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歎息
作者:吱吱      更新:2020-03-13 19:27      字數:3359
  ,最快更新花嬌最新章節!

  楊大太太啞然無語,裴大太太再傲氣,沒有了裴宥撐腰,她也不敢頂撞裴老安人,加之裴老安人提到了她的兩個兒子,問她們是不是要帶著走,她就更不敢吭聲了。

  這場爭執就在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下煙消雲散了。

  隻是裴大太太回去之後哭了很久,楊大太太在旁邊看著隻歎氣,不知道如何勸慰她。倒是裴彤,從顧家回來聽說母親和祖母起了爭執,神色一黯,獨處半晌,才打起精神去了裴大太太那裏。

  顧曦的丫鬟荷香看了不免有些擔心,問顧曦:“要不要勸姑爺幾句?”

  顧曦對鏡卸妝,想著哥哥叮囑她的“在沒有能力收拾殘局的時候,不要把自己摻和進去”,她淡淡地說了聲“不用”,吩咐荷香幫她把嫁妝清點清點,道:“過兩天哥哥嫂嫂就要啟程去京城了,送些儀程過去。”

  但也不至於動用嫁妝吧?

  荷香道:“大少爺向來心疼你,您送東西過去,他肯定不會收的。”

  顧曦沒有說話,瞥了荷香一眼。

  這就是要荷香少費話,照她的吩咐去做的意思。

  荷香隻好去清點顧曦的陪嫁。

  顧曦則坐在妝台前久久沒有動彈。

  正式過禮的時候,她的陪嫁單子又多了兩張紙,這兩張紙上的東西,都是她的那個小嫂子殷氏從自己的陪嫁裏勻給她的。

  她知道這是嫂嫂給她做麵子。

  可她心裏還是非常不好受。

  什麽時候,她顧曦淪落到了這個地步了?

  她決定把嫂嫂給她的東西折成銀子一點一點的還給嫂嫂。

  不然她這個做小姑子的怎麽能在嫂嫂麵前抬得起頭,說得起話?

  隻是這樣一來,她就得好好計算一番,手裏留多少銀子才不至於囊中羞澀,捉襟見肘。

  顧曦這邊把東西都收撿好了,想等了裴彤回來和他打個招呼,結果都打了三更敲,裴彤還沒有回來。

  她有點擔心,又不想卷到裴彤母子之間的事裏去,派了乳娘悄悄去打聽。

  乳娘回來的時候臉色不太好,附耳告訴她:“母子兩個吵了起來,舅太太在旁邊扇風點火的,大太太要上吊呢!”

  顧曦聽了心裏頓時燒起團火來。

  這個大太太,沒有一點眼力,現在是什麽時候了,全家人都靠著裴宴賞飯吃,還在那裏拿喬。常言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她就不能忍一忍?忍到裴彤讀書入仕,升官發達?

  顧曦有點煩大太太了,想先去睡了,又覺得新婚燕爾的,她這樣也未免太冷漠了。

  乳娘就提點她:“得趁機把姑爺的心籠絡過來才行。不然以後大太太要是為其他的事鬧起來,您肯定要吃虧的。”

  這個其他事,指的是她若是得罪了大太太。

  “我省得。”顧曦道,囑咐乳娘,“你們也要把稱呼改過來,免得被人聽見了不好。”

  裴家和顧家一樣,也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人多口雜的,很容易落人口實。

  顧曦沒忍住道:“知道鬱氏今天都做了些什麽嗎?”

  乳娘知道她的心結,也提醒她:“你也別鬱氏鬱氏的了,說習慣了,容易說漏嘴。”然後才道,“老安人今天心情不好,二太太好像是在收拾東西,三太太就請了那個史婆子進府,給老安人艾炙。聽說效果不錯,老安人晚膳的時候好多了,三太太就留了那史婆子在家裏多住幾天,說是順便也給其他幾位老安人按按摩,做個艾炙什麽的。”

  顧曦撇嘴,冷笑道:“小門小戶的,不懂規矩。這三姑六婆的引進了門,保不準什麽時候就成了禍害!”

  乳娘道:“那也是她的事,我們別管。”

  顧曦點了點頭。

  她又等了快半個時辰,裴彤才回房。

  顧曦忙上前幫他更衣:“怎麽這麽晚才回來?可是有什麽要緊的事。”

  畢竟是剛成親,裴彤要麵子,聽她這麽問,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道:“時候不早了,我們早點歇了吧!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顧曦巴不得不問。

  第二天早上起來,她用了早膳準備先去給婆婆問安,再去裴老安人那裏,誰知道她還沒來得及去裴大太太那裏,裴大太太那邊傳了訊過來,說是楊大太太要趕回京城,讓他們快點過去。

  顧曦奇道:“不是說過兩天才走嗎?”

