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3      字數:3223
  .,

  登萊巡撫衙門,廂房。

  吳宗睿麵無表情,看著桌上的地圖,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京城的喬明俊傳遞來了重要的情報,旅順島的情報同樣也來了。

  皮島駐軍被全部殲滅,尚可喜歸順後金,導致遼東的局勢更加惡化,少量駐紮在遼東的後金韃子,更加的肆無忌憚,甚至在距離錦州城不足一裏地的範圍毫無忌憚的活動,遼東千裏肥沃的土地,悉數被後金韃子控製,遼東絕大部分的漢人,自然後金韃子直接控製,遼東邊軍全部都退縮到城池裏麵,自顧不暇。

  起源於陝西的流寇,活動的範圍更大,陝西、山西、河南與四川等地,已經被攪得無法安寧,湖光部分地方也遭受流寇的侵襲,導致地方的局勢大亂,地方官府無法穩定下來。

  可以說,皇上與朝廷遭遇到內外兩麵的夾擊,顧此失彼,不可能完全兼顧。

  更加要命的是,戶部的銀兩和糧草嚴重不足,包括皇宮的內庫,糧草和銀兩同樣不足。

  根據原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建議,朝廷征收了份額更高的遼餉,主要目的是用於剿滅遼東後金韃子、保持大明王朝的穩定,當年多征收白銀五百多萬兩,從一定程度上麵緩解了戶部銀兩缺乏的問題,可是卻引發了北方百姓農戶大規模的反彈,導致流寇蔓延的程度愈發的激烈,自崇禎五年開始,到崇禎六年,份額更高的遼餉一直都在征收,士大夫家族、鄉紳家族免去了賦稅,更多的賦稅攤牌在農戶和百姓的頭上,讓官民的矛盾更加激化。

  如此情況之下,皇上和朝廷想要徹底剿滅流寇,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時候,吳宗睿為崇禎皇帝朱由檢感覺到可悲,生長於皇宮之中,體驗到了皇權爭奪的激烈,卻不知曉民間的疾苦,登基的時候僅僅十七歲,遠未到心智成熟的時候,但是對於宮廷之中的爭鬥,駕輕就熟,如此才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魏忠賢。

  遺憾的是,朱由檢陷入到黨爭的旋渦之中,沒有看清楚黨爭的真想,相信東林黨人,結果被害的愈發的慘烈。

  當然,朱由檢自身的缺陷,也在激烈動蕩的局勢之中表露無疑,因為生長在皇宮之中,親眼見證了權力爭鬥的殘酷和無情,甚至險些遭遇到魏忠賢等人的暗算,朱由檢變得多疑和猜忌,心思愈發的狹隘,相信某個人恨不得脫掉褲子與對方分享,不相信的時候,恨不得滅掉對方的九族,這種狹隘的認識和想法,也讓滿朝文武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無所適從。

  吳宗睿一直都認為,東林黨人是大明王朝覆滅的直接凶手,或許他的這個認識,會遭遇到狠多的反駁,但吳宗睿依舊堅持,不會改變,東林黨人,說到底就是一幫不得誌的士大夫家族的文人組成的集團,從成立之初的出發點,就是謀求自身的利益,希望自身的抱負得到施展,他們的某些變革措施,應該是正確的,符合潮流的,如果實施,對於大明王朝是有利的,可是東林黨人骨子裏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在大明王朝即將覆滅的時候,東林黨人捂緊了口袋,不願意掏出一分錢,而且他們維護南方商賈和士大夫家族的利益,將所有田賦加到百姓和農戶的頭上,導致農戶無法承受,導致流寇肆虐。

  僅僅是為了自身利益,還說得過去,偏偏很多的東林黨人,骨頭也是軟的,大明王朝覆滅之後,明末東林黨魁錢謙益,先是歸順流寇李自成,爾後歸順大清,將東林黨人醜陋的嘴臉暴露無遺。

  “先生,後金韃子進攻旅順島,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著掌控渤海灣,徹底阻斷登萊之地與遼東的聯係,當初皇太極費盡心思,徹底剿滅皮島駐紮的明軍,其目的也就是如此,尚可喜歸順皇太極,我想皇太極一定是欣喜若狂,覺得皮島和旅順的威脅徹底消除,可惜的是,登州新軍進駐旅順島,讓皇太極的設想落空,如此情況之下,皇太極必定會傾盡全力,占據旅順島和金州等地,穩定後方。。。”

  吳宗睿說完,曾永忠馬上開口了。

  “大人是不是擔心,皇太極會傾盡全力拿下旅順島。”

