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皇權
作者:江中小白      更新:2020-03-13 18:23      字數:2410
  大神諸天最新章節

  崔呈秀直接愣在那裏,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對大明的曆代帝王,他可是比羅飛羽還要熟悉得多。隻是稍一沉吟,立刻就知道,羅飛羽說的這種情況,可不是誇大其詞。

  太祖立國,鑒於前朝宦官之禍,立下規矩,宮中宦官不得讀書識字,不得幹預朝政。但是從成祖靖難時起,開始重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諸事等。

  至英宗時,宦官王振專權,此後一代甚於一代,直至如今的局麵。

  禁宮宦官二十四衙門,分十二監,四司,八局,尤以司禮監權勢最為顯赫。司禮監掌印,批紅,傳旨,總管禁宮宦官二十四衙門,也淩駕於朝堂內閣、六部、各州道府之上。

  崔呈秀把自己的這些認識,合盤托出。羅飛羽點點頭應道:“是的,你說的沒錯,但其實還是沒有觸及根本。你想想,宦官的權力,來自於哪裏?”

  “來自於……皇上!”崔呈秀眉頭微微一跳,答道。

  “是的,”羅飛羽說道,“宦官專政,權傾朝野,但是不管他們如何跋扈,如何囂張,傾覆總是在一夕之間。為何?因為他們的倒台,其實也隻不過是因為皇上的一句話而已!”

  崔呈秀有些聽糊塗了,問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羅飛羽答道:“這就是我要做的第三件事情,也就與立新帝有關。要想避免宦官專權,就得限製皇上的權力!”

  “啊?這個……”崔呈秀徹底驚呆了。

  限製皇上的權力?

  這個可要怎麽限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社稷就是天子家的,皇上的權力,可要怎麽限製?

  羅飛羽微微一笑,說道:“這是一件前無古人的事,並且經曆過這麽宦官專權禍害以來,肯定有不少士大夫在琢磨這事,隻是不得其門而入,且時機不對而已。”

  “但是現在,就是一個絕佳的時機。”

  崔呈秀臉上露出迷茫的神色,他看著羅飛羽胸有成竹的樣子,立時心裏如一道電光閃過,當即深深一揖,說道:“大人,在下願聞其詳!”

  “好,你先坐下,聽我慢慢說,並且此事一定要嚴格保密,暫時你一個人知曉,一個人好好琢磨琢磨。”

  “是!”

  羅飛羽也走到紅檀木書案後坐下,沉吟片刻,說道:“這事挺複雜,我們得一步步來。這一次,天啟帝駕崩,信王自縊身亡,無人繼承大統。既然要擁立新帝,內閣,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司,州道府,就可以聯合起來,擬訂一份……契約,製定大明帝國權力分配格局。”

  “具體來說,百官擁立太祖子孫為帝,千秋萬代,不可更改。百官的升遷罷黜,軍國大事的決議,皇上隻能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能直接以一己之意而左右之。”

  崔呈秀默默品咂著羅飛羽的這個主意,不解地問道,“這個的意思就是說,皇上不能把自己的主意,直接傳旨給內閣六部各州道府。”

  “是的!”羅飛羽答道,“皇上的權力,就隻是同意或者不同意。”

  “那如若皇上不同意這麽做呢?”

  羅飛羽笑著答道,“各地藩王,那麽多子孫,總有人會為了這個帝位,而願意與百官合作的。”

  這句話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實際上羅飛羽還有後半句沒有說出來。如果沒有哪個皇族肯如此配合,再立個其他姓的人當皇帝,也未嚐不可啊。

  但是這個意思,羅飛羽不敢說出來。

  崔呈秀心裏一震。終於明白了為何羅飛羽堅持要召各地藩王帶著子孫進京。原來如此!

  不過他還有很多疑問,再問道:“如若皇上一直不同意內閣六部百官的決議呢?”

  “很簡單,第一次不同意,內閣六部九卿複議。第二次不同意,再擴大範圍複議。還不同意,那就是不需要皇上同意了!”

  崔呈秀聽得腦袋有些暈暈沉沉的,嗡嗡作響。

  羅飛羽的這番話,簡直就是震耳發聵,發前人之所未發。但是崔呈秀心底裏卻覺得,這個主意,的確是能從根源上解決宦官專權這個大禍害的。

  宦官之所以能夠專權,說到底就是皇上信任宦官,用宦官來對付朝堂百官,用宦官監軍,監察百官。皇上的一句話,一道聖旨,就能決定百官升遷生死,家族覆滅興盛。宦官圍繞在皇上身邊,傳遞的是皇上的旨意,無人可以製衡,以至於百官根本分辨不清楚,哪些真正是皇上的意思,哪些是宦官矯詔的意思。

  在這個皇權為中心的權力遊戲中,文官集團天生處於不對等的地位。但是皇帝卻隻有一個,治理國家,保持天下穩定,還是得靠這些文官集團和武將,如果想要避免政令不出紫禁城,皇帝很多時候,也受製於百官的製約。

  一代接一代,一年複一年,就這麽糾纏著,爭鬥下去。但是現在,羅飛羽的這個主意,卻是要徹底終結這個局麵。

  羅飛羽與崔呈秀一番深談,一直到深夜,這才讓崔呈秀離去。

  但是羅飛羽還是沒有睡意。

  他坐在書房裏,猶如老僧入定那樣,閉目沉思。

  崔呈秀的表現,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這個人很圓滑,很善於見風使舵,是個不折不扣的利己主義者,但是能力和膽識都甚佳。

  這樣的人才,如果前幾天一刀給殺了,那就會相當可惜。至於崔呈秀身上的汙點,在羅飛羽眼裏,根本就算不得什麽。魏忠賢權勢滔天時,就連內閣四位閣老,也都順著他的意思行事,朝堂內外,天下百官,也都是唯魏忠賢馬首是瞻,沒有例外。

  羅飛羽想要做的幾件大事,還沒有完全說出來,隻能一件一件地去推行。如果他隻是為了掌控這方世界,大可擁立一位新帝,然後安安心心地當自己的權臣,也就足夠了。

  但是他想要做的,並不止這些,而是想要讓這方世界能夠穩定發展下去,能夠讓大明長治久安,一代代傳承下去,避免走上曆史上的那條原轍。

  所以他想要做的,就是更多。

  在他眼前,玉璽猶如真的那樣,熠熠生輝,仿佛鍍上來一層柔和的金黃色。進度條仍舊緩慢地增長著,以至於根本看不出來有增長。

  書房裏,沒有羅飛羽吩咐,沒有人敢來打攪。羅飛羽從貼身處拿出真正的玉璽,與眼前的玉璽圖像相對比,他立刻不由得緊皺著眉頭,感覺到十分驚訝。

  真正的玉璽,在隨著進度條的進展,而在虛化一般。而眼前的玉璽圖像,則是在同步實化!

  這就有意思了,原來掌控一方世界,是這個樣子的!羅飛羽無師自通,頓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