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83
  .,

  看見站在南門前麵的皇太極,阿濟格和阿巴泰小跑著上前去,兩人心中隻有忐忑。

  率領十萬八旗軍將士入關作戰,曆時兩個多月的時間,本來是獲得完勝,耀武揚威回來的,誰知道最後的時刻,遭遇到強悍的大明登萊新軍,不僅僅獲取到的輜重全部丟失,還折損了一萬三千多將士,對於阿濟格和阿巴泰來說,這是恥辱,對於大清國來說,絕非吉兆。

  皇太極的心思,阿濟格和阿巴泰都是明白的。

  皇太極稱帝建國,派遣大軍入關作戰,本就是為了展現大清國的強悍,且直接向大明王朝宣戰,表明戰勝和滅亡大明王朝的決心,此次入關作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惜阿濟格和阿巴泰率領的十萬大軍沒有能夠獲取最終的勝利。

  當然,此次八旗軍入關作戰,還是獲取了重大的勝利,至少大明的京畿之地,已經成為一片廢墟,赤地千裏,損失的錢財不計其數,大明王朝想要重建京畿之地,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和數年的時間。

  “臣弟拜見皇上。。。”

  小跑著到了皇太極的麵前,看見皇太極平靜的神情,阿濟格和阿巴泰都跪下了。

  入關作戰的點點滴滴,阿濟格和阿巴泰早就寫好了奏折,稟報皇太極了。

  皇太極臉上露出笑容,扶起了阿濟格和阿巴泰。

  “七弟,十二弟,你們率領大軍入關作戰,曆時兩個多月的時間,辛苦了。。。”

  皇太極還沒有說完,阿濟格和阿巴泰再次跪下。

  “臣弟身為大軍統帥,有負皇上的重托,此次入關作戰損兵折將,臣弟該要承擔一切責任,臣弟願意接受皇上的任何懲戒。。。”

  阿濟格剛剛說完,阿巴泰跟著開口。

  “臣弟協助指揮作戰,沒有很好的建議,入關作戰未能取勝,臣弟該承擔一切責任。。。”

  皇太極再一次扶起了跪下的阿濟格和阿巴泰。

  “勝敗乃兵家常事,朕率領大軍在遼東作戰,也曾經遭遇失敗,十二弟和七弟不要多想,此次入關作戰,也不能說是完全失敗了,你們縱橫大明京畿之地近兩個月時間,剿滅了無數的明軍,數次威脅到大明的京師,這等的戰績,已經很不錯了。”

  阿濟格與阿巴泰兩人的臉上都帶著羞愧的神情。

  皇太極身後的代善、多爾袞、多鐸、豪格、濟爾哈朗等人,臉上都沒有什麽表情。

  皇太極再次扭頭看了看身後的眾人,神色變得略微嚴肅了一些。

  “十二弟,七弟,此次入關,你們作戰勇猛,狠狠打擊了大明朝廷的氣焰,但朕還是要說說你們,你們遭遇到大明登萊新軍,苦苦鏖戰,不管勝敗如何,都在情理之中,可你們過於的自信,居然將輜重放在大軍的最後,給了登萊新軍偷襲的機會,在失去輜重之後,你們沒有能夠冷靜的應對,貿然發起了再次的進攻,導致歸順的漢軍全麵反叛,讓我大軍陷入到被動之中,這就是你們的責任了。。。”

  阿濟格和阿巴泰低著頭,一聲不吭。

  嚴格說來,將輜重放在大軍最後,對於大明朝廷和明軍極盡羞辱的事情,是阿濟格做出的決定,阿巴泰多次的勸阻,沒有什麽效果,後來也就默認了,皇太極在這件事情上麵追究責任,應該是阿濟格主要承擔。

  不過這個時候的阿濟格,沒有開口說話,沒有站出來承擔主要的責任。

  阿巴泰更是不會開口,他很清楚,阿濟格是武英郡王,兩個弟弟都是朝中的親王,權勢不一般,不是他這個饒餘貝勒能夠比擬的,從皇太極剛剛說的話語上麵,也沒有為他撐腰的跡象,所以盡管內心有不滿,但也要強行的咽下去。

  。。。

  大政殿。

  皇太極看了看眾人,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十萬大軍出征,入關作戰,橫掃大明京畿之地,取得了不俗的戰績,若不是大明的登萊新軍,此番作戰可謂是完美,十二弟和七弟在奏折之中也說明了,感受到了大明登萊新軍的強悍,故而翌日發起了總攻,想著能夠徹底打敗登萊新軍,消除我大清國的威脅,可惜功虧一簣,未能如願,此事諸位怎麽看,我大清國應該如何剿滅大明的登萊新軍。。。”

  皇太極對於大明的登萊新軍,以及登萊新軍統帥吳宗睿,已經不陌生,兩年之前,登萊新軍突襲了複州、永寧和蓋州,並占據了這些城池,威脅到大清國的都城,正在關內作戰的皇太極,不得不親率大軍回到盛京,兩年之後,阿濟格與阿巴泰率領大軍入關作戰,再次遭遇到大明登萊新軍的偷襲,損兵折將,被迫撤離關內,回到盛京。

