,沒有正式的主持人。

  沉默的氛圍僅僅維持了一分多鍾的時間,多爾袞站起身來了。

  他對著多有的滿人權貴抱拳行禮之後,從容不迫的開口了。

  “諸位,皇上突然病逝,乃是我大清國巨大的損失,不過國不可一日無主,今日我們來到大政殿,共同商議皇位繼承人的事宜,我提議,禮親王代善出任我大清國的皇帝。”

  沒有等到其他人開口,多爾袞繼續說話了。

  “不管是資曆,還是戰功,二哥都應該是我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我在這裏表態,二哥成為我大清國的皇上之後,我是全力支持的,一定服從二哥和朝廷的調遣。。。”

  代善的臉色微微發白,看了看多爾袞,神情有些複雜。

  多爾袞說完之後,代善馬上站起身來。

  “十四弟,我年老體衰,根本無法扛起整個的大清國,豪格與你,年輕力壯,大清國應該由你們來承擔重任,所以說,我希望你和所有人,不要提及讓我來出任大清國皇帝的建議,我這樣說,也是為了大清國的未來。。。”

  代善剛剛說完,多鐸站起身來開口了。

  “二哥這般的謙虛,其實沒有必要。。。”

  多鐸還沒有說完,代善再次的揮手。

  “好了,我剛剛已經說過了,不管是從能力還是德行,我都沒有資格出任大清國的皇帝,今日商議我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事宜,是我提議的,那我就不才了,主持本次的商議。”

  代善說到這裏,看了看多爾袞和多鐸,內心裏麵,他對兩人是有些意見的,多爾袞和多鐸,謀略方麵和見識方麵遠遠強於豪格,如果從大清國的未來出發,多爾袞出任大清國的皇帝,是最為有利的,不過長時間接受漢文化的熏陶,代善的認識也是頗為固定的,那就是皇帝必須有皇太極的兒子來繼承,且這要成為規矩,如此才有利於大清國未來的發展。

  當然,代善不會輕易說出自身的想法,他的責任就是維持大清國的穩定,一旦大清國度過了危機,他就要金盆洗手,退居到幕後去了。

  “俗話說得好,國不過一日無主,我大清國更是如此,皇上臨終的時候,沒有提出我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人選,接下來就請各位提議,看看誰更適合出任我大清國的皇帝。”

  代善說完之後,武英郡王阿濟格站起身來了。

  “我認為多爾袞出任我大清國的皇帝是最為合適的,如此我大清國一定能夠入主中原,統一天下。。。”

  阿濟格還沒有說完,大殿內正黃旗和鑲黃旗的軍官就怒目圓瞪了。

  爭吵聲音瞬間出現,正黃旗和鑲黃旗的軍官軍士,支持豪格出任大清國的皇帝,多鐸和阿濟格等人支持多爾袞出任大清國的皇帝,豪格雖然沒有開口,不過看向多爾袞和多鐸的神色是輕蔑的。

  豪格有驕傲的資本,他本就是正藍旗旗主,父親皇太極去世,按照大清國的規矩,正黃旗和鑲黃旗暫時由他來統領,加上濟爾哈朗的鑲黃旗,豪格能夠調動滿八旗之中的四旗,隻要代善明確態度不會支持任何一方,那麽他的力量足夠碾壓多爾袞和多鐸。

  大清國以實力為尊的習慣,一時半會是不可能改變的。

  多爾袞同樣陷入到沉思之中,大政殿的局勢眼看著趨於緊張了,不管是他還是豪格,任何一個人出任大清國的皇帝,都有可能讓大清國陷入到徹底的分裂之中去。

  今日所有的滿人權貴都在大政殿,大清國的皇帝繼承人必須確定下來,如果無法確定皇位繼承人,則接下來滿人權貴的意見不可能統一,那麽大清國必定陷入到分裂之中去。

  略微的思索之後,多爾袞站起身來,對著代善行禮了。

  “二哥,我有一個提議,皇後娘娘的兒子福臨,地位尊貴,可以出任我大清國的皇帝。。。”

  。。。

  爭論不可避免的出現,半個時辰過去了,爭論的聲音小了很多。

  這期間,甚至有滿人權貴準備拔出鋼刀來火拚,被代善和多爾袞等人製止了。

  濟爾哈朗冷眼旁觀,主要關注豪格的表現,讓他感覺到遺憾的是,豪格根本沒有開口說話,反而是希望支持自身的滿人權貴能夠占據更多的優勢。

  從這個方麵來說,豪格絕非大清國皇位繼承人的正確人選。

  濟爾哈朗站起身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他們都知道濟爾哈朗在大清國的地位,包括多鐸和阿濟格等人,都安靜下來了,而且眾人清楚,濟爾哈朗的決定是完全能夠影響到正黃旗和鑲黃旗諸多軍官的。

  “我覺得,睿親王多爾袞的提議很好,我同意福臨成為我大清國的皇帝。。。”

  豪格的臉色瞬間白了。

  從身份上麵來說,豪格與福臨是有差距的,豪格的母親是庶母,福臨的母親是皇後,僅僅從這一點,豪格無法與福臨去爭奪皇位。

  沒有等到其他人開口,代善站起身來。

  “睿親王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都提議福臨出任我大清國的皇帝,我讚同,不過福臨的年級尚小,我提議,多爾袞與濟爾哈朗出任攝政王,在福臨成年之前,決定我大清國的重大事宜,諸位要是沒有意見,就這麽決定了。。。”

  多鐸和阿濟格等人表示了讚同,其餘的滿人權貴,要麽不做聲,要麽表示了支持。

  年僅六歲的福臨,橫空出世,成為了大清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