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5-22 19:09      字數:3293
  沈陽,大政殿,暖房。

  攝政王多爾袞看著跪在地上的斥候,臉色鐵青。

  “我問你,索尼、鼇拜、譚泰和圖賴等人是幹什麽吃的,鑲黃旗駐紮在鐵嶺,監控開原、撫順、薩爾滸和鎮北關的所有情形,為什麽突然會有數萬的登萊新軍軍士占領了鎮北關,索尼他們不知道犯下了多大的過錯嗎。。。”

  跪在地上的斥候,壓根不敢開口說話,他也就是鑲黃旗的一名斥候,專門前往沈陽來稟報軍情,其餘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不過鎮北關方向突然出現登萊新軍軍士,這一點斥候還是知曉的,記得當時將軍情稟報給索尼和鼇拜等人之後,氣氛瞬間出現變化。

  多爾袞大約也知道,在斥候的麵前發脾氣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對著斥候揮揮手,多爾袞冷言開口了。

  “你回去告訴索尼等人,等著接受朝廷的懲戒,不過在這之前,他們務必偵查清楚,鎮北關到底有多少登萊新軍軍士,是什麽時候抵達鎮北關的,我就不相信,登萊新軍的軍士是飛過去的,要是調查不清楚,我就要他們的項上人頭。。。”

  斥候灰溜溜離開之後,多爾袞坐不住了,他走到了地圖麵前,詳細的看著地圖,身體時不時的顫抖。

  皇宮侍衛進入暖房,多爾袞頭也不回的開口了。

  “去請多鐸、阿濟格到暖房來,不,還要請代善到暖房來,就說有緊急軍情,讓他們不要耽誤時間,事關我大清國的生死存亡。。。”

  。。。

  多爾袞沒有想到,最先來到暖房的居然是禮親王代善。

  多鐸和阿濟格並排進入暖房的時候,正準備開口說話,看見了端坐在一邊的代善,兩人都有些吃驚,自覺的閉嘴了。

  多爾袞已經管不到那麽多了,拿起了桌案上麵的文書。

  “鑲黃旗斥候剛剛來稟報,鎮北關發現了大量的登萊新軍軍士,具體有多少人還不是很清楚,登萊新軍軍士已經在鎮北關一帶構築了防禦工事。。。”

  代善、多鐸和阿濟格都愣住了。

  多鐸站起身來,想著開口罵人,不過看了看身邊的代善,默默的坐下了。

  閉著眼睛的代善,驀地睜開了眼睛,看著多爾袞開口了。

  “攝政王,鑲黃旗駐紮在鐵嶺,事先什麽都不知情嗎,他們究竟在幹什麽,我記得鑲黃旗的鼇拜,也是一員虎將啊,他的眼睛和耳朵到什麽地方去了。。。”

  多爾袞看著代善,歎了一口氣之後開口了。

  “二哥,不僅僅是鼇拜,正黃旗的索尼、譚泰和圖賴,悉數都前往鐵嶺了。。。”

  代善的臉上閃過一絲的陰霾,很快消失,索尼、鼇拜、譚泰和圖賴等人,是皇太極的心腹,當年皇太極病逝之後,這些人是全力支持豪格繼承皇位的,他們險些與多爾袞等人發生正麵的衝突,後來皇太後與諸多親王商議,決定讓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索尼等人又轉頭堅決支持福臨,揚言有人若是威脅到皇上,他們不惜死拚到底。

  多爾袞盡管掌控了大清國,有了足夠大的權力,但不敢對索尼和鼇拜等人動手,畢竟正黃旗和鑲黃旗代表了皇上和皇權,除非多爾袞想著篡位,否則他對正黃旗和鑲黃旗動手,就表示了造反。

  可能是這個原因,在鑲黃旗調遣到鐵嶺的時候,正黃旗的幾個主要軍官索尼、譚泰和圖賴,都前往鐵嶺去了,如此留守沈陽的正黃旗,相對好掌控一些。

  多爾袞說完之後,代善沒有馬上開口,而是站起身來,走到了地圖的前麵,仔細看看。

  “大吳朝廷的皇帝吳宗睿,大明的薊遼督師,此人的胃口好大啊,居然敢於派遣大量的登萊新軍前往鎮北關,這豈不是想著將我八旗軍全數包圍嗎,有膽量,有氣魄,可惜他太小看我八旗軍將士了。。。”

  多爾袞看了看多鐸和阿濟格等人,走到了代善的旁邊。

  “二哥說的是,這一次大吳朝廷的皇帝吳宗睿,顯然是想著滅掉我大清國,不過他恐怕沒有想到,濟爾哈朗駐守遼陽,派遣漢軍突襲了西平堡,搶奪了不少的錢糧,徹底毀掉了西平堡,導致遼東的局勢動蕩,圍困遼陽的登萊新軍全數後撤。。。”

  代善扭頭看了看多爾袞。

  “攝政王說的是,不過濟爾哈朗後來的命令不咋地,漢軍既然獲得了勝利,達到了目的,回撤之後,就要迅速前往鞍山或者是遼陽,為什麽要發起對圍困遼陽登萊新軍的進攻,這就是找死,我們有些滿人,看不慣漢人,看不慣漢軍,就算是漢八旗軍士死光了,他們都覺得無所謂,作戰的時候,怎麽能夠有這些想法,漢八旗也是八旗軍,也是我們的重要力量,如果我們如此的輕視漢軍,先皇當年何必組建漢八旗。。。”