  大明的登萊新軍,已經成為大清國的威脅。

  沉默的時間不長,多鐸很快站出來。

  “皇上,臣弟願意率領大軍,入關作戰,徹底剿滅大明的登萊新軍。。。”

  多爾袞看了看弟弟多鐸,沒有跟著站出來說話。

  皇太極看了看多鐸,臉上沒有什麽表情。

  “十五弟的心情,朕知道了,暫且退下吧。”

  多鐸退下之後,皇太極看向了代善。

  諸多親王郡王和貝勒之中,代善資格最老,年紀最大,經曆了諸多的驚濤駭浪之後,也最為沉穩。

  代善看到了皇太極的眼神,略微思索,站出來了。

  “皇上,臣以為,暫時不宜入關作戰,還是休養生息,壯大自身實力最為重要。”

  皇太極微微點頭,看著代善。

  “二哥可否詳細說說。”

  “皇上,臣記得大明王朝原來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固守寧遠城池,讓我八旗軍遭受慘重損失,可謂是大明王朝的最大功臣,可是最終,袁崇煥還是被大明的崇禎皇帝斬殺了,當年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敢於和我八旗軍麵對麵廝殺,戰鬥力同樣強悍,這等的情形,如今再次的出現了。”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皇上,根據我們的偵查,登萊新軍主帥吳宗睿,是崇禎二年的進士,驟然身居高位,統領登萊新軍,一定會遭受到大明朝臣的嫉恨,吳宗睿在朝中沒有什麽根基,其力量逐漸壯大,定會引發大明崇禎皇帝的戒備,臣斷定,吳宗睿必定難以維持很長的時間。。。”

  代善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語,可謂是肺腑之言,要知道他也曾經遭遇到皇太極的算計,如果不是自身聰明,早就被圈禁或者是廢掉了,現如今能夠在皇太極的麵前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也是真真切切為大清國考慮了。

  “二哥說得好啊。”

  皇太極似乎沒有考慮到代善話語背後的意思,直接開口讚譽了。

  “大明的崇禎皇帝,生性多疑,朕看大明朝廷的臣子,調換如同走馬燈一般,誰都不能夠長久,這個吳宗睿,二十多歲的年級,此番在京畿之地作戰,獲取了勝利,一定是趾高氣揚,也一定會得到崇禎皇帝的嘉獎,位高權重的情況之下,囂張是必然的,二哥說的好,就讓這個吳宗睿更加的囂張。”

  “我大清國還是埋頭做好自身的事宜。”

  “當然,我大清國也要更加關注吳宗睿和登萊新軍,諸位不妨多多考慮,如何的讓大明的崇禎皇帝懷疑吳宗睿,讓大明朝中的臣子嫉恨吳宗睿和登萊新軍,就讓這個吳宗睿,步袁崇煥的後塵。。。”

  多鐸有些不服氣,準備再次出來開口說話的時候,多爾袞上前了。

  “臣弟以為,皇上的決議很好,當下之計,是坐等大明朝廷的內亂,想想我大清國在遼東的諸多對手,袁崇煥被崇禎皇帝斬殺,孫承宗被崇禎皇帝罷免,這大明朝廷根本無法容下有功之臣,故而我大清國不必急於一時。。。”

  多爾袞開口說話,讚同了代善的提議,擁護了皇太極的決定,多鐸再也不好說什麽了。

  沒有人注意到,皇太極看向多爾袞和多鐸的時候,眼睛裏麵有了一絲的陰霾。

  。。。

  走出大政殿,多鐸很是不服氣,看著多爾袞開口了。

  “二哥,吳宗睿和登萊新軍有什麽了不起的,不過是靠著偷襲打敗了大哥,難不成我八旗將士就要忍受此等的恥辱嗎,若是讓我率領十萬大軍,一定徹底剿滅登萊新軍,將那個吳宗睿的人頭獻給皇上和朝廷。。。”

  多爾袞瞪了多鐸一樣。

  “弟弟,話不要說的太滿了,你率領大軍入關作戰,大明的京畿之地已經是一片廢墟,你從哪裏籌集到糧草,你依靠什麽對登萊新軍發起進攻,如果登萊新軍固守城池,不與你正麵作戰,你該怎麽辦,難道說大哥真的不行嗎。”

  “皇上是怎麽想的,你應該明白,現在不是逞一時之勇的時候。”

  “朝中好多的事情,你要多想想,以前發生的很多事情,你都知道,不要以為自身驍勇善戰,就無所顧忌了,我大清國有很多的將領,缺了你照樣滅掉大明王朝。。。”

  多爾袞的話語,已經說的非常直接了。

  多鐸聽到了這些話,低下頭,不再爭辯,他當然明白多爾袞的意思,也知道這是善意的提醒,要說朝廷之中,也隻有多爾袞會這樣和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