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52
  .,

  多鐸看著長長的行軍隊伍,臉上的神色逐漸變得嚴肅。

  能夠成為十萬大軍的主帥,這是二十四歲的多鐸沒有想到的,畢竟他太過於年輕,出征之前,皇太極專門告誡了,大軍進擊遼東,必須獲取全麵的勝利,徹底打敗甚至是剿滅登萊新軍,故而作戰的時候需要有耐心、有韌性,不要著急,多爾袞也專門告誡了,讓他克服好勇鬥狠的脾氣,耐心指揮作戰。

  阿濟格為副帥,這讓多鐸有些如鯁在喉。

  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人,是親兄弟,多爾袞和多鐸兩人都是親王,阿濟格是郡王,這等的顯赫權勢,在滿人權貴之中獨一無二,如果三兄弟團結一心,力量肯定是無窮的,可惜的是,多爾袞與多鐸兩人關係要好,他們與阿濟格之間,關係不算是很好。

  阿濟格比多鐸大足足九歲,不管是經曆方麵,還是閱曆方麵,都是強於多爾袞和多鐸的,要說作戰取得的戰功,阿濟格也是不少的,可惜多爾袞和多鐸都是旗主,所以被敕封為親王,阿濟格不是旗主,隻能委屈的被敕封為郡王。

  多鐸與阿濟格的性格方麵,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作戰勇猛,關鍵時刻難以控製自身的脾氣,按說兩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偏偏一般。

  。。。

  一陣黃沙掠過,阿濟格騎著戰馬,來到了多鐸的麵前。

  “三弟,大軍行軍的速度太慢了一些,等到大軍抵達錦州,明軍怕是早就做好準備了,我看,還是我領著先鋒隊伍,快速抵達錦州一帶,震懾住明軍。。。”

  多鐸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關於行軍的事宜,皇太極倒是沒有說什麽,多爾袞卻專門強調了,此番十萬大軍征伐遼東,大軍不要過於的分散,更是要防止明軍的偷襲。

  不過多鐸的想法不一樣,十萬大軍之中,五萬八旗軍以及兩萬蒙古左右營的軍士,基本都是騎兵,行軍的速度是很快的,三萬漢軍軍士以步卒為主,行軍的速度很慢,而且漢軍還要負責運輸十二尊紅夷大炮,這樣速度就更慢了。

  如果等待漢軍,特別是等待十二尊紅夷大炮,那麽十萬大軍抵達錦州,至少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盡管隻有二十四歲,但多鐸參加了好幾次針對明軍的戰鬥,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大淩河城之戰,那一次戰鬥,八旗軍迎戰大明最為精銳的遼東邊軍,雙方拚盡全力廝殺,戰鬥的過程驚心動魄,最終,八旗軍占據全麵的優勢,參與作戰的遼東邊軍,幾乎被全部剿滅。

  爾後多鐸也跟隨皇太極入關作戰,孱弱的明軍同樣留給他深刻的印象。

  至於說皇太極一直擔心的登萊新軍,多鐸並非那麽重視和擔憂。

  阿濟格與阿巴泰率領十萬八旗軍將士入關作戰,橫掃京畿之地,最後撤離的時候,阿濟格輕敵,竟然將輜重放在大軍的最後,還寫下各官免送的木牌,羞辱明軍,導致輜重隊伍遭遇到登萊新軍的偷襲,至於說阿濟格後來率領大軍進攻密雲,試圖奪回輜重,遭遇失敗、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麵,第一個方麵是歸順的漢軍突然的反戈一擊,讓阿濟格猝不及防,第二個方麵就是八旗軍將士遭遇了火炮的攻擊。

  多鐸專門與多爾袞分析過這一次的戰鬥廝殺,他沒有從中感覺到大明登萊新軍的強悍。

  所以多鐸認為,十萬大軍不必同時抵達錦州一帶,大軍可以分為前軍與中軍,前軍主要由八旗軍和蒙古左右營軍士組成,快速抵達錦州一帶,但暫時不要展開對錦州或者寧遠城池的進攻,中軍則由八旗軍、蒙古左右營和全部的漢軍組成,負責運送紅夷大炮,待到前軍與中軍會和之後,再行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多鐸相信,皇太極同樣是不在乎大明登萊新軍的,要不然皇太極就會親自領兵作戰,徹底打敗和剿滅大明的登萊新軍。

  皇太極多次強調大明登萊新軍驍勇,無非是提醒八旗軍將士,麵對大明登萊新軍的時候,不要掉以輕心,要全力以赴的作戰,徹底打敗大明登萊新軍。

  多鐸看了看阿濟格,慢慢開口了。

  “大哥,十萬大軍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三萬人,由正白旗一萬人、鑲白旗一萬五千人,以及蒙古左營五千人組成,餘下七萬人組成中軍。。。”

