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大勝
作者:江中小白      更新:2020-03-13 18:23      字數:2347
  大神諸天最新章節

  第二天,遼東督師孫承宗在遵化城派人急報,後金駐守遵化城和三屯營的貝勒多爾袞棄城而逃,從洪山口退出長城。

  遼東督師孫承宗所率,全部是步兵,無法追擊。他在關寧錦打造的關寧鐵騎,此刻就由曹文詔率領,在通州一戰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曹文詔,滿桂,袁崇煥,在大營之中,力主趁熱打鐵,乘勝追擊,大舉興兵,從關寧錦和登萊兩路並進,一舉解決後金這個心腹大患。

  孫承宗還沒有趕過來,袁可立則在登萊候命,洪承疇在京師趕來的路上,大營裏,還有楊嗣昌和盧象升,羅飛羽轉向他們兩個,問道:“你們兩個什麽意見?”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太師羅飛羽的這種風格,故而在這樣的場合,也就敢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哪怕最後並沒有得到采納,也沒什麽關係。

  “太師!”盧象升踏前一步,答道,“屬下以為,此時不宜操之過急。一來遼東開始天寒地凍,不利於用兵。二來後金此戰兵敗,會導致其內各部相互攻訐,甚至可能會爆發內亂。一旦朝廷大軍壓境,反而會促使後金內各部放下攻訐,一致對外。”

  羅飛羽看向楊嗣昌,楊嗣昌上前一步說道:“盧帥所言甚是!屬下以為,此時不宜大舉興兵,還有個原因,不但大軍需要休養生息,朝廷也需要休養生息!此戰全滅後金皇太極大軍,論功行賞,傷亡將士的撫恤安置,都需要大量錢糧,可是現在……國庫已然見底,錢糧不足,貿然興兵,耗用必巨。而一旦攻下遼東,安撫鎮守,又將是耗費巨萬。如若不然,又會導致當地各種叛亂,局勢糜亂。”

  “此論甚是!”盧象升附和道,“攻之易,守之難,守好就更難。既如此,何不讓後金自己去內鬥不已,朝廷和大軍則休養生息,時機一到,大軍並發,就更顯從容。”

  “可是現在皇太極兵敗,豈非正是絕佳時機?”袁崇煥說道。

  滿桂和曹文詔同時點頭附和。

  羅飛羽說道:“你們說的,各有各的道理。不過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故而需得先謀而後動,從長計議。各部在此清掃戰場,我們回京師,與內閣六部九卿共同商議,再做決斷。”

  通州一戰,可謂是十餘年來,大明對後金最為酣暢淋漓的一場大勝。十餘年前,薩爾滸一戰,大明十餘萬大軍,基本全滅。如今風水輪流轉,後金十餘萬精騎,全軍覆沒。消息傳來,當即是京師沸騰,舉國歡慶。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太師羅飛羽!

  一時間,太師羅飛羽的大名,隨著大勝後金大軍的捷報,而再次傳遍兩京十三省。

  上一次,是他斬殺魏忠賢,誅殺閹黨。

  兩次,都是不世之功!

  得勝之師繼續駐紮在通州,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太師羅飛羽則率各路大軍大將,返回京師。

  當今聖上親率朝臣,出城相迎。

  太子朱由崧坐在父皇朱常洵身邊,看著眼前迎候太師羅飛羽的朝臣,心裏很不是滋味。

  父皇朱常洵還是福王時,他就是福王世子。朱常洵如願登基,入繼大統,他也就順理成章的,被封為太子。

  可是父皇朱常洵的權力,被朝臣削弱得根本就不像是個皇帝,反而像是太師羅飛羽掌控下的朝臣的傀儡!

  他這個太子,就更是手上什麽權力都沒有。

  這個樣子的皇帝,隻是個徒有其表的空殼子而已,有什麽稀罕的呢?

  太子朱由崧不由得深吸一口氣,心裏很是憤憤不平。

  就在這時,他感受到父皇朱常洵扭頭看過來,忙低下頭,低眉順眼,掩飾內心的真實所想。

  這個問題,他已經不止一次與父皇朱常洵提起過。可是每一次,父皇朱常洵都訓斥他,讓他安分守己,不要胡思亂想。

  可是這怎麽能算是胡思亂想呢?太子朱由崧心裏就是如此忿忿不平。可是他的身邊,沒有什麽人可用,隻有太監可堪信任。

  在朱由崧如此想著自己的心事時,遠處煙塵升騰,有大隊精騎疾馳而來。

  那是太師羅飛羽的車架。

  不過太師羅飛羽不坐馬車,而是騎馬,一點太師的樣子都沒有。

  太子朱由崧怎麽看,都覺得太師羅飛羽都不順眼。可是他也知道,他可沒什麽實力,能夠跟太師羅飛羽相抗衡。

  他隻能低眉順眼,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內心想法,掩飾在雙眼眼瞼之後,不讓他人察覺得到。

  太師羅飛羽在百來步外,翻身下馬,其他人緊隨其後,遼東督師孫承宗,登萊巡撫袁可立,薊鎮督師袁崇煥,大同總兵滿桂,宣府總兵王承蔭,協理京營戎政盧象升,以及北直隸總督洪承疇,遼東總兵曹文詔,陝西巡撫楊鶴之子楊嗣昌,個個步履軒昂,臉上帶著大勝之後的自信和笑意。

  這一戰,可謂是一雪前恥,重振大明國威。

  在大明朝臣的注目之下,太師羅飛羽來到朱常洵身前,以臣屬之禮拜見。

  朱常洵顯得更胖了些,由內侍攙扶著,伸手扶起羅飛羽,哈哈大笑著,說道:“太師……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實乃……實乃……大明之幸啊!”

  羅飛羽答道:“陛下……過獎了。臣所想做的,就是保大明江山永固,太祖一脈,帝位代代相傳!”

  朱常洵再次哈哈大笑起來,讓內侍扶持著他,與羅飛羽並肩而行。

  這隻是個儀式,羅飛羽這麽答,也是在聖上朱常洵和朝臣麵前,表明心跡而已。

  但是皇權得到限製,就是老朱家子孫坐在皇位上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這樣安排,也就是比較原始的君主立憲製,等到朝野內外都習慣了,總歸會慢慢更進一步,把這個原始的君主立憲製給完善了。

  繁瑣的儀式之後,羅飛羽終於回到自己的書房,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

  在他眼前,玉璽的圖像已經如同實質,下麵的進度條,往前拱了一大截,已經達到70%的位置。

  看這個樣子,後金未滅,這個進度條不會達到100%的程度。但是羅飛羽比較讚同楊嗣昌和盧象升的意見,此時乘熱打鐵出兵遼東,並不是個好時機。所幸的是,孫承宗也更傾向於這個意見,按兵不動,讓後金各部相互之間攻訐,這樣大明就可以從中挑撥安撫,進一步削弱後金各部的力量。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解決賦稅的問題。為此,羅飛羽已經下定決心,要去一趟江南,把這個事情給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