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70
  .,

  錦州,薊遼督師府。

  進入廂房的時候,一股熟悉的感覺傳來。

  吳宗睿剛剛坐下,廖文儒、劉寧和牛犇就進入了廂房。

  羅典召駐守山東、喬明俊駐守淮安府城,廖文儒和劉寧悉數回到錦州,登萊新軍情報司的所有事宜,由牛犇全麵接手負責。

  看見牛犇有些發白的臉色,吳宗睿笑著開口了。

  “牛犇,怎麽了,是不是發現什麽重大的情報了。”

  牛犇點點頭,站在吳宗睿的麵前,略微有些局促。

  廖文儒看了看牛犇,帶著提醒的語氣開口了。

  “牛將軍,大人要求你負責情報司的所有事宜,這是對你的信任,如果情報司偵查到了什麽重要的情報,馬上給大人稟報,你可不用那麽緊張。。。”

  牛犇用力的點頭,將手中的文書遞給了吳宗睿。

  吳宗睿將文書放到了桌案上麵,看著牛犇開口了。

  “牛犇,你先說說吧,情報司偵查到了哪些情報。”

  牛犇本能的立正之後開口了。

  “大人,廖都督,劉都督,情報司本次偵查到的情報,屬下認為很重要。”

  “情報司從沈陽獲取到情報,後金的皇太極有十天左右的時間沒有上朝,滿人權貴傳聞皇太極的身體有恙,但不是特別嚴重,還有滿人權貴說,皇太極是因為太過於勞累,所以需要歇息一段時間,好好的調整一下,情報司分析,皇太極有十天時間沒有上朝,這是從未出現過的情況,其身體應該出現了問題,至於說究竟到了什麽程度,還需要繼續偵查。。。”

  “情報司從朝廷獲取到情報,皇上專門給五省總督孫傳庭下旨,要求孫傳庭展開對李自成部的進攻,同時,內閣與兵部也催促孫傳庭,務必馬上發起對李自成部的進攻,徹底穩定中原混亂的局麵,從陝西的西安府城以及延安方麵偵查到的消息,五省總督孫傳庭大人組建的秦軍,總兵力以及達到了五萬人,絕大部分軍士都是從延綏和延安一帶招募的,他們體型彪悍,作戰勇猛,得到了孫傳庭大人悉心的訓練,戰鬥力的確是不錯的,情報司認為,孫傳庭大人已經做好了準備,近期就要主動發起對李自成部的進攻,至於說戰鬥的勝負,暫時無法預料。。。”

  “流寇張獻忠部,進入湖廣之後,其力量迅速壯大,麾下已經有近四十萬的兵力,他們攻陷了黃州府城,爾後朝著武昌府城的方向進擊,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不服從朝廷與巡撫衙門的調遣,拒絕與張獻忠部作戰,擅自撤往襄陽府城,導致漢陽府和武昌府被張獻忠部圍困,情報司認為,張獻忠部能夠攻陷漢陽府和武昌府等地。。。”

  廖文儒和劉寧的神色都變得嚴肅,這樣的消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大了。

  吳宗睿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腦子已經開始高速的運轉了。

  按照曆史的進程,後金的皇太極於崇禎十六年八月初九病逝,現在已經是七月初,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皇太極就要駕鶴西去,應該說皇太極的身體一直都很好,突然重病去世,沒有立下皇位繼承人,導致滿人權貴一時間手足無措,而大清國為了權力的爭奪,導致了一段時間的不穩定。

  張獻忠攻陷漢陽府和武昌府,也是曆史進程中實際存在的,而且在攻陷武昌府之後,張獻忠也自立為王了。

  至於說孫傳庭,親手組建的秦軍,戰鬥力的確還不錯,但兵力上麵的巨大懸殊,讓他根本無法與李自成部抗衡,孫傳庭出潼關主動征伐,初期獲得了戰鬥的勝利,但後來大敗,逃至登城固守,李自成率領大軍攻陷登城,孫傳庭戰死。

  孫傳庭戰死之後,朝廷在中原再無抵禦李自成部的兵力,李自成勢如破竹,快速占領整個的中原,揮師北直隸。

  不過曆史究竟是不是按照原有的軌跡前進,吳宗睿沒有辦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到了這個時候,吳宗睿麵臨的機會很多,可究竟往哪個方向發起進攻,或者說抓住哪一個機會,他需要做出決斷。

  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

  在吳宗睿看來,最佳的選擇,無疑是穩定內部,按照時間計算,李自成數月之內,就能夠平定整個的中原,接著發起對京城的進攻,登萊新軍坐山觀虎鬥,等到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之後,率領登萊新軍,發起對李自成的進攻,如此情況之下,吳宗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天下。