  多鐸還沒有說完,阿濟格迫不及待的開口。

  “好,很好,三弟,就由我率領前軍,快速行軍,抵達錦州,震懾駐守錦州城的明軍。。。”

  多鐸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也好,大哥率領前軍,率先抵達錦州,可以震懾明軍,不過有一點,絕不能發起對錦州城池的進攻,我們首先進攻錦州城池還是寧遠城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且攻打城池需要紅夷大炮,這樣能夠減少傷亡。。。”

  多鐸的歎氣,阿濟格壓根沒有注意到。

  阿濟格的頭腦沒有那麽複雜,盡管他比多鐸大了九歲,比多爾袞大了七歲,但他看問題和想事情,比不上多爾袞和多鐸。

  多爾袞掌正白旗,多鐸掌鑲白旗,兩人都是親王,權勢本就不一般了,加之阿濟格是武英郡王,三個親兄弟,在朝中的力量很大,必定引發皇太極的猜忌,多爾袞和多鐸都想到這一點,平日裏都很注意,但阿濟格卻沒有注意到這些,依舊時時刻刻表現出來對兩個親弟弟的關心,這豈不是自找麻煩。

  “三弟,你放心,我知道怎麽做,這次你為主帥,我為副帥,領兵征伐遼東,作戰取得了勝利,功勞全部都是你的,作戰出現了什麽失誤,過失全部都是我的。。。”

  多鐸哭笑不得,內心還是有些感動的。

  “大哥,你領著前軍,也要多多注意,千萬小心,明軍擅長偷襲。。。”

  阿濟格的臉有些紅了,多鐸這是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轍。

  “三弟,我知道了,我一定服從你的指揮,你說怎麽打就怎麽打。。。”

  。。。

  三萬前軍軍士正在集中。

  看著官道上麵揚起的黃沙,看著隊伍前麵的阿濟格,多鐸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不管怎麽說,阿濟格服從他的指揮和調遣,後麵的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一匹黑馬飛馳而來,多鐸臉上的笑容收斂了。

  八旗軍斥候騎的全部都是黑馬。

  大軍剛剛從盛京出發的時候,斥候就派遣出去了,主要是偵查錦州和寧遠一帶的情形,特別是駐守城池的明軍有什麽動靜。

  “報,派往錦州偵查的斥候,傳回了消息。。。”

  “說,偵察到什麽消息。”

  “明軍一直都駐紮在城池之中,沒有離開城池的跡象,昨日和前日,斥候偵查到,有不少的明軍軍士,進入到錦州城池之中。。。”

  多鐸微微皺眉。

  “塔山、杏山和鬆山是什麽情況。”

  “駐守這三座城池的明軍,全部都撤離到錦州城池之中了。。。”

  多鐸果斷的揮手。

  “知道了,令斥候繼續偵查,隨時稟報。”

  斥候剛剛離開,阿濟格也過來了。

  “三弟,斥候偵查到了什麽消息。”

  “看樣子,吳宗睿知道我們準備對錦州或者寧遠城池發起進攻了,駐守鬆山、杏山和塔山的明軍,全部集中到錦州城之中,要是我預料不錯,寧遠城池也加派了明軍駐守,明軍依舊是固守城池,這倒是在皇上的預料之中。。。”

  阿濟格點點頭。

  “三弟,看樣子我們的分析是準確的,我必須要率領前軍快速行軍,盡快抵達錦州,這樣明軍就不能夠調遣更多的軍士進入到城池之中去了。”

  “大哥說的有道理,如果駐守錦州和寧遠城池的明軍太多,我們進攻城池難度會增加很多,如果能夠將明軍困在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之中,我們就取得了戰役部署方麵的優勢。”

  “三弟放心,我一定將明軍牢牢的困在城池之中。”

  “好,大哥多多注意,錦州距離寧遠不足兩百裏地,既然明軍知曉我大軍即將發起進攻,駐紮兩座城池的明軍,必定會有諸多的調遣,盡早的阻斷兩座城池的聯係,能夠為我們爭取到最好的進攻時機。”

  。。。

  阿濟格率領前軍出發了。

  看著官道上漫起的黃沙,多鐸的神情變得冷酷。

  此次作戰,皇太極有著明確的要求,那就是采取圍城打援的方式,如同當年的大淩河城之戰,多鐸率領的大軍,圍攻錦州或者是寧遠城池,依靠紅夷大炮,轟垮守衛城池的明軍軍士,壓製明軍的炮火,找尋機會攻陷城池。

  錦州城池是八旗軍心中永遠的痛,當年的父皇努爾哈赤沒有能夠攻陷,皇太極親率大軍也沒有能夠攻陷,多鐸若是能夠攻陷錦州城池,必定成為大清王朝的驕傲。

  有了犀利的紅夷大炮,多鐸相信,他一定能夠拿下錦州城池。

  當然,若是明軍大規模的馳援,多鐸求之不得,正好率領大軍,打敗馳援的明軍,重新演繹當年的大淩河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