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5      字數:3266
  .,

  錦州,薊遼督師府。

  盧發軒與劉寧的信函同時抵達。

  吳宗睿已經看過兩人的信函,曾永忠和廖文儒兩人正在看,兩人看的很仔細。

  幾分鍾時間過去,等到兩人都抬起頭來,吳宗睿開口了。

  “先生,文儒,你們覺得兩人的觀點如何,我沒有想到,盧發軒與劉寧之間居然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要說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想著盡快的掌控山東,不過他們的方法略有區別,劉寧表現的更為激進,盧發軒則要柔和很多。。。”

  讓曾永忠和廖文儒兩人來提出看法,吳宗睿也是經過認真思索的,曾永忠代表的是文人,廖文儒代表的則是軍人,兩人的觀點看法肯定有所不同,吳宗睿需要做的就是取長補短,綜合兩人的看法和認識,做出最好的決定。

  曾永忠看著廖文儒,沒有首先開口。

  廖文儒倒是沒有客套,看著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劉寧的想法有道理,六萬登萊新軍已經進駐山東,其中羅典明率領的兩萬五千將士,朝著東昌府開拔,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徹底掌控位於山東境內的漕運重鎮,一旦掌控了諸多的漕運重鎮,則掌控了朝廷的命脈,不管是皇上還是朝廷,不敢有任何多餘的動作,更不敢隨意的算計登萊新軍,至於說山東巡按禦史賀耀廷,屬下看就是小醜的角色,癡心妄想掌控登萊新軍。。。”

  吳宗睿點點頭,這段時間處理諸多的事宜,他的態度已經改變,頗為激進,也不避諱諸多的衝突,這一點倒是符合軍方的態度。

  不過吳宗睿骨子裏麵還是文人,不管是穿越之前還是穿越之後,他做事情講究曲折迂回,以最完美的姿態掌控全麵的局勢,如同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掌控權力的做法,吳宗睿是不會采納的,也是完全摒棄的。

  劉寧說完之後,曾永忠慢慢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廖都督所言有道理,不過目前的情況之下突然發難,屬下覺得還是有些不妥,屬下的理由如下。”

  “其一,過於激進的做法,將為駐紮在山東的登萊新軍,乃至於登萊之地的登萊新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那就是皇上和朝廷將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山東和登萊之地,可能忽略中原的波瀾,畢竟朝廷已經沒有往河南派遣官吏。”

  “其二,過於激進的做法,很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反彈,導致天下的讀書人對大人和登萊新軍產生非議,雖然這等的議論無傷大雅,但對於大人今後是不利的。”

  “其三,過於激進的做法,可能讓登萊新軍諸多將士產生冒進的思想,覺得一切都很容易做到,覺得登萊新軍已經是天下無敵,這種冒進的姿態,對於登萊新軍來日的發展不利。”

  。。。

  曾永忠說的有理有據,就連廖文儒也禁不住點頭。

  等到曾永忠說完,吳宗睿再次開口了。

  “先生和文儒說的都有道理,我們不妨將兩種想法綜合起來,我覺得目前需要采取兩種做法,登萊新軍掌控山東各鎮,這個動作必須要迅速,沒有什麽可以討價還價的地方,就是強硬的推進,不管是駐紮漕運重鎮的漕運兵丁,還是駐紮衛所的軍士,他們若是敢於反抗,那就直接動手,徹底剿滅他們。”

  “至於說對付山東巡按禦史賀耀廷,以及山東府州縣的官吏,還是要柔和一些,盡量采取迂回的態勢,這些官吏,絕大部分人都是讀書人,有著讀書人的傲氣和傲骨,如果我們的動作過於的激進,一旦讓這些官吏反彈,我們做對,後麵的事情就不好做了。”

  “至於說皇上和朝廷的態度,我倒認為不必考慮那麽多,我們的態度已經明確,不管皇上是怎麽想的,我們該怎麽做依舊怎麽做,不可能因為他們的態度發生改變,再說了,不管我們怎麽做,皇上和朝廷都不可能放心。”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實力是最為關鍵的,登萊新軍務必第一時間掌控山東的漕運重鎮,隻有掌控了漕運,皇上和朝廷才會懼怕我們,才不敢輕易的對付我們。”

  “中原的局勢已經亂成一團糟,李自成控製了幾乎整個的河南,以及陝西的部分地方,圍攻開封府城已經快兩個月,五省總督孫傳庭大人,壓根不敢發起對李自成和羅汝才部的進攻,無法解開封府城的危局,原任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一直都留在開封府城,抗擊李自成和羅汝才部的進攻,我想,有洪承疇大人駐守開封府城,李自成和羅汝才一時半會也不要想著攻陷開封府城。”

