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58
  .,

  吳宗睿憑借著對曆史的熟知,做出了多爾袞等人會進擊山東的判斷,不過嚴格說起來,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多爾袞等人是不是真正的進擊山東,需要時間來檢驗,但未雨綢繆肯定是不錯的,隻是這一次抽調兵力,遼東的防禦會略微的弱一些。

  需要吳宗睿著手做的事情太多,所以他第一時間做出安排部署。

  史可法與廖文儒等人留守遼東,劉寧、祖大壽、金國鳳、吳三桂等人跟隨他出征,從遼東抽調兩萬登萊新軍將士、一萬遼東邊軍,從登州和萊州抽調一萬將士,合計四萬將士,火速趕赴遼東,設立好伏擊圈,痛擊後金韃子。

  此次作戰,炮兵營是關鍵,以犀利的火炮打亂後金韃子的陣型和部署,既能夠保證速戰速決,又能夠保證徹底擊敗後金韃子。

  調動遼東邊軍,則是吳宗睿刻意為之,雖然遼東邊軍軍士已經完全接受登萊新軍的訓練,但沒有與登萊新軍聯合作戰的經曆,想要讓遼東邊軍完全融入到登萊新軍之中,就需要方方麵麵的融合,聯合作戰是最為關鍵的。

  吳宗睿身為薊遼督師,其管轄的範圍是遼東、登州和萊州等地,緊急時刻可以管轄整個的邊關,但不包括山東的濟南和青州等地,按照大明朝廷的規定,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是不能夠進入青州和濟南等地的,這是擺在吳宗睿麵前的第一個難題。

  其次,如何讓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順利進入濟南設伏,關乎是不是能夠痛擊後金韃子,山東巡撫朱大典一旦察覺後金韃子的動向,一定會派遣大軍前往德州抵禦後金韃子,阻止後金韃子進入山東境內,如果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進入濟南,讓朱大典警覺,從而將重兵集結在濟南府城,那麽吳宗睿所有的安排部署也將付諸東流。

  覺華島。

  戰船已經做好一切準備,軍士、戰馬以及火炮,全部都登船了。

  吳宗睿看著史可法和廖文儒等人開口了。

  “遼東的一切事宜,就拜托你們了,我強調一點,多爾袞、豪格以及嶽托等人,帶兵進擊我大明,沈陽的皇太極也不會閑著,會時時刻刻關注遼東的局勢,一旦我們從遼東大量抽調兵力,導致遼東的防禦空虛,皇太極很有可能親自領兵進擊遼東,打亂我們苦心的布局,後金韃子是有能力兩路出擊,所以西平堡、廣寧、義州與大淩河城沒有抽調任何的兵力,喬明俊和牛犇等人也繼續駐紮,就是要防止後金韃子對遼東發起進攻。”

  “你們的關注重點,不僅僅是西平堡等地,還有商賈的發展,不能夠因為後金韃子進擊關內,就打亂了我們的步伐。”

  。。。

  強悍的水師已經成為吳宗睿以及登萊新軍最大的優勢,可以完全避開後金韃子的偵查,神不知鬼不覺的調動軍隊,可以為軍士運送糧草軍械等等,當初的遼東之戰,登萊新軍阻截後金韃子運送的糧草,就是水師的功勞。

  戰船編隊以最快的速度朝著萊州而去。

  甲板上麵,劉寧看著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屬下覺得,還是要派遣斥候前往德州一帶偵查,根據偵查到的情報做出相應的部署,您要是直接領兵前往濟南,朱大人會不會上奏朝廷。。。”

  吳宗睿看著劉寧,神色頗為嚴肅。

  “劉寧,你的意思我明白,無非是擔心皇上和朝廷責罰我,但事已至此,可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已經不可能考慮皇上的想法、朝廷的反響。”

  “此次作戰,炮兵營的作用至關重要,後金韃子的行軍速度很快,他們攻陷天津之後,不會有任何的停留以及耽誤,會迅速朝著山東方向行軍,我們同樣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濟南,做好一切的部署,從容應對後金韃子。”

  “所以我們不能耽誤時間,派遣斥候偵查很有必要,但我們不能夠等到斥候偵查之後行動,那樣就來不及了。”

  “皇上和朝廷的態度不需要過多擔心,隻要我們徹底擊敗了後金韃子,就沒有誰敢隨意亂說,就沒有誰敢隨意彈劾我們,我們的地位會更加的穩固。”

  。。。

  山東,濟南府城,巡撫衙門。

  朱大典臉色發白,呆呆的看著桌案上麵的地圖。

  後金韃子已經撲向天津,攻陷天津城池隻是時間上麵的問題,一旦天津城池被攻陷,後金韃子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是山東。

