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陛下真是臣的知己
作者:海陵紅粟      更新:2021-11-05 18:31      字數:2278
  “光明大道?”

  所有人都咀嚼著這四個字的含義。

  這句話,和給六國王族留一條活路的意思相近,卻還是有些不同的。

  前者代表著六國王族已經毫無鬥誌,隻想著能在鹹陽苟活餘生,而後者則代表著,對方想參與到國家管理的層麵。

  既然你秦王一統天下,蕩平四海,那麽是否能拿出有容乃大的胸襟,真正接納他們這些異國遊子呢?

  嬴政眯著眼睛沒有說話,手指有節奏地敲打著龍椅,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另一邊,李斯卻已經滿臉怒容地衝了出來。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李斯朝嬴政行了一禮後,轉身看向旁邊的李信,冷笑道:

  “不知道李將軍什麽時候竟然淪為了六國的喉舌,居然在這大殿之上,與我王討價還價,難道你忘記了自己老秦人的身份了麽!還是說陛下若不答應,六國餘孽們還打算把這十萬石糧種運走?”

  李斯氣得滿臉漲紅,就差點飆髒話了,周圍大臣看向李信的目光也是神色複雜。

  要知道,李信可是參與過好幾場滅國之戰的,這些六國王族與他之間,本該是水火不容的關係,可吊詭的是,李信如今卻為六國王族求情?

  這件事情怎麽看都有一些諷刺。

  李信淡淡掃了李斯一眼,麵無表情道:

  “還請丞相慎言,自陛下禦極以來,四海歸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丞相一口一個六國餘孽,怕是不太妥當吧,難道說丞相也是魏國餘孽不成?”

  “你……”

  李斯一時語塞,李信卻繼續開口道:

  “再說了,眼下最為緊要的是如何解決鹹陽百姓的春耕問題,而非鬥氣,不管六國王族抱著什麽心思,人家能拿出十萬石糧種解決燃眉之急,就該給與認可不是麽!這裏麵哪有什麽威逼的意思啊!”

  李斯悶哼一聲,沉著臉走回到了隊列當中。

  不管他此刻有多麽憤怒,但有句話李信說的是沒錯的,眼下最關鍵的是解決春耕問題,至於其他的事情,隻能後麵再想辦法了。

  眼見李斯被懟了回去,其他大臣們便越發不敢吭聲了。

  “他們想要什麽?”嬴政開口道。

  “回稟陛下,六國王族自知罪孽深重,已無顏麵對天下,隻求能給後人們謀上一個出路,一個為我大秦效力的機會!”

  李信言辭懇切道:

  “為此,他們願意將糧種無償獻給朝廷!”

  “什麽!”

  聽到這句話,在場眾人全都驚了。

  誰也沒有想到,六國王族這一次竟然會做的如此決絕,竟然不惜以十萬石糧種來表達自己的忠心。

  這樣一看,對方要求的似乎也並不是很過分,隻是給自家子弟謀求一個出路罷了,也沒說要封王封侯的,聽起來還挺懂分寸的。

  嬴政看向右手方,淡淡道:

  “倒是有些誠意,丞相怎麽看?”

  李斯有些警惕地看了李信一眼,才緩聲道:

  “啟奏陛下,如果真能解決百姓之苦,給那些人一些方便也未嚐不可,隻是這無償之事,與法不合,臣覺得朝廷還是按市價購買吧。”

  如果平白無故拿了這麽多糧種,而後又給那些人的後人們大開方便之門,豈不是變向鼓勵賣官鬻爵?

  這樣一來,朝廷的法律體係豈不是如同兒戲?

  秦以法立國,這樣做,無異於自掘墳墓。

  嬴政點了點頭,看向李斯眼神飽含著一絲讚賞。

  不愧是肱股之臣,做事果然周全。

  “既然如此,爾等下去商議出一個章程出來,也好早日讓鹹陽百姓拿到糧種。”

  李斯點頭稱是,李信卻沒有退下,而是繼續說道:

  “既如此,六國王族願意以市價三成作為此次運量的車馬費用,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三成?”李斯眉頭微微一皺。

  按道理來說,從周邊搜集糧種,再派人押運過來,所耗之數至少會使糧價超出半倍,這六國王族隻提高三成,算是良心價了。

  可不知為何,他隱隱總覺得這裏麵有些古怪。

  不過眼下形勢緊迫,已經容不得他多想了。

  正當李斯準備代表朝廷答應此事時,一個超級響亮的噴嚏響了起來。

  “哎呀呀,不好意思,昨夜受了風寒,有些感冒……”

  楚陽掏出手帕抹著鼻子,連忙朝嬴政告罪。

  李斯看到這一幕,也是楞在了那裏。

  嬴政臉上露出一抹不耐,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而下方的李信眼中卻閃過一抹寒芒,冷聲道:

  “楚冼馬,莫非對此事有什麽意見?何不說出來,讓大夥聽聽!”

  “意見?我閑人一個,能有什麽意見,你們聊你們的,啊嚏……”

  楚陽搖了搖頭,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可臉上卻帶著揶揄的笑容,看得李信頭上青筋暴起。

  嬴政深深看了楚陽一眼,又看了眼一旁目瞪口呆的扶蘇,淡淡道:

  “有什麽話就說,再敢裝神弄鬼,拉下去廷杖!”

  “嘿嘿,陛下果然是臣的知己啊,知道臣憋不住話,小臣說便是了,廷杖什麽的就不必了吧……”

  楚陽幹笑了幾聲,看向了下方的李信,拱手道:

  “楚某才疏學淺,對於李信將軍的提議本不該發表什麽意見的,隻是看到六國王族如此大氣,就不由想起了一個故事。”

  “周朝時有一個人非常喜歡穿皮衣服,還愛吃肥美的飯食。

  他打算縫製一件價值昂貴的狐狸皮袍子,於是就與狐狸商量說:‘把你們的毛皮送給我幾張吧。’

  狐狸一聽,全逃到山林裏去了。

  他又想用肥美的羊肉祭祀,於是去找羊說:‘請幫幫我的忙,把你們的肉割下二斤,我準備祭祀。’

  沒等他說完,羊就嚇得狂呼亂叫,互相報信,一齊鑽進樹林裏藏了起來。

  這樣,那人十年也沒縫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沒辦成一次祭祀。”

  楚陽深深吸了口氣,冷笑道:

  “現如今,將軍建議讓陛下去找那些六國王族,讓對方將自己的利益讓出來,來安撫自己的臣民,這個那與狐謀皮之人有什麽差別?”

  “一番操作下來,百姓高價得到糧種,怨聲載道,陛下失去民心,黯然傷神,而將軍口中的那些六國王族們,賺得盆滿缽滿,後代子孫官運亨通……”

  楚陽居高臨下地看著李信,一字一句道:

  “這便是你口中所謂的拳拳之心麽!”

  接下來,在寂靜的朝廷上,響起三道猶如雷霆般的喝問聲。

  “你置陛下於何地!”

  “你置大秦體麵與何地!”

  “你置鹹陽的百姓與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