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49
  .,

  看著遠去的隊伍,羅典召開口了。

  “劉都督,末將覺得,丁大人怕是沒有那麽容易回到淮安府城。”

  廖文儒扭頭看著羅典召,一臉平靜。

  “羅將軍,為什麽這樣說,說說你的理由。”

  羅典召略微的思索了一下,頗為謹慎的開口了。

  “丁大人騙過了張獻忠,將兩百艘漕糧運送到北直隸,這樣一來,張獻忠占領邳州和宿遷等地,逼迫丁大人主動出擊的戰術就失去了意義,可以算是完全失敗了,而且從現在開始,漕糧將由陸路運送到徐州,而後才用漕船運送到北直隸,完全避開了邳州和宿遷,張獻忠怎麽可能咽下這口氣。”

  “末將覺得,張獻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直接進攻淮安府城,第二個選擇是主動發起對漕運兵丁的進攻。”

  “如果換做末將,一定會選擇主動發起對漕運兵丁的進攻,因為這樣簡單很多,攻城拔寨的戰鬥畢竟要殘酷很多。”

  “丁大人選擇繞道從鳳陽進入淮安府城,其實存在巨大的危險,靈璧和虹縣沒有多少的軍士駐紮,張獻忠完全可以選擇在這些地方進攻漕運兵丁,丁大人麾下隻有一萬軍士,如果被張獻忠部包圍,根本無法自保。。。”

  廖文儒冷冷一笑。

  “羅將軍,你是不是想著提醒一下丁大人,讓他多多注意啊。”

  羅典召的臉色瞬間變化,連連擺手。

  “大人,末將絕沒有這個意思,末將隻是將心裏想到的說出來。。。”

  廖文儒擺擺手。

  “羅將軍,不用那麽擔心,其實我對丁大人的印象也不錯,昨日喝酒,丁大人很直爽,不過他所說的話語,不知道你是否仔細思索,表麵上,丁大人是欽佩大人,願意為大人做些事情,實際上,丁大人內心是有傲氣的,不是真心願意為大人做事情。”

  “兩百艘漕糧運送到北直隸,還戲耍了張獻忠,丁大人是非常自得的,雖然沒有完全流露出來,也就是說,丁大人自認為智慧方麵是不輸於大人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所以昨日的話語之中,丁大人偶爾流露出來真實的想法。”

  “讓我登萊新軍控製廬州、鳳陽以及徐州等地,這是什麽意思啊,廬州緊靠著湖廣,若是張獻忠部進入湖廣作亂,則我登萊新軍直接麵對張獻忠,鳳陽緊靠著河南,意味著我登萊新軍直接麵對李自成部,至於說徐州,緊靠著山東,我登萊新軍隨時可以掌控,讓我登萊新軍掌控徐州、鳳陽和廬州,其實就是護衛整個南直隸的安全。”

  “讓出鳳陽和廬州等地,丁大人免去了麻煩,還向大人表達出來足夠的誠意,這等的算計,還真的是不一般。”

  “至於說皇上和朝廷那邊,丁大人更是好推脫,進入南直隸是我登萊新軍主動的行為,與丁大人沒有多大的關係,如果皇上和朝廷追究責任,丁大人怕是躲得遠遠的。”

  廖文儒的話語,讓羅典召目瞪口呆,他還真的想不到這些。

  “羅將軍,丁大人取道鳳陽返回淮安府城,其實是愚蠢的選擇,正如你所說,靈璧和虹縣兩處地方,沒有多少的軍士駐紮,泗州也不是很安全,而且遭遇戲弄的張獻忠,雷霆大怒之下,必定要挽回顏麵,張獻忠要麽選擇直接進攻淮安府城,要麽選擇直接進攻漕運兵丁。”

  “依照我的分析,張獻忠會選擇直接進攻漕運兵丁,你想想,張獻忠部如果在靈璧或者虹縣打敗了漕運兵丁,不僅僅出了心中的惡氣,還能夠借機確定前往湖廣的線路,張獻忠最終是不想在南直隸逗留的,肯定會選擇前往湖廣,隻是被我登萊新軍逼迫,無奈才進入淮安。”

  “張獻忠一旦打敗了丁大人,還有可能選擇進攻淮安府城,隻要能夠拿下淮安府城,張獻忠必定得到大量的補給,而且南京兵部也會調兵前去作戰,張獻忠怕還想著,我登萊新軍也會趕赴淮安府城作戰,如此情況之下,張獻忠選擇迅速從泗州或者虹縣的方向,朝著湖廣撤離,此舉戲耍了我們,豈不是一舉多得。。。”

  羅典召連連點頭,真正的服氣了。

  “劉都督,末將明白了,情況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末將應該怎麽做呢。”

  廖文儒沒有馬上回答。

  “羅將軍,你是不是還想著,丁大人若是遭遇到張獻忠部的圍攻,我登萊新軍是不是要出擊,至少救下丁大人啊。”

