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70
  .,

  寧遠城池上麵的紅夷大炮,格外的顯眼。

  正是這些紅夷大炮,曾經數次摧毀後金韃子的進攻,讓袁崇煥拚死保衛了寧遠城池,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分別親率大軍大舉進攻遼東,當時的關外八城,除開寧遠城還在固守,還在朝廷大軍和遼東邊軍的手中,其餘的城池悉數都被後金韃子占領。

  吳宗睿走上城牆,看著外麵空曠的空地,仿佛看見了當年那慘烈的廝殺。

  都督同知、寧遠總兵金國鳳,副總兵金國奇和金國臣,都陪著吳宗睿。

  金國奇和金國臣是認識吳宗睿的,當年他們奉命領兵進入山東,平定登萊新軍的叛亂,就認識了吳宗睿,隻不過沒有打過多少的交道,再說了,文官與武官的地位不一樣,那個時候吳宗睿就是正四品的青州知府,比他們的地位明顯要高一些。

  “後金韃子馬上就要大規模的進攻遼東,錦州和寧遠肯定會成為後金韃子進攻的重點,不知道你們有什麽準備。”

  吳宗睿扭頭看著金國鳳、金國奇和金國臣等人。

  其實吳宗睿不想這麽早進入寧遠城,按照他的安排,覺華島老城池修複的差不多,新的城池大致的形狀出來之後,他才會率領登萊新軍進入到寧遠城,而且登萊新軍不會全部駐紮在城池內,會在寧遠城外修建軍營,絕大部分軍士在軍營之中駐紮。

  一旦遼東的局勢基本穩定下來,不管是錦州和寧遠,還是關外其他的城池,城內基本不會駐紮軍隊,軍隊悉數駐紮在城外,而城池則是百姓和商賈駐紮的地方。

  後金韃子的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吳宗睿不可能繼續留在覺華島,身為薊遼督師,他必須要對遼東的一切事宜負責,還要率領大軍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

  這一次後金韃子大舉而來,肯定是針對他吳宗睿和登萊新軍的,駐守錦州和寧遠的遼東邊軍,以及各鎮馳援的軍士,算是跟著登萊新軍倒黴了。

  不管是遼東邊軍,還是各鎮馳援的軍士,都不敢出城與後金韃子作戰,野外的戰鬥,他們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稍不注意就是全軍覆沒,如此情況之下,好像隻有登萊新軍才能夠在野外與後金韃子廝殺了。

  不過吳宗睿可不會這麽想,他可不會讓遼東邊軍以及各鎮馳援遼東的大軍歇著。

  進入寧遠城,就是吳宗睿正式履行薊遼督師職務的開始。

  金國鳳看了看金國臣和金國奇,陪著笑臉開口了。

  “大人,我們商議過了,一切聽從大人的調遣。”

  吳宗睿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應該說,他對金國鳳的印象還是不錯的,相比較來說,遼東藩鎮家族,金家是最低調的。

  “金總兵,如果我記得不錯,崇禎四年的大淩河城之戰,是後金近些年以來對遼東發起的最大的進攻,自那以後,後金將作戰的重點,放在了京畿之地,兩次入關作戰,一次是皇太極率領,一次是阿濟格率領,迄今六年時間,後金再也沒有對遼東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這一次,後金的皇太極,再次派遣大軍進攻遼東,足足十萬人,你們就沒有想過是什麽原因嗎。”

  吳宗睿的話語,讓金國鳳、金國奇和金國臣都低下頭。

  吳宗睿笑了笑,看著三人開口了。

  “其實你們很清楚這裏麵的原因,我出任薊遼督師,領著登萊新軍來到了遼東,皇太極和八旗軍豈會善罷甘休,登萊新軍曾經在京畿之地打敗了後金韃子,讓八旗軍有了不小的損失,複仇的機會眼看著就到了,後金豈不是全力以赴,期盼在遼東打敗登萊新軍。”

  “後金十萬大軍要到遼東來挑事,究其原因是登萊新軍來到了遼東,所以說這場戰鬥,是不是應該由登萊新軍全麵負責,至於說駐紮在錦州、寧遠以及山海關的遼東邊軍、各鎮馳援的軍士,就不必參與其中了。”

  。。。

  金國鳳的額頭上已經冒出了汗滴,他內心還真的有這樣的想法。

  表麵上看,駐紮在遼東是很凶險的,特別是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讓關外的遼東邊軍,損失慘重,精銳幾乎損失殆盡,迄今都沒有恢複,不過崇禎四年之後,一直到現在,後金的重點注意力,已經沒有在遼東這片地方,他們兩次入關,在京畿之地作戰,遼東反而變得安全了很多,隻有八旗軍一些小規模的進攻,遼東邊軍軍士以及各鎮馳援的軍士,隻要駐紮在城池之中,就沒有太多的危險。

