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
作者:風中的失落      更新:2020-05-20 19:16      字數:3299
  將敬謹郡王尼堪和饒餘貝勒嶽東調到鞍山之後,濟爾哈朗啟用了鑲紅旗的都統葉臣。

  葉臣也是滿八旗的一員悍將,早先隸屬於鑲黃旗,皇太極繼位之後,得到了重用,為大清國十六臣之一,幫助代善打理鑲紅旗的旗務,皇太極駕崩之後,旗主代善急流勇退,不理朝中事宜,葉臣的一腔抱負無處施展,鬱悶了很長的時間。

  葉臣是從鑲黃旗出來的,被打上皇家印記,自然得不到攝政王多爾袞的青睞,加上年級大了,不願意去巴結他人,所以日子一直過得不溫不火,沒有得到重視,也無法得到提拔。

  這一次跟隨濟爾哈朗來到遼陽,葉臣憋了一股火,期盼在戰鬥之中立下功勞,用勝利來證明自身的能力,也讓那些習慣於攀附多爾袞的滿人軍官好好看看。

  應該說,葉臣是滿人權貴之後少有的明辨是非之人,一心想著大清國發展壯大,對於滿人權貴之中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勢的行為看不慣,也堅決不參與其中。

  按說葉臣已經六十一歲了,年齡偏大了,難以得到濟爾哈朗的重視,不過葉臣做事情專注,有一股子的狠勁,也許是這種氣勢引發了濟爾哈朗的注意,所以在尼堪和嶽東離開遼陽之後,濟爾哈朗點名讓葉臣擔任自己的副手。

  得到濟爾哈朗的重視,葉臣自然是欣喜若狂,做事情也是盡心盡力,遼陽城內的布防調整、軍士的巡邏、約束八旗軍軍士的行為、善待遼陽城內百姓等等事宜,都做的很好,讓濟爾哈朗很是放心。

  一般情況之下,城內的大小事宜都是葉臣代表濟爾哈朗處置,除非是特別重大的事宜,需要濟爾哈朗親自做出決斷,不過這樣的事情暫時沒有出現,所以葉臣也很少見到濟爾哈朗。

  葉臣署理軍務的地方,就在濟爾哈朗臨時行營的旁邊,是一間僅有前院的小院落,每天進入這個院落的人不少,其中一些官職比葉臣高的滿人軍官,也要到這裏來稟報,等候葉臣下達命令,葉臣在這裏署理軍務,也在這裏吃飯睡覺。

  葉臣限製城內滿八旗軍士的囂張行徑,引發了一些滿人軍官的不滿。

  其實善待漢人,盡力維持遼陽城內的秩序,這個建議是饒餘貝勒嶽東提出來的,而且作為濟爾哈朗的左右手,嶽東利用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不遺餘力的推行,那些滿人權貴和滿人軍官,雖然有著很多的不滿,礙於嶽東的身份,不敢多說什麽,不過嶽東離開遼陽城,前往鞍山去了,滿人權貴和滿人軍官暗暗鬆了一口氣,以為他們可以出頭了。

  誰知道葉臣比嶽東做的更加的過火,包括滿人在城內購買東西不付錢這等的事情都要管,都要懲戒,這就讓諸多的滿人權貴和滿人軍官忍不住了,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遼東作戰,拋下了妻兒家人,一旦戰事爆發,能不能活命還是未知數,他們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麵,一切都是為了大清國,難不成他們在商鋪拿走一些東西不應該嗎。

  滿八旗作戰的規矩雖然有些變化,但有一條從來沒有變化,那就是勇者能夠得到更多的賞賜,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勇者是在戰鬥之中體現出來的,八旗軍軍士外出作戰,從來都沒有受到多少的限製,當年他們入關作戰的時候,燒殺劫掠,搶人搶錢,不管是指揮官,還是旗主都不會開口說什麽,而搶奪到的財物越多,越是證明自身有能力。

  想不到這一次來到遼陽作戰,處處都受到了限製。

  遼陽是大清國所屬的第二大城池,城內商賈林立,其中有不少漢人的商賈,更加關鍵的是,這裏是遼東互市的中轉之地,前往西平堡等地的商賈,大都在這裏有商鋪,時間長了,這裏的商貿超過了沈陽,成為大清國商賈最為繁華的地方。

  滿八旗軍官軍士不會對遼陽城內的滿人動手,可麵對漢人的時候,他們可不會客氣,不對那些看上去就煩心的漢人動手就不錯了,拿一些他們店鋪裏麵的東西算什麽。

  一些滿人軍官和滿人權貴頗為躁動,甚至在小院子裏麵發脾氣,可葉臣絲毫不為所動,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一旦發現有人強搶錢財和貨物,馬上就會派遣軍士前去處置,輕者責令退還貨物,重者還會被鞭打。