  “怎麽,先生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的確,我認為,皇太極不可能傾盡全力進攻旅順島,從後金韃子兵力駐紮的情況來看,其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是駐紮在沈陽、遼陽、撫順以及廣寧一帶的,如此短促的時間,皇太極不可能調集大量的兵力進攻旅順島,再說了,皇太極重點關注的地方,還是遼東和關寧錦防線,並未集中在皮島和旅順島等地。”

  吳宗睿看了看地圖,微微點頭,這一點他也是明白的。

  “先生說的是,我也是這樣看的,隻是皇太極費盡心思剿滅了駐紮在皮島的明軍,加之尚可喜歸順,皇太極一定認為,渤海灣方向,已經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而且後金韃子占據了旅順島和金州等地,必定對登萊之地形成巨大的威脅,讓登萊之地的明軍無法馳援遼東,這等的局勢,對於皇太極和後金來說,是及其有利的。。。”

  曾永忠臉上帶著微笑,不緊不慢開口了。

  “大人換位思考,以己度人,不能說這等的想法是錯誤的,不過我認為,皇太極遠沒有大人如此的深謀遠慮,皇太極考慮皮島和旅順島的局麵,隻是從穩定後方的角度出發,並未想到從旅順島等地發起對我大明的進攻,從這一點出發,皇太極就不可能傾盡全力進攻旅順島和皮島等地。”

  “當初皇太極派遣精銳軍士,進攻皮島,是想著一勞永逸,徹底消除後方的隱患,皮島駐軍被全部殲滅,按說皇太極應該要派遣部分的軍士駐紮在皮島,徹底控製皮島,可惜皇太極毀掉了皮島的一切,讓其成為不折不扣的荒島,由此就看出了皇太極的短視。”

  。。。

  吳宗睿微微歎了一口氣。

  “先生,不能說皇太極是短視,隻是皮島和旅順島不是皇太極關注的重點地方,我想,皇太極傾盡全力穩定了後方,徹底剿滅了皮島駐紮的軍隊,旅順島的尚可喜歸順,讓皇太極認為,其後方已經沒有任何的隱患。”

  “登州新軍迅速占據旅順島,無異於給皇太極狠狠的一記耳光,且不說皇太極是不是重視皮島和旅順等地,就從顏麵上麵來說,皇太極也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我料定,皇太極一定會派遣大量的軍士,進攻旅順島,作戰取勝之後,其派遣的軍士會駐紮在旅順島和金州等地。”

  “此戰並非是皇太極為了戰略目的作戰而是皇太極為了顏麵作戰。”

  “如此情況之下,羅典召和牛犇等人,必定會遭遇到淩厲的進攻。”

  。。。

  曾永忠看著吳宗睿,好半天才開口說話。

  “大人極力避免與後金韃子發生直接的衝突,是不是考慮到隱藏實力,不被皇上和朝廷察覺。”

  吳宗睿點點頭,沒有開口說話。

  “我以為,大人這等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登萊之地,有錦衣衛時刻關注,雖然錦衣衛的觸角無法伸到軍營之中,可他們也能夠從地方上發生的變化,察覺很多的事情,大人將主要的兵力分散到皮島、旅順和金州等地,選擇完全正確,可若是總想著隱藏實力,怕是會引發皇上和朝廷更多的猜忌。”

  吳宗睿皺著眉頭,看著曾永忠開口了。

  “登萊新軍的力量還不夠,這一點先生也是知曉的,不管登萊之地如何的繁華,不管朝廷是不是關注登萊之地,但新軍的力量暫時不能暴露,否則想要留在登州和萊州等地,是不大可能的,皇上若是讓我領兵作戰,還好說一些,如果準備分解登萊新兵,衝突必定爆發。”

  曾永忠沉默了,這一點他當然想到了。

  “先生是怎麽想的,盡管說出來就是了。”

  “大人,我覺得,總是回避肯定不行,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車到山前必有路,辦法總是有的,既然登萊新軍已經逐漸壯大了,不僅僅是皇上和朝廷會注意,後金皇太極也會注意,若是登萊新軍能夠從中想到應對的辦法,才是正道,登萊新軍日後也才能夠更快的發展。”

  吳宗睿猛地站起身來,仰天長歎一聲。

  “先生說的是,我總是考慮到不利的方麵,卻沒有想著很好的應對,這是我的不是,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就算是沒有後金韃子進攻旅順島,皇上和朝廷也會注意到登萊新軍,與其如此,還不如放手一搏,或許就為登萊新軍找到了一條發展之路。”

  。。。

  曾永忠離開了廂房。

  吳宗睿依舊看著桌上的地圖。

  不過是崇禎六年的十月,吳宗睿還不想和後金韃子發生大規模的衝突,可是他忽略了一點,既然穿越了,既然準備改變曆史,那麽曆史的路線,就不會按照以前的軌跡前行了。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勇敢麵對,想好應對的辦法,才是如今應該選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