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3-13 19:53      字數:3223
  .,

  得益於府州縣衙門的監督和催促,僅僅十天左右的時間,秋收進入了尾聲。

  總體來說,今年是一個豐收年,風調雨順,沒有遭受到任何大的天災,農戶收獲的糧食,足夠維持今年以及來年的生活,府州縣衙門也從租賃的土地之中,收獲到足夠的糧食。

  隨著秋收的基本結束,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登萊之地官府和新軍之中傳開,都督同知、萊州總兵楊禦蕃,被從京城而來的錦衣衛抓獲,直接押解到京城去,兵部同時下了敕書,登州新軍遊擊將軍廖文儒出任登州新軍參將,管轄駐紮登州新軍的所有事宜,登州新軍遊擊將軍劉寧出任萊州新軍參將,管轄駐紮萊州新軍的所有事宜。

  巡撫衙門,廂房。

  吳宗睿臉上的神色頗為平靜,看著坐在對麵的曾永忠開口了。

  “先生,錦衣衛將楊禦蕃被押解到京城,卻沒有懲戒參與鬧事的其他軍士,你怎麽看。”

  曾永忠臉上帶著意思滿意的笑容。

  “大人,皇上和朝廷完全采納了您的彈劾奏折,我認為他們是寧可信其有,如果皇上對楊禦蕃謀反的事情表示懷疑,一定會將那些參與叛亂的軍士同時押解到京城,認真核對情況之後,再行做出判斷,沒有直接懲戒那些動手的軍士,而是交由巡撫衙門處置,就說明皇上和朝廷不準備核實情況,要直接處置楊禦蕃。”

  “大人,我也沒有預料到,登萊兵變在皇上的心中存在如此巨大的陰影,這大概是北邊軍士嘩變太多,好多嘩變的軍士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讓流寇開始四處蔓延,讓皇上警惕和心疼吧,要說皇上完全相信你,可能性不是很大,兵部的敕書應該是權宜之計。”

  “北邊有後金韃子虎視眈眈,中原有流寇四處劫掠,這樣的局勢,換做誰都煩心,皇上也是一樣,皇上登基不足七年的時間,當初勵精圖治,雄心勃勃,朝野震動,原以為局勢會好轉起來,誰知道是這樣的情形。”

  “楊禦蕃的運氣很不好,偏偏撞到如此的局麵,當初楊禦蕃拚盡全力守衛萊州府城,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讚譽,被敕封為從一品的都督同知,這是天大的恩賜,誰知道楊禦蕃不知道感激,卻想著掌控更多的權力,居然有造反的跡象,皇上麵對如此的情形,暴怒之下,必定是嚴懲,哪裏還會去詢問什麽理由。”

  。。。

  曾永忠已經逐漸顯露其能力。

  情報司的絕大部分情報,吳宗睿都會給曾永忠看,讓其做出分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曾永忠往往能夠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由此,曾永忠成為了吳宗睿最為倚重的謀士。

  “先生,登萊之地恐怕難以像以前那麽平靜了。”

  吳宗睿微微歎氣,無可奈何說出了內心的擔憂。

  曾永忠臉上依舊帶著笑容,不慌不忙開口。

  “大人,這很正常,登萊之地的情形,一定會有人稟報給皇上和朝廷,原來皇上和朝廷視登萊之地為不毛之地,不會關注,可以說,皇上和朝廷對於皮島的重視,超過了登萊之地,皮島總兵黃龍,本屬於登萊巡撫衙門節製,可皮島的軍餉糧草,由天津港直接運送,巡撫衙門沒有插手,更無權過問,現在不一樣了,兵部和戶部的敕書明確了,皮島的軍餉糧草,由巡撫衙門負責運送過去。”

  “最為關鍵的不在於此,我以為皇上已經決定,要恢複登州和萊州為軍事重鎮,和以前不同的是,皇上不會拿出軍餉和糧草,一切都需要巡撫衙門想辦法解決,若是大人向朝廷伸手,戶部不會撥付錢糧,倒是會繼續免去登萊之地的田賦。”

  “皇上和朝廷想的很好,不出錢還要維持登州和萊州軍事重鎮的地位,試問誰願意這樣做,怕也就是想著大人年輕,大人的彈劾奏折舉薦廖將軍和劉將軍的奏折,皇上和朝廷全數采納,未嚐不是想著穩住大人,讓大人繼續為朝廷維持登萊之地的情形。”

  “所以說,大人不必過於的擔心,我想皇上和朝廷還沒有足夠重視登萊之地,他們僅僅是想著穩住登萊之地,讓大人穩住皮島的局勢,現如今流寇作亂,我想皇上和朝廷關注的重點,還是在中原各地流竄的流寇。”

