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作者:趙飛揚蘇雨萱      更新:2020-03-01 01:51      字數:1770
  ,最快更新蘇府贅婿趙恪最新章節!

  第77章

  看著趙飛揚的考卷被內侍收走,作為主考官的程政允心中喜優之意更濃,相較上此,這一次趙飛揚交卷更快,而且看他用筆也不過幾下而已,難道他真的可以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完成作答?要知道,自古以來“治軍”之事向來為重,豈會隻言片語就能道明的?

  但無論程政允怎麽想,他都已無力改變。

  檀香燃盡,在場眾考生盡數交卷。

  李公公又道:“筆試已畢,第二輪即興開始;以一刻鍾為限,眾學子依心所感,賦詩一首,題材不限。”

  第二輪開始了,所有人此時都沒有提筆,因為這一輪的考試看似隻是讓他們抒發才情,但實際上卻另有深意。

  一眾學子各個凝眉立目,像是在將自己迫入一種情境一般,隻有趙飛揚,麵帶淡笑,翰墨風雲。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中山白額虎,力搏昆山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

  粱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惡蛟亂行懸天闕,不期寒刃折其身!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掠得燕弓射大將,恥令匈奴服吾軍。

  莫嫌舊日虎賁老,幼麟一戰取功勳。

  這首詩,乃是摘取了王維的老將行,不過趙飛揚把其中的語句略作修改,便使其本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交卷。”

  趙飛揚還是第一個。

  第二輪結束,第三輪直接開始,這一次的考題有點出乎預料,舌辯的題目竟然是“攘外安內”四字。

  聽到考題時,反映最大的就是陳淵,皇帝指桑罵槐之意甚為明顯,攘外自不必說,安內二字指的不是他們陳家又是誰呢?

  但他卻沒有辦法,同時舌辯這一輪他還必須要獲得前三的名次,這簡直是要他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皇帝這一招夠狠。

  而且不單是陳淵,其餘他們陳氏的黨羽子弟,此刻也都不是滋味,但又能怎樣呢?

  隻是國考錄取的唯一方式就是擇優,要他們真的論起陳家是非他們誰敢?可要是默不作聲或是論辯的不夠出彩明要中心,又會在國考上落榜。

  他們比陳淵更難應對,有幾個已經在心裏偷偷的暗自問候皇帝的祖宗了。

  這一題雖然是皇帝出的,但是主考卻是程政允。

  他雖是禮部侍郎,但學識也是朝內首列之人,最重要的他更是皇帝信任的人。除了他之外,還有兩位副考,他們兩人聽到了考題之後早已沒有舌辯的心情了,兩個人臉上寫著的隻有尷尬兩個字。

  程政允並不理他們,而是大步走上考台。

  “眾位考生,老夫程政允,便是這一輪的主考,因為考生眾多,所以老夫發言,眾人以筆書寫,而後隨前考卷一同審閱。”

  聽他這樣講,倒讓那些黨羽之輩鬆了口氣,可總有開榜的一天,就算現在能混的過去,可是日後陳氏來找麻煩他們又當如何?

  可無論如何,不必他們此刻就當麵對峙,已是很好的結果了,日後陳家果然來找麻煩,總還有些狡辯的餘地。

  程大人提出的辯條隻有三點:朝權之當屬、外交之親疏以及三年之國計。

  這是一個遞進關係,不得不說,程政允膽子之大,這三條串聯在一起的話,就是在變相的向所有考生尋獲針對陳氏外戚,內外戰亂的良策善方!

  “程大人真國士也!”

  趙飛揚不由心中感歎,而那三條辯點,看似深奧,但他腦中霎時閃過無數名臣朝諫的奏折文章,摘取其中適合的部分,再行重組,一篇定國安邦之策已躍然紙上。

  “時辰到,眾學子停筆,各內侍收卷。”

  隨著李公公一聲,國考,結束了。

  銅鑼響,考生禮拜殿閣後陸續退場。

  正走著,趙一凡又湊了過來。

  “飛揚兄,等等我!”

  “一凡兄。”趙飛揚笑道,“考的怎麽樣?”

  “不論怎樣,也得不了狀元。”趙一凡笑道,“這一次,在下是當真佩服飛揚兄了,鄉試首個交卷已是難得,沒想到連這會試三輪,飛揚兄也都如此,當真要稱飛揚兄一聲天才了!”

  “在下實不不敢當。”趙飛揚並不在意:“不過有一件事很奇怪,按理說殿試應當是皇上主考,但此次從開始到結束都沒有見到皇帝,莫非陛下已經被陳氏幽禁了不成?”

  趙一凡嘴角一抽:“飛揚兄,慎言。”

  趙飛揚笑著拱拱手:“等到放榜之日,你我再聚,到時候一定要好好喝上一杯。”

  趙一凡回禮:“那是自然,不過是祝賀飛揚兄,還是祝賀我?”

  “共慶豈不是更好?”說著,趙飛揚大笑兩聲,流星大步走出宮門......

  看他離去,趙一凡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很快就在人群中消失了,來去匆匆正如他之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