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301
  .,

  代善出現在大政殿的時候,諸多的滿人權貴都感覺到吃驚。

  代善看上去精神還是不錯的,雖然臉色有些白,但步伐穩定。

  皇太極進入大政殿的時候,所有人都跪下了,近十天的時間沒有朝會,眾人都有些不適應了,畢竟嶽托陣亡,大清國需要給出說法,皇太極需要回應滿人權貴的憤怒,多爾袞作為主帥,領兵入關作戰,戰鬥結束回到了盛京,皇太極是賞賜還是懲罰,也需要確定下來。

  “平身。”

  皇太極的話語帶著自然的威嚴。

  “二哥,你年歲大了,今後參加朝會,就不用跪拜了。”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代善的身上,朝會的時候,麵對皇太極不跪拜,僅僅是抱拳行禮,這是巨大的榮耀,當然嶽托為大清國陣亡,也讓代善有資格享受如此的待遇。

  “臣謝皇上恩典。”

  代善沒有拒絕,也不可能拒絕,在大政殿議事,與在偏殿和暖房不一樣,皇太極的話語一言九鼎,其他人是不可能反對或者反駁的。

  “嶽托乃我大清國難得的悍將,有勇有謀,其陣亡是我大清國重大損失,朕很心痛,希望你們都要記住嶽托,朕已經決定了,追封嶽托為多羅克勤郡王。”

  大殿裏麵更加的安靜了。

  嶽托曾經是大清國的成親王,後被降為貝子,陣亡的時候是大清國的多羅貝勒,執掌兵部,皇太極追封嶽托為多羅克勤郡王,已經是最高的賞賜了,所有滿人權貴都明白,嶽托是不大可能再次被追封為親王的,那樣豈不是說皇太極以前奪取嶽托親王爵位是錯誤的決定。

  到了這個時候,諸多滿人權貴已經明白,睿親王多爾袞以及肅親王豪格是不可能遭受到多大的懲戒了。

  “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領兵入關作戰,收獲頗豐,攻陷大明十多座城池,獲得大量的錢糧,更是為我大清國增加不少的人口,論理是應該得到賞賜,不過克勤郡王嶽托陣亡,多爾袞與豪格難辭其咎,朕決定了,多爾袞與豪格功過相抵,不賞賜也不予懲戒。”

  “從即日起,多爾袞出任兵部尚書,濟爾哈朗出任吏部尚書。”

  。。。

  代善、多爾袞、豪格、多鐸、濟爾哈朗以及阿濟格等人來到偏殿的時候,神色各一。

  多爾袞與豪格領兵入關作戰,劫掠了大量的錢糧與人口,其中大部分的錢糧都上繳朝廷戶部了,盡管豪格擔任戶部尚書,負責錢糧的撥付事宜,但對於已經入庫的錢糧,也是不敢覬覦的,至於說此次劫掠的人口,絕大部分都進入了正藍旗和正白旗,成為了旗中奴隸。

  算起來多爾袞與豪格的收獲還是不錯的,可沒有得到錢糧方麵的賞賜,不管怎麽說,多爾袞與豪格都不是很開心。

  皇太極已經在偏殿等候,範文程也來到了偏殿。

  這種情況很罕見。

  眾人進入偏殿以後,皇太極首先開口了。

  “關於組建蒙八旗與漢八旗的事宜,十四弟,你是兵部尚書,說說想法。”

  多爾袞沒有推辭,站起身來開口了。

  “連續多年征伐,滿八旗有一定的損失,皇上決定從蒙古左右營以及漢軍之中,抽調部分的軍士進入滿八旗之中,這些被抽調的軍士,進入八旗軍之中,必須被抬籍,讓他們的身份與滿八旗軍士一樣,故而選拔蒙古軍士和漢軍軍士進入到滿八旗之中,需要得到兵部與吏部的認可。”

  “具體補充的兵力數目如下,鑲藍旗可補充五千軍士,正白旗可補充四千軍士,鑲白旗可補充三千軍士,正紅旗可補充六千軍士,鑲紅旗可補充四千軍士,鑲藍旗可補充五千軍士,以上共計兩萬七千軍士。”

  “這兩萬七千軍士,首先從蒙古左右營抽調,至少抽調兩萬五千人,若是能夠全部從蒙古左右營抽調,那是最好的。”

  “軍士人數不夠的情況之下,從漢軍之中抽調軍士,但抽調的軍士不可超過兩千人。”

  “漢軍軍士進入滿八旗之中,是不是抬籍,亦需要兵部和吏部做出決定。”

  站在最後的範文程低著頭,自始至終都沒有抬頭。

  這個建議是他提出來的,首要是想著讓滿八旗的兵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補充,保持原有的戰鬥力,不因為軍士數量減少,影響到日後的作戰,其次就是想著讓部分的漢軍軍士進入滿八旗之中,通過抬籍的方式,提高身份地位。