  “南直隸的局勢也出現了動蕩,張獻忠部的兵力總數直逼四十萬人,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一般,不過南京京營以及南直隸所轄的大軍,戰鬥力也是一般,看看湖廣剿總兵官左良玉麾下的軍士就知道了,要麽是逃兵,要麽是降卒,要麽是兵油子,幾天之前,左良玉部還在襄陽府城發生了騷動,朝廷趕忙派遣官員前去平複。”

  “中原大亂,南直隸也出現不穩定的跡象,可以相信,皇上寢食難安,這個時候,他無暇專注我登萊新軍,也沒有力量掌控與算計我登萊新軍。”

  “趁你病要你命,這方麵我們不必客氣了,大膽動手就是了。”

  “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遼東的後金八旗軍,他們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不過現如今我們可沒有必要與八旗軍決戰,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卡住後金的經濟命脈,現如今後金和蒙古部落,已經開始依賴西平堡、義州和廣寧三地的互市,合適的時候,我們關閉互市,那樣逼迫後金的八旗軍跳出來與我們作戰。”

  “也就是說,主動權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的。”

  說到這裏,吳宗睿走到了地圖的前麵。

  “先生,文儒,這段時間我仔細考慮過了,我們的注意力,還是首先集中到中原和南方地區,今後我們的重點也是在這些地方。”

  “我以為,按照目前局勢的發展,皇上和朝廷怕是撐不過兩年的時間,一旦李自成和羅汝才部掌控整個的河南,朝著西安府城進軍的時候,皇上和朝廷將無法掌控局麵,他們要麽放棄京城,轉移到南方去,要麽就是被李自成和羅汝才部逼得走投無路。”

  “至於說南方,情況好不到哪裏去,南方的百姓和農戶,日子同樣不好過,好多地方的百姓和農戶,甚至無法維持基本的溫飽,如此情況之下,張獻忠在南直隸就能夠大肆的發展力量,與南直隸的朝廷大軍捉對廝殺,時間長了,朝廷大軍抵不住張獻忠的進攻。”

  。。。

  吳宗睿說完之後,曾永忠皺著眉頭開口了。

  “大人的決定,屬下基本明白了,不過屬下還是有弄不懂的地方,那就是究竟什麽時候,我登萊新軍可以開始掌控中原乃至於南方的局勢,若是等到李自成、羅汝才和張獻忠之流的力量完全壯大起來,登萊新軍對付他們的難度必定會大幅度的增加。。。”

  廖文儒一邊點頭一邊跟著開口。

  “屬下也有這等的疑問,不知道什麽時候最為合適,若是被李自成和羅汝才完全掌控河南與陝西兩地,等到張獻忠掌控南直隸的部分地方,不僅我登萊新軍的征伐難度增加,而且山東也有些危險了。。。”

  吳宗睿沒有直接開口回答,他總不能說崇禎十七年是最好的時間,等到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之後,登萊新軍就可以發難了。

  “先生,文儒,時機需要我們把握,現如今誰也不敢說究竟是什麽時候,局勢還沒有完全清晰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時刻準備著。”

  “文儒,情報司那邊,你要親自過問一下,非常時刻,他們必須以非常的姿態來做事情,先生,錢莊的事情,也請您多過問,特別是山東各地的錢莊,賀耀廷不是想著從軍餉和糧草兩個方麵來卡我登萊新軍的脖子嗎,那我們就以牙還牙,壓根不在乎皇上和朝廷撥付的軍餉與糧草,我們自己想辦法來解決。”

  “軍紀軍規方麵,我本不想多說,覺得沒有必要強調,不過我登萊新軍掌控山東各地,必定出現小規模的廝殺,這個時候,務必要強調軍紀軍規,登萊新軍的對手是漕運兵丁,山東各鎮的軍士,乃至於官府之中的少量官吏,但絕不是百姓,文儒,你要特別告誡劉寧和羅典明,讓他們切記,不要隨意的傷害百姓,我登萊新軍剛剛進入山東,百姓不一定信任我們,若是我們做出了傷害百姓的事情,後患無窮。”

  “好了,我所說的就是這些,先生、文儒,你們去安排部署吧。”

  曾永忠和廖文儒離開廂房之後,吳宗睿陷入了沉思,已經快要到年底,眼看著崇禎十五年就要過去,雖然局勢沒有曆史上的崇禎十五年那麽亂,不過也好不到哪裏去,有些事情還是沿著原來的軌道在發展。

  這就讓吳宗睿有了充足的底氣和決心。

  眼下,掌控山東變得至關重要,關乎登萊新軍下一步的所有行動。

  想到這裏,吳宗睿提筆給劉寧寫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