  僅僅一兩天的時間,葉臣處置的絕大部分都是這些事情,如果不是他及時的調整城內的防務,將自己麾下正紅旗的軍士安排在城內各處巡邏,怕是整個的遼陽城都亂了。

  葉臣懶得去給那些鬧事的滿人軍官解釋,他認為這些人就是鼠目寸光,八旗軍務必要死守遼陽城,以保證沈陽的安全,如果登萊新軍還沒有開始進攻,城內就亂做一鍋粥,真正等到登萊新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恐怕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都會出現。

  葉臣對漢人也沒有什麽好的印象,朝中的範文程和寧完我等人遭遇到懲戒的時候,葉臣大力支持,他認為漢人都是狡詐的,暗地裏算計人是好的,正麵對決就認慫了,這樣的脾氣性格,決不能說是真正的漢子。

  所以說葉臣懲戒那些滿八旗的軍官軍士,其主要目的還是穩定遼陽城內的局勢。

  一名滿人軍官退出去了,葉臣伸伸腰,畢竟年紀大了,做事情有些力不從心,每天從早到晚都要處理各類的事情,還是有些勞累。

  一名軍士進入到房屋,葉臣連忙站起身來,他認識此人,是濟爾哈朗身邊的護衛。

  “都統大人,大帥有請。。。”

  護衛的臉上沒有什麽表情,這讓葉臣內心咯噔了一下,要知道這些護衛時刻都跟隨在濟爾哈朗的身邊,他們的態度,一定程度上麵就是濟爾哈朗的態度。

  站起身來,對著護衛抱拳之後,葉臣開口了。

  “請稍等,我這就去收拾,馬上前去見大帥。。。”

  護衛皺了皺眉頭,沒有開口說話,不過看態度明顯有些不耐煩。

  。。。

  進入廂房的時候,葉臣莫名的感覺到一種壓力,無他,進入臨時行營的時候,葉臣就沒有看見一張笑臉,行營裏麵的任何人看見他臉上都沒有多少的表情。

  濟爾哈朗進入廂房的時候,葉臣連忙站起身來行禮。

  “臣見過大帥。。。”

  濟爾哈朗擺擺手。

  “葉臣,你的年歲不小了,比我大了十多歲,我們奉命共同守衛遼陽城池,抵禦登萊新軍的進攻,你就不用如此的拘謹和多禮了。。。”

  葉臣有些感動,濟爾哈朗一句安慰的話語,於他就是莫大的支持。

  “大帥的囑托,臣記住了。”

  濟爾哈朗走到中間的主座,坐下之後,再次對著葉臣揮手。

  “坐下說話吧,這兩日的時間裏麵,我的事情有些多,沒有來得及和你見麵,今日有些事情,想著問問你,看看你是什麽想法。”

  準備坐下的葉臣,連忙對著濟爾哈朗抱拳。

  “大帥有什麽事情,臣實話實說,絕不隱瞞。。。”

  濟爾哈朗微微皺眉。

  “葉臣,不必如此緊張,我既然令你負責這城內所有的事宜,就是完全信任你,好了,今日有不少人到我這裏來訴說,說你對滿八旗的軍官軍士約束太嚴格了,你也知道,登萊新軍在城外虎視眈眈,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發起對遼陽城的進攻了,我們還要依靠這些軍士來拚命,守衛城池,如果對他們約束太過於嚴格,導致他們士氣低落,該當如何啊。。。”

  葉臣的心裏咯噔了一下,其實他非常敬重濟爾哈朗,作為大清國的攝政王,濟爾哈朗為了大清國,主動的退讓,不與多爾袞爭權,才讓大清國的大局穩定。

  濟爾哈朗一向溫和,剛剛說出來的話語,落地很重了,葉臣能夠聽出來。

  “大帥,臣約束滿八旗的軍官軍士,是不讓他們到商鋪去搶東西,臣以為,我滿八旗的軍士豁出性命守衛遼陽城,護衛我大清國,的確應該得到賞賜,不過遼陽城的穩定更加重要,臣暗地裏調查過了,遼陽城內的商賈,七成都是漢人開設的,如果放任軍士搶奪這些商鋪,勢必導致城內出現騷亂,一旦登萊新軍開設進攻城池,這些漢人很有可能趁機作亂,到時候局麵無法維持。。。”

  “臣以為,等到打敗了登萊新軍,護衛了遼陽城池,再行賞賜諸多的滿八旗軍官軍士,也不為遲,到時候,臣願意出麵,勒令城內的漢人商賈,拿出來一定的錢財物資,賞賜諸多立功的軍官軍士。。。”

  “臣的這些想法,沒有及時給大帥稟報,這是臣的失職。。。”

  濟爾哈朗思索了一下,臉上的神色緩和了一些。

  “嗯,葉臣,你的這個想法不錯,一會我給眾人說說,免得他們為難你,日後你有什麽想法,還是要及時給我說,你署理公務的地方,就在行營的旁邊,有什麽事情前來稟報,護衛也不會攔著你。。。”

  葉臣連忙站起身來。

  “大帥每日裏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臣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害怕打擾到大帥。。。”

  濟爾哈朗微微一笑。

  “葉臣,你的年級也不小了,很多事情看透了,不過看透了,不等於無所顧忌,你說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