  範文程很清楚,在大清國,滿漢必須要融合,這樣大清國才能夠真正的立足,如果掌握權柄的全部都是滿人,和部分的蒙古人,其他人無法參與其中,大清國就不可能有長足的發展,更不要想著能夠入主中原。

  範文程的這個想法,是不可能直接說出來的。

  可惜的是,範文程的這個想法,還是被滿人權貴察覺了。

  範文程可以斷定,如果滿人權貴固執己見,那麽大清國的漢軍,就不可能死心塌地的歸附,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的為大清國作戰。

  偏偏皇太極壓根都沒有開口。

  範文程隻能在內心歎氣,滿人權貴的思想一時半會是不可能改變的,也許這樣的情形還將長期的持續下去,漢人在大清國永遠都是奴隸。

  “兵部決定組建蒙八旗和漢八旗,相關的組建事宜,由兵部會同吏部商議,奏報皇上。。。”

  多爾袞說完之後,皇太極看了看眾人。

  “組建蒙八旗和漢八旗的事宜,朕與十四弟和濟爾哈朗商議,已經作出了決定,至於說如何組建蒙八旗和漢八旗,還需要兵部和吏部拿出具體的條陳,此事不能夠拖延,下一次朝會的時候商議確定下來。”

  “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固山額真,朕原本準備讓滿八旗的軍官出任,後來想想,這樣做不是很好,所以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固山額真,可以由蒙古人與漢人出任,當然,兵部和吏部可以酌情決定,如果挑選不到合適的人選,還是按照原來議定的辦法辦理。”

  。。。

  範文程的心在下沉,盡管全身心的歸附了大清國,為皇太極殫精竭慮出謀劃策,但是自己最為關鍵的建議,幾乎都被否決了。

  這裏麵,肯定有滿人權貴的幹擾,特別是代善、多爾袞、豪格以及多鐸等人,這些人的意見建議,皇太極肯定是要聽取的。

  “文程,抽調蒙古左右營軍士以及漢軍軍士進入滿八旗之中,以及組建蒙八旗和漢八旗的建議,都是你提出來的,朕覺得這些建議很好,剛剛多爾袞提出了具體的辦法,你有什麽想法,說說看。”

  皇太極的話語,將範文程的心思硬生生的拉回來。

  範文程連忙出列,抱拳對著皇太極開口了。

  “皇上,睿親王殿下思慮很全麵,奴才沒有其他的想法。”

  這樣的場合,範文程是絕不敢提出來任何意見的,也不可能提出來任何的意見。

  皇太極看了看範文程,意味深長的點點頭。

  “今日商議了很多的事情,都是關乎我大清國的重要事宜,朕希望諸位都好好想想,蒙八旗和漢八旗都創建起來之後,軍餉和糧草的事宜該如何解決,戶部需要拿出條陳,蒙八旗和漢八旗不同於滿八旗,完全以軍功實施賞賜,是不是能夠很好的維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軍餉和糧草,不要說軍隊,就是百姓都無法維持下去。”

  “大明軍隊的很多事情,你們都知道,大明朝廷拖欠他們的軍餉和糧草,讓他們根本無心打戰,大明朝廷所謂的屯軍製,早就名存實亡,好多的軍士,比起普通百姓都不如,根本沒有摸過兵器,一輩子都是種田,還不能夠養活自身,這樣的軍隊,在八旗軍的麵前,的確不堪一擊。”

  “可大明登萊新軍就不一樣了,他們軍餉和糧草充足,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問題,所以他們的戰鬥力遠遠強於其他的明軍,所以大明的登萊新軍是我大清國的最大威脅。”

  “朕說這些,就是讓你們好好想想,我大清國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不僅僅是軍隊,還有民生,如果做不好這些事情,入主中原隻能掛在嘴上。”

  。。。

  範文程的頭更低了。

  皇太極的確看清楚了一切。

  現如今的大清國,除了八旗軍的戰鬥力強悍,其餘方麵的確存在巨大的問題,特別是民生方麵,滿人權貴基本沒有怎麽考慮,包括皇太極都無法全麵兼顧,如果缺乏錢糧了,就派遣八旗軍入關劫掠,搶奪來錢糧維持,很少有人想到需要發掘自身的能力,鼓勵百姓種田。

  這樣做的最大問題就是,一旦大明的軍隊變得強悍,八旗軍無法入關劫掠,無法搶奪到錢糧,那麽吃飯都成為了大問題。

  大清國已經不是以前的後金,皇太極登基稱帝建國之後,原來的遊牧生活根本無法支撐起來整個的大清國,雖然大清國的人口還不是很多,無法與大明王朝這個龐然大物比較,但民生事宜必須要考慮了。

  這一切,範文程都想到了,但不能夠毫無顧忌的說出來,他很清楚,大清國的滿人權貴,腦子裏想到的都是滿八旗,想到的都是軍隊的強悍,幾乎沒有人關心民生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