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孰輕孰重?
作者:海陵紅粟      更新:2021-11-05 18:31      字數:3441
  年輕的官吏,在一片幸災樂禍的目光中失魂落魄地下去了。

  一汩汩鮮血從額頭上流了下來,他卻置若罔聞一般。

  他知道,因為這一件事情,他到年尾的測評大抵上是過不去了。

  事實上,直到他退下去的那一刻,也是一臉懵逼。

  誰能想到,一碗泡饃居然會引發如此血案!

  那個小吏走後,羅力民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他韜光養晦這麽些年,養氣功夫自然是不錯的。

  這一次要不是因為被楚陽的事情搞亂了心情,接二連三地破防,也不會如此失態。

  “為官者,當用心做事,切不可曲意逢迎,琢磨上意,爾等當引以為戒!”

  讓人將地麵打掃了一番,羅力民擺著臉丟下這一句話,便繼續埋頭公文。

  其他人麵麵相覷,點頭稱是,眼中卻都透著些疑惑。

  看這樣子,似乎是因為之前那個小吏想要討好羅主簿,買來泡饃,卻惹得羅主簿當場翻臉。

  可按照往常情形,這兩人關係很好才是,怎麽會鬧到如此地步?

  隻是可惜這個年輕人了,誰都看得出來,如果不出意外,此人年後極有可能青雲直上,飛黃騰達。

  如今惹惱了上官,怕是連這廷尉府都待不下去了。

  然而,很快,人們的眼睛便瞪得極大。

  因為他們看到之前那個小吏居然去而複返,滿是鮮血的臉上竟然還帶著笑容,整個畫麵說不出的詭異。

  “羅主簿!喜……那個……下官有事稟報!”

  小吏強壓著激動的心情,快步走到了羅力民的跟前。

  “何事?”羅力民沒有抬頭,語氣有些冷淡。

  “啟稟大人,外麵來了一群人,說是要找楚令正討個說法,要是見不到楚令正,他們就堵在廷尉府大門,不走了!”

  “哦?竟有此事!”

  聞言,羅力民這才抬起頭來,看到滿臉是血的小吏,眉頭微微一皺。

  剛才自己下手確實有些重了。

  他從袖子中掏出手帕,遞給了小吏,聲音也變得溫和了幾分。

  “到底怎麽回事,慢慢說。”

  接過上官的手帕,小吏差點喜極而泣,他得意地朝旁邊那些同僚看了一眼,才說道:

  “下官方才去仔細打聽了一番,那些人似乎都是柴幫的雇工,原本日子過得還不錯,可自從蜂窩煤出現之後,鹹陽城的達官顯貴們便放棄了柴火,投入了蜂窩煤的懷抱,這樣一來,那些人自然就沒了生計……”

  小吏用手帕捂著腦袋上的傷口,諂笑道:

  “大人,廷尉府乃是朝廷重地,那些人總是堵在門口,怕是影響不太好啊,咱們要不要將那些人轟走?”

  “轟走?”

  羅力民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眼下那些人正在氣頭上,如果這時候強行轟走的話,就如同火上澆油,說不定還會激發民變!

  這小子是想將楚陽架在火上烤呢!

  羅力民嘴角露出一抹複仇般的冷笑。

  你楚陽惹惱了費氏,運氣好躲過了一劫,可當今陛下最為看重民心,招惹了這些百姓,進而引發民變,怕是你有幾條命都不夠看得!

  這小子這個主意倒還不錯。

  忽然,羅力民眼珠一轉,又改變了想法。

  “不,陛下愛民如子,自然不會願意看到這一幕的,去傳我的話,讓人準備些幹糧,清水放在廷尉府門口,冤有頭,債有主,那些百姓也不過是想要求得個生計罷了,不要為難他們!”

  聽到羅力民的話,周圍人的神情一下子變得敬畏起來。

  當初願意加入廷尉府的,大多都是想要伸張正義,替百姓發聲之輩,這時候聽到這話,怎能不激動萬分。

  原來大家夥都誤會羅主簿了啊!

  看來之前羅主簿嗬斥小吏並不是逢場作戲,乃是發自肺腑!

  這才是為民請命的好官啊!

  羅主簿,真不愧是我等的楷模!

  之前那個小吏愣了愣神,很快便明白了羅力民的真正意義,心中也是忍不住叫好。

  妙!

  簡直是太妙了!

  與自己的辦法比起來,羅力民的辦法明顯陰險多了。

  趕走百姓,固然能讓楚陽難看,可這件事情操作起來太過複雜,一個鬧不好,若真是激起民變,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而羅力民的這個辦法卻不同,不但可以讓事情更加發酵,而且還能落得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名聲。

  進可攻,退可守,完美的一石二鳥!

  這段位明顯比自己高多了!

  接下來,在人們的稱讚聲中,小吏退了下去。

  而羅力民則是繼續坐在自己的案桌前,看起了公文。

  誰也沒有察覺到,此事羅力民整個身體都在顫抖,臉上更是露出一抹狂喜之色。

  “真是天助我也啊!楚陽,我看你這次還怎麽翻身!”

  ……

  皇宮內,嬴政聽完侍衛的報告,臉色一片鐵青。

  他氣衝衝地將將奏折丟到楚陽麵前,冷聲道:

  “好一個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這便是你給寡人的答複?都讓人家把門口堵住了,丟不丟人啊!”