  這種選擇的弊端是,登萊新軍還需要回師剿滅張獻忠部,穩定南方。

  其次的選擇,是發起對後金的進攻,若是後金的皇太極病逝,則後金的權力係統陷入到混亂之中,登萊新軍趁此機會,越過遼河,大舉進攻,後金的八旗軍無力抵禦的情況之下,必定會收縮防線,登萊新軍能夠控製遼東更多的地方,進一步積壓後金的實力。

  這種選擇的弊端是非常明顯了,李自成一旦占領京城稱帝,天下的局勢有可能出現重大的變化,吳宗睿需要耗費極大的氣力,剿滅李自成部的同時,穩定天下的局麵,而且登萊新軍還要麵對實力強悍的後金八旗軍。

  最次的選擇,就是往南方發起進攻,登萊新軍進軍湖廣,力爭剿滅張獻忠部,穩定和掌控整個的南方。

  這種選擇的弊端就太多了,天下局勢大亂的同時,李自成部和後金的實力都得以保存,大明天下很有可能進入三國爭雄的局麵。

  吳宗睿的思慮基本成熟,但遲遲下不了決心。

  吳宗睿的選擇是,遼東駐紮的登萊新軍,穩定局麵,其餘的登萊新軍,集中精力剿滅李自成部,首先控製中原和北直隸,接下來,穩控了北方的登萊新軍,一鼓作氣,徹底剿滅張獻忠部,穩定大明的天下,至於說後金的滿八旗,按照吳宗睿的籌謀,登萊新軍牢牢的守衛遼東,八旗軍就不敢妄動,等到登萊新軍徹底穩控南北的局勢,就能夠轉而滅掉大清國了。

  這是吳宗睿的想法,但是不是能夠順利的實施,不敢保證。

  吳宗睿麵臨的最大難題,就是李自成部和張獻忠部力量的迅速壯大。

  登萊新軍的力量足夠強大,但若是麵臨三線作戰的局麵,還是捉襟見肘。

  看了看廖文儒和劉寧等人,吳宗睿終於開口了。

  “文儒,劉寧,局勢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我們都沒有想到,看樣子南方和北方都無法穩定下來了,張獻忠攻陷了漢陽和武昌之後,一定會向著南方發起進攻,攪亂南方的局勢,李自成與孫傳庭之間的廝殺,究竟誰能夠獲取勝利,還是無法斷定的事情,你們說說,登萊新軍該怎麽辦。。。”

  廖文儒和劉寧麵麵相覷,這麽複雜的問題,他們還真的沒有考慮過。

  看著廖文儒和劉寧的表情,吳宗睿臉上露出苦笑的神情。

  “文儒,劉寧,局勢我不需要分析了,你們也不用太多思考,我提出三個可能性,你們憑著本能做出選擇。”

  “第一,我們靜觀孫傳庭大人與李自成部交戰的結果,等到他們交戰的結果出來,我們再行做出決定。”

  “第二,後金的皇太極十天沒有上朝,身體明顯有問題,我們抓住機會,發起對後金八旗軍的進攻,趁機削弱他們的實力。”

  “第三,我們發起對張獻忠部的進攻,打敗張獻忠部的同時,趁機掌控南方。。。”

  吳宗睿說的很簡潔,絲毫不拖泥帶水,他不能夠將自身的認識帶進去,也不能夠有任何的感色彩,他需要從直觀的感覺中間,獲得廖文儒和劉寧的答案。

  廖文儒略微的思考開口了。

  “大人,屬下的選擇是第二條,趁著後金出現問題的時候,登萊新軍發起對遼河以東的進攻,占領遼東更多的地方,削弱後金的實力。。。”

  廖文儒說完,劉寧也跟著開口了。

  “大人,屬下的選擇是第三條,發起對張獻忠部的進攻,打敗張獻忠部,趁機掌控南方,這樣登萊新軍能夠完全的掌控南方,等到北方的局勢變化。。。”

  吳宗睿沒有馬上開口說話,他突然發現了,知曉曆史進程的重要性。

  嚴格說起來,第一種選擇是最佳的選擇,按照曆史的進程,登萊新軍掌控京城是最為重要的,不過沒有人相信李自成能夠徹底打敗孫傳庭,能夠長驅直入的占領京城,能夠逼迫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

  正是因為沒有人能夠預計到這一點,所以廖文儒和劉寧都不會選擇第一種可能性,他們看到的就是登萊新軍能夠獲取到的利益。

  吳宗睿沒有馬上表態,他看著廖文儒和劉寧開口了。

  “文儒,劉寧,你們都做出了選擇,登萊新軍究竟該怎麽選擇,我還需要思考,南方和北方的局勢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局勢究竟會怎麽發展,我們都不敢說,不過我以為,我們需要更加長遠的思考。。。”

  吳宗睿沒有明確的表態,這是他的私心,得益於穿越的身份,他能夠做出最佳的選擇,這是神秘感的來源,也是個人威信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