  羅典召的臉微微有些紅,準備點頭最終搖頭。

  “劉都督,末將服從命令,其他的事情不會多想了。”

  “該怎麽做,大人早就確定下來了。”

  廖文儒的神色變得嚴肅。

  “其一,馬上派遣斥候,前往靈璧、虹縣和泗州的方向偵查,有消息立刻稟報,其二,駐紮軍營的所有將士,做好一切的準備,隨時出擊,張獻忠部攻打淮安府城的時候,登萊新軍也前往淮安府城,將他們牢牢的圍住,決不允許他們逃離,其三,命令羅典勇,朝著邳縣和宿遷的方向行進,占領這些地方,徹底斷絕張獻忠部任何撤離的線路。。。”

  。。。

  丁啟睿選擇繞道鳳陽回到淮安府城,一方麵是從安全的角度考慮,畢竟鳳陽還在自身的控製之下,另外一方麵,也是探查這條線路,看看是不是能夠從陸路運送漕糧前往宿州,其實在丁啟睿的內心,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想法,那就是借助登萊新軍的威力和力量,保證漕糧的安全,先前他已經明確表態,同意登萊新軍掌控整個的鳳陽。

  至於說登萊新軍是不是會直接掌控鳳陽府城,與他丁啟睿沒有多大的關係,反正鳳陽府城是大明的陪都,如果吳宗睿有著足夠的膽量接管鳳陽府城,在京城惹起風波,必定減輕對漕運總督府的關注。

  大軍從宿州出發之後,丁啟睿命令斥候沿路偵查,變得異常小心,畢竟他也很清楚,張獻忠是有可能直接發起進攻的。

  大軍行軍的速度快了很多,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抵達靈璧縣。

  行軍很安全,沒有發現流寇。

  丁啟睿抵達靈璧縣的時候,知縣領著縣衙所有的官吏,出城門迎接。

  在知縣的麵前,丁啟睿擺出了足夠的架子,區區一個知縣,還入不了他的法眼。

  進入靈璧縣城,來到縣衙,丁啟睿詳細詢問了靈璧縣的諸多情形,重點詢問靈璧縣是不是有流寇出沒,得到的回答讓他放心了很多,靈璧縣沒有發現任何的流寇,再說了,靈璧縣距離宿州不是很遠,宿州駐紮有強悍的登萊新軍,不要說流寇,就算是土匪也要收斂。

  知縣稟報的情形,讓丁啟睿更加的吃驚,他萬萬想不到,駐紮在宿州的登萊新軍,居然能夠影響到靈璧縣,難道登萊新軍真的那麽強悍嗎。

  在靈璧縣歇息了一天的時間,要求知縣提供了一些糧草之後,丁啟睿率領大軍出發了。

  這個時候,丁啟睿更加的小心,靈璧縣距離虹縣近兩百裏地,如果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行軍,兩天多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數百名斥候派遣出去了,沿途偵查,任何的情況都要及時的稟報,丁啟睿可不想拿自身的性命開玩笑,如果察覺到了危險,丁啟睿會命令大軍火速回撤,朝著宿州的方向而去。

  第一天,大軍行軍近六十裏地,斥候偵查的非常仔細,沿途沒有發現什麽異常,而且官道兩邊的村莊,斥候都是仔細的偵查,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丁啟睿還專門派遣一路斥候,晝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抵達虹縣縣城,傳達他的命令,虹縣知縣必須派遣駐紮在城內的軍士出城偵查,看看虹縣周遭是不是有流寇出沒,如果發現了流寇,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稟報。

  第二天,大軍繼續朝著虹縣的方向行軍,不過行軍的速度略微的快了一些,斥候來往穿梭,稟報沿途的情形。

  天快要黑的時候,大軍抵達了宿營地。

  行軍依舊很安全,沿途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斥候倒是發現了一些土匪,不過得知朝廷大軍到來,這些土匪逃得遠遠的,根本不敢招惹。

  這讓丁啟睿略微的放心了一些。

  其實在內心深處,丁啟睿不相信張獻忠會放棄邳州和宿遷,進入鳳陽。

  第三天,天剛剛亮,丁啟睿再次下達了命令,今日以最快的速度行軍,務必在天黑之前抵達虹縣,大軍不在虹縣逗留,補給一定的糧草之後,迅速往泗州行軍。

  一百多斥候被派遣出去,沿途偵查,依舊要稟報沿途的情形,如果發現了流寇,要迅速的稟報,不得有絲毫的延誤。

  丁啟睿上馬的時候,扭頭看了看已經收拾的差不多的營地,營地周遭有一些來不及拔掉的木樁,帳篷全部都收攏了。

  “唉,陸路運輸漕糧,可能性不是很大,路途太遙遠,消耗也太大了,算了,等著張獻忠部離開南直隸,那個時候恢複漕運,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願吳大人收到了信函,能夠派遣更多的登萊新軍軍士,徹底控製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