  代善的語氣頗為柔和,不過坐在一邊的多鐸和阿濟格,臉色微微有些紅了。

  多鐸的確囂張,有些時候在多爾袞麵前說話都不顧忌,當年在皇太極麵前說話也是大大咧咧的,不過在代善的麵前,他還是有些收斂的,一來代善的資格太老了,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曾經做過太子,要不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原因,早就是大清國的皇帝,二來代善有著充足的實力,麾下有正紅旗和鑲紅旗兩起,單獨比較起來,多爾袞和多鐸都比不上,如果代善轉而全麵支持皇上,多爾袞的力量勢必遭受沉重打擊,三來代善的年紀大很多,代善兒子的年齡都比多鐸要大。

  多爾袞的認識,與代善差不多,他畢竟是攝政王,看問題的高度不一樣。

  “二哥說的是,我已經給濟爾哈朗寫信了,專門說了這件事情,駐守遼陽的不少軍官,居然提議讓漢軍在外圍繼續進攻登萊新軍,還好二哥麾下的都統葉臣站出來說了公道話,說是讓漢軍繼續在外圍襲擊登萊新軍,結局就是全軍覆沒,甚至可能逼迫漢軍歸順登萊新軍,濟爾哈朗聽從了葉臣的建議,決定讓漢軍進入遼陽城,與滿八旗和蒙八旗一道守衛遼陽城。”

  代善笑了笑,他清楚,葉臣說的話,起不到決定性作用,一個區區正紅旗的都統,怎麽可能決定這麽大的事情,一方麵是濟爾哈朗本人就有這樣的看法,葉臣不過是站出來幫忙說說話,另外一方麵,多爾袞在遼陽安插有眼線,知曉那裏的所有情況,多爾袞寫去的信函,也促使濟爾哈朗下定了決心。

  “哦,這個葉臣,我是知道的,曾經得到了先皇的器重,幫著我打理了一段時間的旗務,年級有些大了,好像年過六十了吧,這人有些本事,不過有些自負,遇見事情不知道轉彎,也就適合在戰場上衝殺,不適合做文官。。。”

  多爾袞點點頭,臉上略微露出焦急的神情,這個時候他哪裏有心事和代善探討葉臣的為人和本事,直插鎮北關的登萊新軍,是大清國的一根刺,時刻都要戳向心髒的。

  “二哥,今日請您來,就是商議一下如何解決鎮北關駐紮的登萊新軍,這個鎮北關,我有一些印象,不是很大,當年的薩爾滸之戰結束,鎮北關就被我大清國徹底放棄了,爾後八旗軍的主力都是南進,也不可能去關注鎮北關,這次朝廷派遣鑲黃旗前往鐵嶺,關注的重點也不是鎮北關,一來這鎮北關距離開原城七十裏地,路途遙遠,二來鎮北關已經徹底荒蕪,在這裏駐紮軍隊糧食運送難度很大,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大吳朝廷居然盯住了鎮北關,派遣登萊新軍占據了鎮北關,此舉對我大清國的威脅太大了啊。。。”

  代善閉上眼睛,顯然是在沉思,這麽大的事情,他也不可能隨便開口。

  多鐸忍不住了,站起身來。

  “攝政王,我願意率領鑲白旗的將士,前往鎮北關,徹底剿滅登萊新軍,消除我大清國的隱患,還請攝政王準許。。。”

  阿濟格也站起身來,抱拳準備開口。

  多爾袞揮揮手,製止了阿濟格,扭頭看向了代善。

  代善睜開了眼睛。

  “豫親王的勇氣可嘉,我很佩服,不過當下的關鍵,還不是鎮北關,如果我們不能夠及時解決遼陽的問題,就無法徹底解決鎮北關的問題。。。”

  多爾袞臉上浮現一絲笑容,代善的想法與他的高度吻合。

  代善看了看多爾袞,繼續說下去。

  “斥候稟報,進擊我大清國的登萊新軍總兵力三十萬左右,其中少量的兵力駐紮在遼東,其餘都渡過了遼河,我們暫且算二十五萬人吧,假定其中有五萬人前往鎮北關,還有二十萬人,這二十萬人盯著遼陽和鞍山,漢軍與登萊新軍已經有交鋒,陳述登萊新軍的火器非常的厲害,難以抵禦,這意味著我們守衛遼陽和鞍山的壓力很大。。。”

  “鎮北關的登萊新軍,與攻打遼陽的登萊新軍是相呼應的,對於我八旗軍來說,如果徹底打退了遼陽方向的登萊新軍,則鎮北關駐守的登萊新軍,必將落荒而逃。。。”

  多爾袞用力點頭。

  “二哥說的是,隻要遼陽方向解圍了,鎮北關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大吳皇帝吳宗睿的確厲害,敢於冒這麽大的風險,他排到鎮北關的登萊新軍,難道還想著撤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