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3      字數:3298
  .,

  “入口之戰”四個字出現在吳宗睿的腦海裏麵。

  喬明俊火速呈送的情報擺在桌上。

  四月底,皇太極為了征服漠南蒙古,親率大軍出擊,第二次西征察哈爾。

  皇太極親征察哈爾,大軍路過的地方,靠近宣府和大同等地,三邊總督洪承疇,本來是準備率領大軍參與征伐流寇之戰鬥,得知消息和情報之後,被迫領軍火速趕赴宣府和大同等地戒備,防止後金韃子趁機進入關內劫掠。

  羅典明呈送的情報,也放在桌上,陳奇瑜率領陝西、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廣等地抽調的大軍,開始剿滅流寇,已經取得大小近十次戰鬥的勝利,流寇被迫步步撤離,不斷的收縮兵力,其中闖王高迎祥、闖將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以及老回回馬守應等幾路主要的流寇,逐漸朝著山西境內撤離,有了融合為一體的跡象。

  陳奇瑜就是想著讓幾路主要的流寇融合為一體,那樣朝廷大軍更加易於剿滅。

  羅典明對陳奇瑜此番剿滅流寇的戰鬥,做出了分析,認為流寇難以應對,可能被徹底剿滅,羅典明已經命令近十名潛伏在流寇隊伍之中的軍士回撤,趕赴開封府城,其餘十來人也要加強戒備,情況不對立刻撤離。

  車廂峽之戰,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開始,本可以名垂千古的陳奇瑜,因為麾下將領愛財,喪失了徹底剿滅流寇的機會,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據史料記載,被圍困在車廂峽之中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和馬守應等人,被逼無奈的情況之下,以每個軍士五十兩白銀、共計近兩百萬兩白銀的代價,拉攏陳奇瑜麾下的主要將領,讓陳奇瑜同意其投降和歸順。

  陳奇瑜本人不愛財,或許是因為驕傲,認為流寇不堪一擊,或許是因為仁慈,不願意斬殺圍困在車廂峽的近四萬血肉之軀,同意了流寇詐降,失去了名垂千古的機會。

  車廂峽之戰,對於吳宗睿的影響不是很大,至少目前的情形之下,沒有什麽直接的關係,但是入口之戰,對於吳宗睿來說,有著直接的影響。

  穿越之初,吳宗睿的想法很明確,一邊不斷的壯大自身的實力,一邊坐看大明王朝在後金韃子和流寇的輪番圍攻之下轟然倒塌,爾後他坐收漁翁之利,不過穿越七年時間,他的這種想法,已經完全改變。

  有所失才會有所得,一味的隱藏實力,坐山觀虎鬥,短時間之內,或許真的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時間長了,麾下的將領怎麽看,曾永忠等人怎麽看,史可法和盧發軒等人怎麽看,要知道長時間做縮頭烏龜,最終可能真的成為了縮頭烏龜,失去人心的同時,也會讓軍士失去鬥誌和戰鬥力。

  所以,麵對此次的入口之戰,吳宗睿必須要有所行動。

  皇太極和後金的主要目標不是針對宣大之地,也不是針對大明關內的,隻不過在徹底打敗察哈爾、征服漠南蒙古之後,回來的路上,順便攻入了大同和宣府等地,在山西和北直隸一帶私掠達到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搶劫了足夠的錢財和人口之後,最終回到了遼東。

  入口之戰再一次讓京城戒嚴,北方處於風聲鶴唳的情形之中。

  登萊新軍駐紮皮島、旅順和金州等地,按說入口之戰,與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就算是不出擊,也不會遭受皇上與朝廷的責罰,但吳宗睿認為,皇太極和後金過於的狂妄,而且導致北方很多地方赤地千裏,百姓家破人亡,損失慘重,如此情況之下,登萊新軍若是坐視不理,說不過去,吳宗睿會良心不安。

  皇太極親率大軍作戰,其主力盡數出擊,遼東方向的防禦必定空虛,撐著遼東空虛的機會進擊,一定能夠取得重大的勝利。

  其實皇太極領兵大舉進攻漠南蒙古的時刻,就是最好的機會,如果登萊新兵這個時候出擊,進攻廣寧、複州、耀州、蓋州和海州,甚至威脅到鞍山和遼陽等地,一定會皇太極陣腳大亂,被迫回兵馳援,護衛盛京的安全。

  不過吳宗睿不會這個時候出擊,也不能夠這個時候出擊。

  後金大致進攻漠南蒙古的消息,身在登州的吳宗睿,是不可能知曉情況的,更不用說後金韃子控製的遼東抵禦防禦空虛,如果選擇這個時候發起進攻,就算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緊接著就是皇上與朝廷的懷疑。

