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請教
作者:海陵紅粟      更新:2021-11-05 18:29      字數:2266
  蕭何帶著侍衛們離開了,等到回來的時候,手裏已經多了幾件東西。

  這時,任縣丞再也無法淡定了,整個人癱軟在地上,不停地求饒。

  什麽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

  要不是他算計蕭何,自然也不會遭此劫難。

  想到自己接二連三地栽倒楚陽手裏,任縣丞真是後悔到骨子裏去了。

  可惜現在說什麽也晚了。

  侍衛們將任縣丞與王士德拉下去之後,院子裏終於清淨下來。

  趙禦史看向蕭何,臉上帶著欣賞的神色。

  “蕭何,此次牽出如此弊案,你該當首功,既然主犯已經伏法,朝廷的認命尚還需要些時日,在這期間,這縣丞一職就由你暫代吧。”

  聞言,蕭何猛地抬起頭來,眼睛已經紅了一片。

  縣丞這個職位,對於他們整個蕭家而言,都有著特別的意味。

  他原以為自己這輩子也難以觸及,幫家族重返榮耀,卻不想短短幾日之內,就做到了蕭家幾代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蕭何第一時間就看向了旁邊的楚陽,要不是有恩師在旁邊鼓勵扶持,無論如何,他都是做不到這個地步的。

  一時間,蕭何心裏感觸良多。

  “多謝大人提攜,蕭何必將鞠躬盡瘁,不負朝廷所托!”

  趙禦史點了點頭,看著滿園狼藉的模樣,興致似乎不佳。

  在這之前,他所到之處,無往不利,每次揪出貪汙瀆職的官員時更是心情一片大好,隻覺得又替國家清理出去一個禍害百姓的狗官。

  可這一次,任縣丞臨死之前的那些話,卻戳中了他心中的軟處。

  難道這大秦,真的如那人所說的那般不堪?

  難道真的已經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了麽?

  不知不覺的,趙禦史的視線突然落在了楚陽身上,眼神不由亮了起來。

  對呀,這個年輕人是蕭何的老師,更是鬼穀傳人,光是那神算法就已經讓人眼花繚亂,更不提那堪稱得上神物的天機算。

  或許他能解答自己的疑惑呢?

  想到這裏,趙禦史整了整自己的衣衫,極為恭敬地走到楚陽麵前。

  “聽聞先生乃鬼穀高徒,在下有諸多疑惑,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周圍的護衛們看到自家大人如此禮賢下士,都看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他們家這位大人就是碰到了李相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啥時候待人如此客氣了?

  全場之中,唯獨蕭何覺得本該如此。

  楚陽微微沉吟下,看向趙禦史,拱了拱手。

  “在下不過閑雲野鶴而已,當不得什麽高徒,大人有話直說無妨。”

  對於這位趙禦史,楚陽的觀感還不錯,同時對對方的身份也有些好奇。

  這麽年紀輕輕的禦史,怎麽看都覺得有些變扭,而且又有前任丞相之子當做隨從,隻能說明此人的身份背景絕不簡單。

  再加上這人姓趙,楚陽心中大致有了答案。

  估計這位趙禦史多半是皇族子弟吧。

  沒過多久,侍衛們就將院子裏收拾幹淨,擺上了一桌酒菜。

  趙禦史親自為楚陽倒了一杯酒,語氣恭敬道:

  “不知在先生看來,那任縣丞所言之事真假如何?”

  楚陽眉頭一挑,沒想到年輕人是想問這個,不過他並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

  “大人以為呢?”

  趙禦史深深吸了口氣,緩緩說道:

  “自陛下統一天下以來,六國之內再無戰事,六國之民都得以生息,府庫充盈,民心思安,我以為下麵本不該是這般光景,然而……”

  趙禦史端起酒杯,飲了一口,隻覺得一片苦澀。

  “然而,這次我奉陛下之命,巡視諸郡,所到之處卻看到貪汙瀆職之人比比皆是,民生凋敝,百業待興,難道真如那任縣丞所說,大秦的天下已經這般不堪了麽?”

  楚陽聞言暗暗點頭。

  如果這位趙禦史一上來就歌功頌德,描繪出一個虛假盛世來,他自然會選擇敷衍一番。

  可聽到對方這麽說,就說明這個人還是挺有責任感的。

  罷了,就看在他提攜蕭何的份上,指點一二吧。

  “事情是這樣一個事情,但是原因卻並非如此,世間自有潔身自好,一心為民的官吏,任縣丞之言,隻不過是為其貪汙遮掩的一番說辭罷了。”

  聞言,趙禦史安心了不少。

  是呀,雖說這一路下來,確實遇到了不少害群之馬,但同樣的,也有不少如蕭何一般的盡忠職守的好官。

  自己剛才是被任縣丞給蠱惑了呀!

  趙禦史有些感激地看著楚陽,問道:

  “那依先生之見,這大秦吏治可有什麽弊端?”

  我去!玩的這麽大!

  楚陽看著趙禦史,仿佛在看著一個傻子。

  要知道,眼下可不是百家爭鳴,暢所欲言的戰國時代,這可是大秦呀,咱們那位秦大大的脾氣可不太好。

  這要是傳出去了,還不得被人生吞活剝了。

  “咳咳……”趙禦史掩飾著自己的尷尬,他朝周圍看了一眼,低聲道:

  “先生放心,此事隻是咱們酒後閑談,當不得真,要是有人亂嚼舌頭,全都在下一人負責,絕不會給先生添麻煩的。”

  楚陽點了點頭,這才開口道:

  “一個社會是否健康穩定的關鍵,在於它有沒有給人帶來希望,也就是晉升通道是否通暢。”

  “就拿這選拔官員來說,什麽人適合做縣令,什麽人適合做郡守,什麽人適合管理農事,單靠著一封薦書,那任縣丞與呂公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命運,這公平麽?”

  趙禦史臉上有些疑惑,喃喃道:

  “莫非先生認為舉薦製度不好?若舉薦製加上問責製呢?一旦舉薦之人出了問題,那當時推選之人連同問責,豈不是就不用擔心徇私了?”

  楚陽意外地看了對麵這個年輕人一眼,沒想到這家夥還有自己的思考。

  不過可惜的是對方說得這一套不但沒用,還會催生出另一個可怕的東西。

  門閥!

  從魏晉,到隋唐,那些門閥強大到敢和皇權扳手腕的地步。

  甚至連皇帝的姓氏也不放在眼裏,直接排在了他們後麵。

  一旦選拔官員的權力讓渡到了他們手裏,那麽皇帝基本上就和傀儡差不多了。

  “這……”趙禦史一臉糾結,沒想到他苦思冥想很久的東西,倒頭來不過是空歡喜一場,神色不由痛苦起來。

  就在這時,楚陽的聲音響了起來。

  “如果有一種製度,可以用統一的考題來選拔人才,由朝廷當考官,根據考生們的成績來選派任職呢?”

  “這……”

  趙禦史睜大眼睛,陷入了呆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