  德州已經被朱大典打了好幾個圈。

  當年剿滅登萊叛軍,朱大典與高起潛攜手,取得完勝,從那個時候開始,朱大典就留在了山東,數年時間過去,借助於登州和萊州的蓬勃發展,濟南和青州等地,也得到較快速度的發展,至少朱大典沒有為缺錢缺糧操心過。

  皇上和朝廷都知道,山東是富庶和穩定的,而且因為部分的登萊新軍駐紮在登州和萊州等地,流寇根本不敢進入山東,也讓山東與北方其他行省完全不一樣。

  但後金韃子不一樣,人家就是盯著富庶的地方。

  朱大典更加擔心的是,登萊新軍駐紮在登州和萊州,後金韃子進擊德州以及濟南等地,登萊新軍鞭長莫及,無法馳援,而且登萊新軍的防禦範圍不包含濟南和青州等地。

  知事進入廂房,抱拳對著朱大典開口了。

  “大人,剛剛得到消息,後金韃子已經攻陷天津城池,其先頭部隊朝著德州方向而來。。。”

  朱大典一下子站起身來,看著知事,急迫的開口。

  “消息準確嗎,後金韃子真的是朝著德州的方向而來嗎。。。”

  “回稟大人,後金韃子是朝著德州方向而來的,至於是不是準備進攻德州,下官不敢妄斷。。。”

  朱大典哼了一聲,看了看知事,揮揮手。

  “讓X總兵馬上到我這裏來。”

  山東鎮的軍隊,早就做好一切的準備,集結在濟南和德州之間,隨時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要說朱大典也有私心,隻要死死的守住德州,擊退後金韃子的進攻,讓後金韃子不能進入山東,所有問題都解決了,至於說後金韃子離開德州之後,是不是進入河南境內,與朱大典就沒有多少的關係了。

  為今之計,必須調遣重兵前往德州,固守德州城池,讓後金韃子知難而退。

  相比較來說,山東鎮的軍隊,戰鬥力強於其他各鎮的軍隊,這也是登萊新軍幫助的結果,朱大典曾經專門派遣軍中的軍官,進入登萊新軍之中,參加諸多的訓練,這些軍官回到軍中之後,按照登萊新軍的訓練方式,訓練麾下的軍士。

  朱大典還找到登萊巡撫盧發軒,討要了數門紅夷大炮,將其安放在濟南以及德州的城池之上,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抵禦攻打城池的後金韃子還是有重大作用的。

  總兵進入廂房,朱大典沒有耽誤時間,馬上開始了安排部署。

  “X總兵,你率領大軍火速趕赴德州,死守德州城池,決不讓後金韃子前進一步,你記住,不管遇見什麽情況,都不能退卻,整個山東是不是能夠躲過後金韃子胡肆虐,就看你了。”

  “濟南城內駐紮五千軍士足夠了,其餘軍士全部趕赴德州。”

  總兵抱拳應下來。

  “大人,下官立即出發,趕赴德州,不過下官有一個建議,大人是不是向登萊巡撫盧大人求援,如果盧大人能夠派遣登萊新軍參與作戰,我們取勝的可能性就更大,說不定還能夠打敗後金韃子。。。”

  朱大典微微搖頭,請求登萊新軍馳援濟南和德州,哪裏是那麽簡單的事情,朱大典需要向皇上和朝廷稟報,盧發軒也需要向皇上和朝廷奏報,得到準許之後,登萊新軍才能夠進入到濟南作戰,當然,如果濟南和德州等城池遭遇到危險,登萊新軍也可以馳援。

  那是朱大典不願意看見的情形。

  “好了,我知道了,你安心領兵前往德州,剩下的事情我會做好安排。”

  廂房裏麵安靜下來,朱大典略微的思索了一下,提筆寫信了,這封信不是寫給登萊巡撫盧發軒,而是寫給薊遼督師吳宗睿的,他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萬一德州城池被後金韃子攻陷,則濟南城池難以固守,必須得到登萊新軍的幫助。

  從內心深處來說,朱大典不是特別悲觀和失望,且不說山東鎮軍士的戰鬥力不錯,德州和濟南的背後有強悍的登萊新軍,如果德州和濟南出現危險,吳宗睿不可能坐視不理,登萊新軍不可能坐視不理。

  知事進入廂房。

  朱大典將已經封好的信函遞給知事。

  “兩天之內,將這封信函送到登州巡撫衙門,切記,此事不能耽誤,關乎德州和濟南的安危。。。”

  知事轉身離開之後,朱大典再次看向桌案上麵的地圖,內心稍微安寧了一些。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總是要來,如果沒有登萊新軍,朱大典怕是早就選擇離開濟南府城,躲避災禍了。

  目光集中到德州,朱大典嘴裏喃喃有詞。

  “德州啊德州,一定要守住,一定要守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