  真的出現那樣的局麵,吳宗睿無法解釋。

  唯有皇太極率領的後金韃子入關作戰,在宣大、山西以及北直隸一帶肆虐的時候,才是登萊新兵出擊的最好時刻。

  當然,暫時不出動,不意味著什麽都不做。

  這個時候的情報工作,至關重要。

  。。。

  廖文儒進入了廂房。

  吳宗睿一臉嚴肅。

  “文儒,今日之內,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命令駐紮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的羅典召、羅典勇和秦大龍,做好一切準備,等候命令,隨時準備出擊,駐紮這些地方的軍官軍士,取消所有休假,留在軍營之中。”

  “第二件事情,命令牛犇,想盡一切辦法,進入到廣寧和複州等地,探查到廣寧、複州、海州、耀州和蓋州等地的情形,越詳細越好。”

  “第三件事情,登萊之地,包括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嚴密封鎖情報,決不能讓登萊新軍任何的消息泄露出去,非常時期,若是發現可疑情況,可以先斬後奏。”

  。。。

  半個時辰之後,廖文儒回到了廂房。

  還沒有等到廖文儒開口,吳宗睿開口了。

  “文儒,事情全部都做好了吧。”

  “大哥,全部按照您的命令做了,旅順島三天時間能夠接到命令,金州需要四天時間,皮島大約需要五天時間。。。”

  “那就好,你還有什麽事情嗎,是不是建議登萊新軍不要發起如此大規模的戰鬥。”

  “這個,大哥,我真的有這樣的想法,後金韃子征伐漠南蒙古,我以為登萊新軍不需要發起對複州等地的進攻。。。”

  廖文儒沒有說出來理由,吳宗睿也不會追問。

  “文儒,登萊新軍很長時間沒有遭遇過戰鬥了,特別是來到登州和萊州之後,安逸的時間太長了,他們必須要出去廝殺,當然,我不會讓他們白白的流血,皇太極率領的大軍,正在漠南蒙古征伐,這個時候,登萊新軍自然不會出擊。”

  “一旦皇太極率領大軍進入關內作戰,影響到北方和中原等地的穩定,登萊新軍必須要出擊,要打的後金韃子不敢輕舉妄動。”

  廖文儒臉色有些發白,看著吳宗睿,有些遲疑的開口了。

  “大哥,皇太極和後金韃子的目標是漠南蒙古,難道他們會對宣大、山西和北直隸一帶發起進攻嗎,我覺得可能性不是很大啊。”

  吳宗睿臉上浮現一絲冷笑的神情。

  “皇太極此人,內心的傲氣絕不一般,上次派遣大軍,企圖占據旅順島和金州等地,遭遇到失敗,內心一定是不舒服的,後金水師力量孱弱,歸順後金韃子的尚可喜,上次戰鬥遭遇重創,導致皇太極無法再次進攻旅順島和金州等地,眼睜睜看著登萊新軍占據了旅順島、金州以及皮島等地,這次,他親自領軍進攻漠南蒙古,回來的時候,會經過宣府和大同等地,豈會放過入關廝殺劫掠的機會。”

  廖文儒看著吳宗睿,用力的點頭。

  “大哥,我明白了,您放心,不僅僅是駐守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的登萊新軍要做好一切準備,駐守登州和萊州的新軍軍士,也要做好準備。。。”

  吳宗睿微微一笑。

  “不用,登州新軍和萊州新軍,新進入的軍士比較多,還是以強化訓練為主,盡快提升他們的戰鬥力,駐守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的軍士,大都有作戰的經驗,而且他們的兵力已經擴充到一萬五千人的規模,戰鬥力足夠了。”

  “朝廷大軍畏懼後金韃子,登萊新軍可不會畏懼後金韃子,這一次,我們就是要狠狠的收拾後金韃子,皇太極領兵屢次進入關內劫掠,這次我們就讓皇太極和後金嚐嚐被劫掠的滋味,登萊新軍說過之處,不要給後金韃子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

  “能夠帶走的軍械、戰馬、錢財、糧食和人口,都不要留下,對於某些頑固的後金韃子,以及滿人權貴,不要留情,讓他們到地下去效忠皇太極和後金。”

  “火炮、騎兵和步卒聯合作戰的方式,登萊新軍軍士要熟練掌握,這次就是最好的鍛煉機會,一定要將戰術發揮到極致,特別是在攻打城池的時候,用火炮壓製守城的後金韃子,讓他們嚐嚐被無情轟炸的滋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的籌集事宜,現在就開始,一定要秘密進行,不可暴露。”

  。。。

  吳宗睿的神色平靜,其實他已經下定決心,一定會親自參與和指揮此次作戰。

  這一場戰鬥,對於登萊新軍來說,至關重要,後金韃子戰鬥力強悍,名氣早就流傳出去,登萊新軍軍士不可避免的存在畏懼的心裏,此番作戰,就要徹底打碎這種畏懼的心理,這對於登萊新軍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