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47
  .,

  崇禎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後金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以及多羅貝勒嶽托,領兵十萬,兵分兩路,分別從牆子嶺和青山關進入關內。

  密雲總督吳阿衡倉促應戰被殺,密雲總兵魯宗文戰敗而死,監軍鄭希詔逃走。

  三邊總督盧象升緊急調兵,應戰後金韃子,八百裏加急稟報皇上和朝廷。

  後金韃子行軍速度很快,京城以西至山西地帶,千裏之內,多為曠野平原,善於馳騁的八旗軍及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一路飛奔,如同一股狂風,所過之處,所向披靡,沿途所經過的府州縣城池皆被攻陷。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後金韃子兩路大軍於通州會和。

  多爾袞、豪格以及嶽托,都是後金的悍將,作戰勇猛,多爾袞和豪格不用多說,嶽托是禮親王代善的大兒子,有勇有謀,皇太極登基稱帝建國的時候,敕封為成親王,為六大親王之一,爾後因為多種原因,被降為貝勒、貝子,現在是多羅貝勒。

  皇太極派遣多爾袞、豪格以及嶽托出征,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獲取作戰的勝利。

  沒有人想到,後金韃子會從牆子嶺和青山關發起進攻,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經曆了遼東之戰的慘敗,皇太極會選擇再一次進擊遼東。

  八百裏加急抵達京城,朱由檢一下子慌神了。

  這是很自然的情況,遼東之戰以前,明軍麵對後金韃子的時候,清一色的吃敗仗,盡管有遼東之戰的勝利,但是在朱由檢的內心,不完全相信登萊新軍的戰鬥,依舊恐懼後金韃子。

  內閣與兵部晝夜商議,提出了很多的建議,但是朱由檢一直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倒是按照慣例,給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以及湖廣等北方地區發去聖旨,要求他們時刻做好準備,調遣大軍進入北直隸,抵禦後金韃子。

  給五省總督熊文燦的敕書不一樣,要求熊文燦協同陝西巡撫孫傳庭,率領大軍,迅速進入北直隸,抵禦後金韃子,同時以三邊總督盧象升為統帥、監軍高起潛為總監軍,調遣和節製各路的軍馬。

  內閣首輔孔貞遠,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以及兵部左侍郎洪承疇,都提出了建議,建議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麵,其一是調遣駐守遼東的登萊新軍、遼東邊軍,進入北直隸,抗擊後金韃子,以薊遼督師吳宗睿為統帥,高起潛為監軍,節製所有大軍,其二是調遣延綏、宣大等地的邊軍,以三邊總督盧象升為統帥,高起潛為監軍,統帥各路大軍,其三是調遣五省總督熊文燦麾下的大軍,抗擊後金韃子。

  這三個建議,原則上第二個建議是可行的,畢竟遼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能因為後金韃子入關,就調遣駐紮遼東的大軍,若是山海關出現危局,則大明京城難以固守。

  朱由檢采納了第二個建議,倒也說得過去。

  隨著後金韃子在通州會和集結,京城開始戒嚴,守衛的力量成倍增強。

  偏殿,楊嗣昌匆匆進入的時候,神情肅穆。

  半個多月的時間,楊嗣昌沒有睡一個囫圇覺,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有時候甚至就在官邸歇息,不回家去了。

  五省總督熊文燦、陝西巡撫孫傳庭打敗李自成的消息,已經被放置到一邊,楊嗣昌甚至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要調遣熊文燦和孫傳庭等人進入北直隸,抗擊後金韃子了。

  禦輦之上的朱由檢,臉色有些青,眼圈下麵是黑色的,明顯是操勞過度。

  “文弱,後金韃子突然入關,在通州集結,兵部認為他們下一步準備進攻什麽地方。”

  通州距離京城不過五十多裏地,朝中幾乎都認為後金韃子的下一個目標是京城。

  楊嗣昌力排眾議,認為後金韃子不大可能直接進攻京城,不過他也不敢大意,與洪承疇商議之後,將京營布置在西直門和外城一帶,牢牢的拱衛京城,同時令熊文燦和孫傳庭率領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行軍,護衛京城。

  “皇上,臣以為,後金韃子此次入關作戰,其意圖並非是京城,臣從這些日子得到的情報分析,後金韃子此次入關作戰,主要還是劫掠錢糧和人口。。。”

  朱由檢微微鬆了一口氣,他還是完全相信楊嗣昌的。

  “文弱,前兩日朕見你說話吞吞吐吐,知道你有想法未曾說出,今日說出來吧。”

  楊嗣昌點點頭,不自覺的看了看四周。

  “殿裏沒有其他人,你盡管說就是,不管你說什麽,朕都不會怪罪你。”