  。。。

  吳宗睿不得不佩服曾永忠的分析能力,他是穿越之人,對於曆史的走向頗為清楚,可曾永忠就不一樣了,完全靠著自身的領悟能力,做出對於當前局勢的所有判斷和分析。

  難怪曾永忠當初能夠成為熊廷弼的幕僚。

  “先生說的不錯,依我看,我們要趁著皇上和朝廷尚不是特別關注登萊之地的機會,繼續擴充登州新軍和萊州新軍的規模,我的考慮是,今年年內登萊之地的總兵力擴充到兩萬人,至於說衛所駐軍和皮島的駐軍,暫時不用去關心,也不去幹涉他們的任何事宜,這些軍隊沒有什麽戰鬥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吳宗睿剛剛說完,曾永忠再次的搖頭。

  “大人,登萊之地衛所軍隊可以不管,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威海衛等十多個衛所,總兵力不足萬人,沒有什麽戰鬥力,但是皮島的駐軍,大人必須要管,兵部將皮島駐軍的軍餉和糧草改由登州運送至皮島,就是要求巡撫衙門負責皮島駐軍的事宜,這一定是皇上同意的,如果大人對於皮島駐軍不聞不問,怕是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吳宗睿皺了皺眉,不是他不想管皮島的駐軍,而是鞭長莫及,再說了,皮島駐軍軍官的任免,兵部直接管轄,登萊巡撫壓根插不上手,皮島駐軍的軍餉和糧草,也是兵部和戶部直接提供,如此情況之下,皮島總兵黃龍憑什麽聽巡撫衙門的。

  現在,兵部想著將皮島駐軍的糧草和軍餉交由登萊巡撫衙門管理,這絕不是什麽好心,恐怕從這個時候開始,皮島駐軍的糧草和軍餉,大都需要巡撫衙門想辦法籌集了。

  再說了,皮島駐軍頻繁的嘩變,皇上和朝廷早就不耐煩了。

  “先生認為,巡撫衙門該如何管束皮島駐軍。”

  曾永忠站起身來,對著吳宗睿稽首行禮,慌得吳宗睿連忙站起身來。

  “先生這是何意,有話直說就是了。”

  “大人既然如此說了,那我就直言不諱了。”

  曾永忠依舊沒有坐下。

  “登州和萊州的新軍,規模擴大,必定引發皇上和朝廷的關注,若是兵部到時候提出什麽要求,甚至是調離部分的新軍軍士,大人無法反駁,隻能夠照辦,這對於登州新軍和萊州新軍肯定是不利的,對於大人更是釜底抽薪之舉,這樣的情況太多,當年我朝最為犀利的戚家軍,也險些被肢解。”

  “如何避免此等的情形出現,我認為,需要分兵。”

  “皮島是一處最佳的分兵之地,其次是旅順。”

  “皮島的駐軍,從現在開始,由巡撫衙門節製,旅順駐軍同樣如此,大人可以想辦法,往皮島和旅順分兵,分散兵力,這樣就能夠緩解皇上和朝廷的注意力。”

  “當然,分兵也不是嘴上說說那麽簡單,前往皮島和旅順等地的軍士,必須要掌控兩地的局勢,絕對服從巡撫衙門的調遣,我說的直接一些,沒有巡撫衙門下達的命令,就算是兵部的敕書,他們也不會遵照執行。”

  “大人,皇上和朝廷已經開始注意登萊之地,盡管他們還沒有著重關注這裏,可我相信這一天不久了,今年的秋收形勢很好,已經開始有大量的農戶往登萊之地再次遷移,到了年底,登萊之地的人口,怕是會超過百萬。”

  “未雨綢繆是必須的,大人肯定是想到了這一點,我不過是多嘴提醒。。。”

  。。。

  吳宗睿還真的沒有清晰的思路,隻是有模糊的想法,他分兵的地點,主要不是皮島,旅順是需要分兵前去的,其次就是永寧和複州等地,登州新軍和萊州新軍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就要渡過渤海灣,拿下永寧和複州等地,在這一帶防禦後金韃子,為登萊之地的發展創造出來更好的環境。

  後金水師力量孱弱,連一個區區的皮島,都無法拿下,可是隨著遼東之地歸順後金皇太極的漢軍越來越多,後金水師的力量必定增強,那個時候,他們一定想著拿下皮島和旅順等地,登州和萊州就要遭受到嚴重的威脅。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曾永忠的話語,撥開了吳宗睿的思路。

  如果拿下永寧和複州等地,會引發後金韃子瘋狂的反擊,更會引起皇上和朝廷的高度關注,適得其反,如果分兵皮島和旅順等地,則順理成章,隻要小心的處理,不會引發任何的問題。

  吳宗睿抱拳,對著曾永忠開口了。

  “先生的提醒太關鍵了,受我一拜。。。”

  曾永忠快速走上前來,抬手撐住吳宗睿的胳膊。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這都是我應該要做的事情,若是不能為大人出謀劃策,我無顏麵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