  因為數年的平穩,遼東也有了一些百姓,開始種植肥沃的土地,他們如果運氣好,還是能夠從土地上得到一些糧食,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遼東邊軍和各鎮馳援遼東的大軍無法保護這些百姓。

  當然,種植耕地的農戶之中,也有一些人就是偏向於後金的。

  但吳宗睿和登萊新軍來到了遼東之後,情況發生了巨變。

  吳宗睿來到遼東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皇太極居然派遣了十萬大軍,準備進攻遼東,這已經說明了,皇太極和後金韃子就是針對登萊新軍的。

  如此遼東又要多事,又要陷入到無盡的戰團和混亂之中。

  金國鳳、金國奇和金國臣等人,不相信登萊新軍有多麽的驍勇,更加不會相信登萊新軍能夠打敗後金韃子,要知道當初的遼東邊軍,是大明王朝最為驍勇的軍隊,大淩河城之戰,依舊是慘敗給了後金韃子,精銳損失殆盡,戰鬥力大大的削弱,比較起來,登萊新軍成立的時間不長,不可能有那麽強的戰鬥力。

  金國臣和金國奇對於登萊新軍,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當年的登萊叛軍,就是登萊新軍的軍士,金國奇和金國臣率領的遼東邊軍,今日萊州和登州作戰,而且他們率領的遼東邊軍,是遭受慘重損失的遼東邊軍,依舊能夠輕而易舉的打敗叛亂的登萊新軍。

  後金韃子打敗了遼東邊軍,被後金韃子打敗的遼東邊軍,進入萊州和登州作戰,又打敗了登萊叛軍,由此可以推斷出來,登萊新軍的戰鬥力,不可能那麽強悍。

  當然,金國奇和金國臣,還是真心佩服吳宗睿的,當年平定登萊叛軍,如果不是吳宗睿出奇謀,奪取了登萊叛軍的老巢登州府城,戰鬥的進程會被大大的拉長,而且圍剿叛軍的朝廷大軍,進攻登州府城的時候,一定會付出慘重的損失。

  佩服歸佩服,實際情況擺在眼前,金國奇和金國臣還是理智和冷靜的。

  吳宗睿說完之後,金國鳳沒有馬上開口回答,他身邊的金國臣開口了。

  “大人,我們沒有這等的想法,隻是覺得後金韃子進攻遼東,需要做好迎戰的準備。。。”

  吳宗睿看著金國臣,麵帶微笑開口了。

  “金副總兵,能說說如何應對後金韃子的進攻嗎。”

  “這個,屬下覺得,還是以固守城池為主,如此一定能夠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關外以固守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為主,山海關更是要固守,隻要固守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後金韃子就無可奈何,盤踞一段時間,肯定會離開。。。”

  吳宗睿沒有表態,看了看金國鳳和金國臣。

  “看來你們的意見應該統一了,駐守錦州的祖大壽總兵,駐守山海關的吳襄總兵,他們也是這樣的看法嗎。”

  金國臣正準備再次開口,金國鳳上前了。

  “大人,祖總兵和吳總兵的想法,下官不是特別清楚,料想也應該是這樣。。。”

  吳宗睿微微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

  “看樣子,你們有些小看後金韃子了,以前後金韃子在野外作戰很厲害,但不善於攻城拔寨,每每有攻城的戰鬥,都不能夠組織起來有序的進攻,而且城池上麵安放的紅夷大炮,會給後金韃子造成巨大的殺傷力,後金韃子又不是神仙,士氣自然遭遇到重挫,攻打城池的勇氣和士氣不斷下降,自然無法拿下城池。”

  “大淩河城之戰,後金韃子使用了紅夷大炮,遼東邊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從而導致整個的戰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現在的後金韃子,不僅有八旗軍,還有蒙古韃子,更是有漢軍,攻城拔寨的戰鬥,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不可突破的神話了。”

  。。。

  吳宗睿說的有些詳細,語氣平和。

  金國鳳、金國奇和金國臣,盡管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沒有誰開口反駁,但是從他們的眼神裏麵,吳宗睿讀到了不服的心思。

  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心不死。

  吳宗睿突然明白了,作為遼東的藩鎮,祖家、吳家和金家,都是有自尊的,雖然他們麾下的大軍,在大淩河城之戰敗給了後金韃子,但他們依舊認為遼東邊軍是大明王朝最為驍勇的大軍,守住關寧錦防線,依舊隻能夠依靠遼東邊軍。

  這個時候,吳宗睿理解了袁崇煥,理解了孫承宗,理解了洪承疇,理解了盧象升等人,曆史上的這些大明王朝的高官,都曾經指揮過遼東邊軍作戰,也許在指揮和調動遼東邊軍作戰的時候,他們有著很多的憤懣,卻無法發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