  那日回來之後,嬴政著實為這句話高興了許久。

  他翻遍史集,也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美好的場景。

  畢竟堯舜禹湯,那幾乎已經算作傳說中的人物了,他們縱使有什麽豐功偉績,也很難拿來做後人追趕的對象。

  可這句話卻大有不同,作為一個帝國的管理者,嬴政很清楚這句話背後的代表的意義。

  如果一切真能像楚陽說的那樣,那麽他絕對會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聖君。

  然而,誰能想到,打臉竟然來的如此突然,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就被眼下的事情弄得心煩意亂。

  柴幫的那些百姓,他也曾見過一些,當日他答應為蜂窩煤代言,就隱隱覺得有些不妥,眼下出了這般事情,才終於回過味來。

  是啊,蜂窩煤是帶來了便利,可也斷絕了這些百姓們的活路。

  雖然奏折上百姓的那些抱怨是衝著楚陽而去的,但身為蜂窩煤的代言人,嬴政卻覺得心中堵得慌。

  所以一大早,他便將大臣們叫了過來。

  “陛下,臣以為此事萬不可再耽擱了!”

  身為廷尉府的長官,叔孫通第一時間站了出來。

  他看了眼旁邊一言不發的楚陽,嘴角帶著一抹冷笑。

  “既然百姓們對蜂窩煤有意見,陛下下令禁了蜂窩煤也就是了,同時,楚令正在這件事情裏麵恐怕也難辭其咎,不如讓他去給那些百姓們賠個不是,這件事情或許還能有轉圜的餘地,否則要真是激起民怨,得不償失啊……”

  叔孫通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

  那日在老國尉壽宴之時,有多麽憋屈,此時便覺得有多麽痛快!

  真是天道好輪回啊!

  你楚陽不是神氣麽!

  現在怎麽卻啞巴了!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現在怕是要被洪水淹死了吧!

  “當然,這件事情咱們朝廷這邊首先得拿出一個極有誠意的態度出來,為了安撫人心,臣覺得楚大人這個令正嘛,是不是可以暫由別人代替,起碼得讓老百姓順口氣嘛……”

  似乎覺得還不過癮,叔孫通又使勁踩了一腳。

  他話音剛落,一些與之關係要好的大臣們紛紛出來幫腔,全都要求免去楚陽令正之職,以安人心。

  看到群情激憤的模樣,這邊的李斯看不下去了。

  “陛下,臣以為廷尉大人所言欠妥,還望您三思!”

  “丞相大人是什麽意思,難不成要置那些窮苦百姓於不顧,也要保下楚令正麽?丞相大人這份’惜才’之心,可真是令人佩服啊!”叔孫通一臉揶揄。

  “老夫所言,自有道理,你隻是看到柴幫的百姓,卻忘記了泗水煤礦那邊流離失所的難民!”

  李斯冷冷瞪了叔孫通一眼,才繼續說道:

  “當初楚大人弄出蜂窩煤這個東西,就是為了解決那邊難民的生計,莫非鹹陽城的百姓是人,泗水郡的百姓就不是人了?廷尉大人萬不可厚此薄彼啊!”

  “你……”

  聽到這話,叔孫通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反駁。

  李斯冷哼一聲,轉而看向嬴政,拱手道:

  “啟稟陛下,自蜂窩煤產出一來,不但帶動了泗水郡地區發展,同時也讓不少百姓大獲其利,國庫也比往常充盈了幾分,實乃真正的利國利民之舉!陛下萬不可被小人蒙蔽啊!”

  “嗯?丞相此話何意?”嬴政臉色稍緩道。

  “回稟陛下,臣早前已派人打探清楚,這柴幫背後,乃是燕國豪商為其鼓噪,如若朝廷這次真服了軟,那他們今後便會以此為範本,故技重施,長此以往,朝廷豈不是要處處受其要挾?這些人實在是用心險惡啊!”

  李斯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站出來固然有替楚陽圓場的意思,可更重要的是,他在這件事情背後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丞相大人,話也不能這麽說吧,就算他們真是要挾,那也是玩的陽謀,與律法無涉!

  如若按照丞相的意思,朝廷真的放手不管,最後鬧得天怒人怨,豈不更中了那些人的下懷。”

  叔孫瞥了李斯一眼,淡淡道:

  “廢掉蜂窩煤,隻不過少了一些財源,卻堵住了悠悠之口,更可以讓百姓知道陛下的仁慈之心,孰輕孰重,以丞相的眼界,難道還看不出來麽!”

  叔孫通寸步不讓,這一次,顯然是打算杠到底了。

  一時間,朝中大臣們竊竊私語,神色都有些複雜。

  單就這件事情來說,其實兩個人說的都沒有錯。

  可也正因如此,才讓他們覺得進退兩難。

  望著下麵亂糟糟的情形,嬴政深深吸了口氣,看向了下方的某個身影。

  “楚陽,此事因你而起,難道你就沒一個說法麽!”

  眼見陛下發話,大殿之中,所有的目光全朝著這邊看了過來。

  “陛下,臣以為此事沒有什麽好說的。”

  迎著眾人的目光,楚陽從容地走了出來。

  伴隨著他話音剛落,現場頓時炸了鍋。

  嗬斥聲,歎息聲,疑惑聲,隨之響起。

  現場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