  裴彤知道是因為楊大太太覺得繼續呆在這裏沒有什麽意義,想早點趕回楊家過年了,又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和顧曦去了楊大太太那裏。

  楊大太太東西都收拾好了,見過了她們就一道去了裴老安人那裏。

  裴老安人一點麵子也沒有給楊大太太,直接說天太早,還沒有起來,就不親自送楊大太太了。

  楊大太太氣得臉色發青。

  裴老安人知道了就拉住了鬱棠——原本她是準備讓鬱棠代她去送客的,既然楊大太太覺得受了委屈,她還怕鬱棠去送楊大太太的時候要聽閑話,索性讓陳大娘去送客。

  楊大太太拂袖而去。

  裴大太太更想回自己娘家了。

  她紅著眼睛拉了兒子商量:“你也別勸那些有的沒的了,我是不想在這裏再多呆一天了。你要是不想看著你娘死,你就給我想辦法去京城,去你舅舅那裏讀書。有一天把我和你弟弟接到京城去。我們在京城,還有自己的宅子呢!”

  這是裴宥自己買的。

  裴宥死後,裴家不知道是裝聾作啞還是沒空理會,這宅子一直在他們的手裏。

  裴彤想到父親在世時家裏的溫馨,也不禁眼眶發紅,低聲向母親保證:“您且忍忍,我們一家肯定會在京城團圓的。”

  裴大太太心裏這才好受了一些。

  等到了臘月中旬,鋪子開始盤點關門,家家戶戶開始醃魚醃肉,炸麻花做年糕,李家宗房的大老爺突然來拜訪裴宴,麵色蒼白地拉著裴宴到了一處僻靜的地方道:“隻怕是又要麻煩三老爺了。”

  裴宴心裏很不耐煩。

  鬱棠因為過年不能回去,就想過小年的時候回家看看,他準備送鬱棠回娘家,然後隨便在鬱家吃個飯,下午去鋪子裏看看,再接了鬱棠回來,晚上到裴老安人那裏用膳的。

  李家宗主這麽一來,這件事估計是要泡湯了。

  他幾不可見地皺了皺眉,道:“出了什麽事?”

  李家宗房的大老爺苦笑道:“李端被人捅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就算是裴宴,也嚇了一大跳,聲音緊繃地道:“怎麽回事?”

  李家宗房大老爺的笑容就更苦澀了,道:“之前不是說李意收了別人的銀子,草菅人命嗎?那苦主也是個固執的,聽說李端是個讀書的種子,李家以後靠著李端就能東山再起,那苦主心裏不平,千裏迢迢找到這裏來,殺了李端!”

  這可真是……

  裴宴半天都沒有說話。

  李家宗房的大老爺歎息道:“原本他們家富貴的時候和我們分了家,可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李意流放,李竣又跟著去照顧父親,林氏一介女流,突然遇此大難,據說已經躺在床上嗚咽著說不出話來了,我們宗房的總不能看著他暴屍荒野吧?”

  照裴宴的想法,暴屍荒野也沒什麽不好的。

  隻是當著李家宗房的人,他不好這麽說而已。他道:“那我能做些什麽?”

  李家宗房大老爺看了裴宴一眼,道:“事發在杭州,也算是大案要案了,據說李大人要親審。李大人身邊的幕僚告訴我,李大人疾惡如仇,覺得苦主情有可原,估計不會判那人斬立決。我就想,李端是我們臨安人,能不能請您去跟李大人說一聲,把這案子移交到臨安來審。”

  李家在臨安是數得著的鄉紳大戶了,裴宴出麵幫著說情,案子又被移到烏大人手中,那苦主肯定會被判極刑。

  裴宴不想幫這個忙。

  他道:“就算案子到臨安來審,最終也要拿給李大人過目。何況這件事這麽嚴重,我覺得我出麵給他求情不太適合。”

  李家宗房的大老爺非常的意外,他沒想到裴宴不幫本鄉人,忙道:“我也是為了我們臨安人的聲譽著想……”

  裴宴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他的話,道:“若是為臨安人的聲譽著想,我們就更不應該阻撓李大人判案了。世上誰人不犯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照我說,我們臨安人更應該以此為鑒,在外為官不僅要清廉,還要心懷仁義,善心,這才是真正的為官之道。”

  李家宗房說不過裴宴,失望告辭,回去之後反複地想了半天,卻不得不承認裴宴說的有道理。後來他常常拿這件事教育李家的子嗣,讓裴宴名聲更顯,甚至寫到了史書中,這又是後話了。

  杭州城裏,新上任的浙江布政使李光等了半天也沒有等來裴宴求情,他不禁問身邊的幕僚:“他這是什麽意思?任由我這樣判?李端可是他們臨安人。而且我聽說李太太已經瘋瘋顛顛的了,還是他幫著送去的庵堂。”

  卻沒有出麵給李端打聲招呼。

  他那幕僚把李家宗房大老爺傳出來的話告訴了李光,還笑道:“說不定裴遐光和您想的一樣,覺得李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他們該有的孽報呢!”

  李光沉思良久,微微點頭,遂對裴宴的印象非常的好,暗中覺得裴宴是他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