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4      字數:3262
  .,

  崇禎九年正月十五,元宵節。

  登萊新軍遊擊將軍以上的軍官,悉數在登州軍營集中。

  盡管氣候頗為寒冷,但是近兩百人整齊肅立在操場上,廖文儒和劉寧站在最前麵。

  今天,在這裏有特殊的一課,由領兵部尚書銜、督查院右副都禦史、東南五省總督吳宗睿授課,給諸多的軍官講授如何更好的指揮作戰。

  登萊新軍的講武堂,今日也正式成立,登萊新軍所轄百戶以上的指揮官,將定期進入講武堂學習,斥候營所有的斥候,執法營所有的軍士,同時進入講武堂學習,講武堂的授課人可能是廖文儒和劉寧等人,也可能是某個方麵表現特別突出的普通軍士,當然,講武堂還開設了簡單的文化課,請府學、縣學的先生授課,補習諸多軍官的文化知識。

  更加重要的,講武堂將要樹立起來一種軍隊從未有過的東西,那就是信仰。

  講武堂有專門的信仰、訓條和準則。

  講武堂是吳宗睿親自抓在手中的,其學習的要求異常嚴格,每次聽課的軍官,不僅要聽懂聽透授課的內容,還要融會貫通,在學習過程中展開討論,提出自身的見解。

  對於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登萊新軍諸多軍官來說,這是很要命的事情,不過登萊新軍軍紀軍規異常的嚴格,到講武堂學習,也是實實在在的作戰任務,必須要完成。

  神情肅穆的吳宗睿登上木台,看著操場上諸多的軍官。

  這些人是登萊新軍絕對的核心,不管如何完備的作戰計劃,都需要他們指揮軍士去執行。

  不管是大明朝廷的軍隊,還是後金韃子,包括登萊新軍,軍官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部分的軍官甚至是文盲,這在明朝時期屬於常態,畢竟有功名的讀書人是不會進入軍中的。

  吳宗睿很清楚,這樣的態勢不能夠長期的持續下去。

  根子上的改變暫時做不到,有功名的讀書人不可能進入到軍中,那樣會被人瞧不起,那就從內部想辦法改變,譬如設立講武堂,不僅僅傳授軍事指揮方麵的知識,還要傳授文化課,盡可能提高各級軍事指揮員的文化素質。

  在吳宗睿看來,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做好了這一步,登萊新軍的整體素質和戰鬥力,將要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

  吳宗睿在登萊新軍之中的威望,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可以說,登萊新軍的軍士知曉吳宗睿,不一定知曉皇上、朝廷和內閣。

  這是廖文儒和劉寧等人長期灌輸洗腦的結果,加入登萊新軍的軍士都知道,他們的軍餉糧草不是皇上給的,也不是朝廷給的,而是吳宗睿給的,他們需要無條件服從吳宗睿下達的所有作戰命令,卻不必理睬皇上的聖旨和朝廷的決定。

  這一點,在登萊新軍軍官腦海之中,已經根深蒂固。

  曾經也有某幾個原萊州軍營的軍官,屬於楊禦蕃的屬下,在編入登萊新軍之後,反對如此的信條,還攛掇給皇上和朝廷寫去奏折,言吳宗睿想要割據和造反,結果這幾個軍官寫的奏折沒有送到朝廷去,他們本人和家眷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如此震懾之後,效果很好。

  再說了,登萊新軍主要的組成,是原吳氏家族護衛、漕運碼頭的苦力、遼東漢人、歸順的漢軍以及流寇,這些人對皇上和朝廷幾乎沒有什麽印象,他們很自然的就服從吳宗睿的指揮,將吳宗睿視作最高統帥。

  “諸位,登萊新軍講武堂今日正式成立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日子很特殊,想必大家都會牢牢的記住。”

  “你們是登萊新軍絕對的核心,有了你們,登萊新軍才能夠戰無不勝。”

  “攻陷複永寧、蓋州,剿滅高迎祥麾下的流寇,生擒高迎祥和馬守應,是登萊新軍經曆的兩次規模最大的戰鬥,登萊新軍都取得了完勝,有人就此滿足了,認為登萊新軍天下無敵了,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可能不一定,如果大家稍稍回憶,就能夠想起我們與後金韃子、蒙古韃子正麵交鋒的戰果如何。”

  “設立講武堂,讓你們進入講武堂學習,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如何指揮作戰,就是要讓登萊新軍成為真正的鐵軍。”

  “開課之前,我先講一課,我所說的內容,已經編寫成為文書,你們進入講武堂之後,將要仔細的學習。”