  楊嗣昌微微點頭,抱拳對著朱由檢開口了。

  “皇上,這幾日臣一直都在思索,此番後金韃子突然入關劫掠,其根本原因,應該是遼東的事情引發,其主要的作戰目的,就是劫掠錢財,並無直接進攻我大明之意。。。”

  “我關寧錦防線穩固,後金韃子無法突破,其大軍繞道牆子嶺和青山關,長途奔襲,無法立足,亦不可能長時間征伐。。。”

  朱由檢聽得連連點頭,迫不及待的開口了。

  “文弱,這些情況你都說過,不用多說了,朕想知道你究竟有何建議。”

  楊嗣昌略微的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了。

  “皇上,臣鬥膽建議,私下裏與後金的皇太極議和。。。”

  楊嗣昌還沒有說完,朱由檢也愣住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這樣的建議,朱由檢早就勃然大怒了,與後金的皇太極議和,在他看來是奇恥大辱,皇太極算什麽,不過是北邊的韃子,哪裏有資格與大明平起平坐,盡管皇太極登基建國稱帝,公開的造反了,不過朱由檢將其等同於流寇,隻不過皇太極的實力雄厚很多,其戰鬥力不是流寇可以比擬的。

  “文弱,說說你的理由。”

  朱由檢的語氣變得淡淡的。

  楊嗣昌沒有懼怕,神情反而變得堅定。

  “皇上,攘外必先安內,臣提出此建議,主要有兩個方麵的理由。”

  “其一,五省總督熊文燦,領兵剿滅流寇,剛剛獲取大勝,流寇首領李自成僅僅率領十多人逃離,可謂被剿滅,熊大人正準備領兵前往河南,徹底剿滅張獻忠,如此關鍵時刻,若是抽調熊大人回來抵禦後金韃子,則流寇會得到喘息,力量勢必再次壯大起來,如此關鍵時刻,若是不能夠一鼓作氣的剿滅流寇,我大明北方不能夠穩定,他日尾大不掉,朝廷必定付出更大的代價,才有可能完全剿滅流寇。”

  “其二,遼東邊防穩固,後金韃子選擇從牆子嶺和青山關入關,就是因為關寧錦防線穩固,後金韃子無法覬覦,我朝廷大軍兩線作戰,既不能徹底剿滅流寇,又不能完全打敗後金韃子,如此情況之下,朝廷可選擇暫時與後金韃子議和,穩住皇太極,同時下定決心,一鼓作氣剿滅後金韃子,讓北方徹底穩定下來。”

  “若是北方能夠徹底穩定下來,皇上和朝廷可以將主要精力放置剿滅後金韃子方麵,否則長時間兩線作戰,實在難以支撐啊。”

  。。。

  朱由檢聽得很仔細,楊嗣昌說完之後,他略微沉思開口了。

  “文弱,你說的有道理,不過朕覺得,可以讓熊文燦留在陝西河南,繼續剿滅流寇,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進入京畿一帶,抵禦後金韃子。。。”

  楊嗣昌的臉色微微變化,朱由檢的這個建議,無論如何都不可行,關寧錦防線是大明邊防的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夠疏忽。

  可楊嗣昌不能夠直接反駁,免得傷了皇上的自尊心。

  “皇上,臣以為,如此關鍵時刻,遼東的防禦決不能減弱,臣覺得,後金的皇太極,一直都盯著遼東,盯著關寧錦防線,若是抽調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入關作戰,皇太極很有可能親率大軍進擊遼東,到時候後金兩路大軍圍攻山海關,結局難以預料。。。”

  朱由檢的臉微微紅了一下。

  “文弱,你說的有道理,讓朕想一想。。。”

  楊嗣昌有些著急了,如此重大的事宜,必須要定下來,兵部才能夠按照皇上的旨意暗地裏操作,否則任由後金韃子肆虐,到時候局勢無法收拾。

  “皇上,熊文燦和孫傳庭率領的大軍,不日將抵達京城,臣建議,讓他們駐紮在外城,拱衛京師,三邊總督盧象升大人率領的大軍,明日或者後日可以抵達京城,臣建議,讓他們駐紮在房山,鞏固京城外圍的防禦。。。”

  朱由檢歎了一口氣,看著禦案上麵的地圖。

  “文弱,你的議和建議,朕會詳細思考,多年以來,我大明都是兩線作戰,外有後金韃子,內有流寇,這等不利局麵必須得到改觀,若是能夠徹底剿滅流寇,轉而對付後金韃子,不失為一條明確之計謀,可你也要讓朕多想想。。。”

  楊嗣昌慌得連忙跪下了。

  “皇上,臣絕無此意,這隻是臣的建議,如何決斷乃是皇上之事情,臣等待皇上做出決定就是了。。。”

  楊嗣昌離開了偏殿。

  朱由檢看著禦案上麵的地圖和奏折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