  “在這裏,我要提醒諸位,在講武堂認真學習,絕不亞於作戰取得勝利,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們在講武堂學習,就是磨刀,刀子鋒利了,作戰的時候,獲取勝利就在預料之中。”

  “我今日的第一課,就是闡明講武堂的信仰、訓條和準則。”

  “講武堂的信仰是六個字,職責,榮譽,國家,這是登萊新軍的靈魂。”

  “軍人之職責,服從命令,英勇作戰,保家衛國。”

  “榮譽是軍人的生命線,是軍人需要舍棄性命維護的東西,*******,*******,用大白話說,掉皮掉肉不掉隊,舍棄生死也要維護登萊新軍。”

  “沒有國哪來家,若是沒有強悍的登萊新軍,登萊之地會麵臨什麽樣的情形,諸位自然清楚,在我們登萊新軍軍士的眼裏,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職責,榮譽,國家,這六個字,我們要刻進腦海裏麵,時時刻刻。”

  “一戶人家,總有為主之人,也就是主人,軍隊之中,同樣如此,家庭的內部可能發生爭執,軍隊之中也可能存在恩怨,但是,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內部出現問題,可以坐下來解決,對外的時候,我們必須擰成一股繩,做不到這一點,就不是登萊新軍的一員,就要被毫不留情的剔除。”

  說到這裏,吳宗睿稍稍停頓了一下,大明王朝也是國家,可惜在登萊新軍軍官軍士的心目之中,他吳宗睿代表的才是國家,才是主人。

  “講武堂的訓條,準時、守紀、嚴格、正直、剛毅。”

  “做到了這五點,你就是鐵打的軍人。”

  “訓條我不想重複,登萊新軍的軍紀和軍規,諸位都是清楚的,講武堂的訓條,是提升和濃縮的軍紀軍規。”

  “講武堂的準則。”

  “第一,不準撒謊、欺騙、偷竊、鬥毆,也不準其他人有此等的行為;”

  “第二,恪盡職守,不準推卸責任,決不能縱容自身;”

  “第三,學會忍受不公平,決不可自暴自棄;”

  “第四,軍令如山倒,無原則服從;”

  “第五,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

  “第六,不拋棄,不放棄,永不言棄;”

  。。。

  吳宗睿的聲音越來越洪亮,偌大的操場上,寂靜無聲。

  講武堂的信仰,或者說登萊新軍的信仰、訓條和準則,是吳宗睿親自起草的,絕大部分都是參照了西點軍校的校訓、訓條和準則,有些方麵適當的做了一些修改。

  從具體的條例方麵看,吳宗睿主要還是要打造軍人的信仰和榮譽。

  有明一朝,包括曆史上的大清王朝,軍人的地位是頗為低下的,他們純粹是為了活命當兵,所謂好男不當兵、好貼不打釘,這樣的思想根深蒂固,吳宗睿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認識,讓軍人成為社會崇尚的職業。

  做到這一步,恐怕需要漫長的時間,短時間之內無法改變社會的共識。

  但隻要開始做了,就有成功的一天,就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刻。

  吳宗睿堅信這一天遲早會到來,而這一天到來的時刻,天下也將趨於安寧。

  有關信仰和榮譽等等,講武堂還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包括諸多作戰方麵經驗的傳授,包括文化知識的學習等等。

  講武堂實際就是軍校,隻是目前的現實情況,登萊之地無法成立真正的軍校,畢竟大明王朝處於風雨縹緲之中,畢竟登萊新軍還麵臨無數的作戰任務。

  講武堂將要長期的持續下去,就算是在作戰的過程之中,也要抽出時間講課。

  這恐怕是登萊新軍講武堂最為特殊的一麵。

  。。。

  第一課持續的時間不長,一共不到半個時辰,但吳宗睿的話語,震撼了所有人,包括廖文儒和劉寧等人,在他們的心目之中,服從吳宗睿是最高的認識,其他方麵沒有考慮那麽多,現如今,這些認識逐漸的開始清晰,他們有了具體的目標,知道應該怎麽做了。

  講武堂授課之人中,曾永忠的作用不同於一般,信仰、訓條和準則,吳宗睿和曾永忠一同商議,足足用了五天左右的時間,才逐條明確下來,而主要的課程,則由曾永忠親自講授。

  吳宗睿同樣會授課,接下來他的授課,就;偏向於如何作戰方麵,畢竟有些話語,吳宗睿自己不好說,曾永忠才能夠直接說出來。

  登萊新軍講武堂的成立,在吳宗睿看來,屬於一個裏程碑,隨著課程的不斷展開,相信登萊新軍的各級軍官,腦海之中模糊的思緒將要逐漸的理清楚,隨著登萊新軍從裏到外開始真正的強大起來,吳宗睿距離奮鬥的目標,也將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