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曆史就這在拐彎了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12-19 08:31      字數:2200
  “九言,你救救他,你救救他,姐求你了。”

  張九言姐姐不顧李自成滿身血汙,將他抱在懷裏,不住的要張九言救治李自成。

  張九言心裏當然是不願意救李自成的,他對李自成,那都恨不得上去補上幾刀。

  但是奈何姐姐苦苦哀求,拿這個姐姐沒辦法,隻得是命人找來大夫,救治李自成。

  不過大夫來了,李自成卻是拒絕救治。

  隻見李自成鼓著勁,一把推開了大夫,手艱難的抬起來,撫摸著張九言姐姐的臉,

  “對,,,對不起,,,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會聽你的話,和你好好,,,好好過日子,隻是現在,不能重來了。”

  現在的李自成,已經是眾叛親離,身邊的人是死的死,走的走,

  就連他最疼愛的侄子李過,剛才也是死在了亂刀之下。

  這一切的一切,已經是讓他毫無活下去的勇氣,

  張九言姐姐知道李自成有了尋死之意,嚇得手足無措,緊緊的抱住他,生怕李自成會離開他,

  但是李自成依舊不為所動,不接受大夫的治療。

  張九言姐姐嚎啕大哭,求李自成不要這樣,說你死了,我也不活了。

  張九言姐姐那深情的哭喊,看得官軍許多人都是留下了眼淚,心中唏噓,

  眾人都是奇怪,心說為何一個亂軍頭目,會有一個如此癡情的女人跟著他,愛著他,自己為何就沒有?

  張九言見姐姐哭得傷心,抬頭看見賀珍手裏抱著的孩子。

  張九言心疼姐姐,看不得姐姐尋死覓活,於是張九言把孩子抱在懷裏,對李自成說道;

  “李自成,你若是死了,我這當舅舅的便要擔當教導你兒子的責任,你願意讓我來教導他嗎?

  我告訴你,真要我來教導,我就一天八百遍的對你兒子,說你的不是,讓他這輩子最恨最瞧不起的人就是你。”

  “張九言,你混蛋,”

  李自成被張九言說的怒氣來了,不知哪來的力氣,指著張九言大聲叫罵。

  崇禎三年十月八日,張九言帶領五萬大軍,將亂軍圍困。

  亂軍驚恐之下,爆發營嘯,繼而開始自相殘殺,屍橫遍野,血流滿地。

  亂軍頭目王嘉胤,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等人,亦是全部死於亂刀之下,無一活口,天下為之震動。

  曆史是這樣記載的,世人也都是這樣以為的。

  隻是世人不知,多年後,在米脂的一個大山裏,卻是多了一個漢子。

  這漢子不善言辭,因而很少與人交流,以至於他這一輩子,都沒有再走出過這座大山。

  在這山裏,他和自己的婆娘,孩子,一家人過著簡單樸實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家裏需要添置點什麽,他婆娘便去縣城采買,雖然日子不怎麽富裕,但是一家人卻是生活的開心,其樂融融。

  “大捷,大捷,三邊總督剿滅匪賊,西北平定。”

  “大捷,大捷,三邊總督剿滅匪賊,西北平定。”,,,

  一匹快馬急奔在京城的街道上,不住的大聲喊叫,惹得周邊的百姓都是沸騰,一個個的大聲歡呼。

  消息很快傳到崇禎皇帝那邊,崇禎皇帝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耳朵。

  他不敢相信張九言才上任三邊總督一年的時間,竟然就真的將王嘉胤,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等一眾匪首收拾了,

  而且還是一網打盡的那種,可謂是一招致命,一勞永逸。

  這也太突然了,別人辦了幾年的辦不成,他張九言就三腳兩腳的辦成了?

  崇禎皇帝不敢相信,直到張九言命人把一幹匪首的人頭送來,崇禎皇帝命人驗明正身,

  在加之崇禎皇帝也是命人前去陝西實地查看,回來稟報說情況屬實,崇禎皇帝才是不得不信。

  崇禎皇帝開懷大笑,命禮部安排,親自去太廟告祭了大明的列祖列宗。

  據說在那一天,崇禎皇帝在太廟都高興的哭了,哭得情真意切,哭的稀裏嘩啦,哭得令人無限感懷。

  有道是大功要重賞,崇禎皇帝對張九言的功績很是滿意,加封張九言為靖安侯,太子太保。

  又加封張九言的母親,妻子兩人一品誥命夫人的榮譽。

  而隨著張九言這般大功的建立,朝堂上那些反對張九言的聲音,這時候也是沒有了,

  那一個個大佬都是變成了啞巴,不再說張九言是毛都沒長齊的愣頭青之類的話了。

  反過來,他們開始稱讚起崇禎皇帝的慧眼識珠,對崇禎皇帝大拍馬屁。

  崇禎皇帝很得意,對張九言也是更加信任。

  一時間,張九言可謂是風頭無兩,令人羨慕不已。

  加封過後,崇禎皇帝也是向張九言詢問何時剿滅關外的韃子。

  崇禎皇帝說韃子一日不除,他一日不安,希望張九言盡早趕赴遼東,處理遼東事務,西北這邊可以先放一放了。

  不過崇禎皇帝的要求被張九言給婉言拒絕了。

  張九言在給崇禎皇帝的上書中,誠懇的分析了如今的局勢。

  張九言說如今西北之地剛剛出現轉機,絕不可就此滿足,應當集全力,將這穩固發展的勢頭保持住。

  隻有這樣,西北才能真正的穩固,不再出現反複。

  一旦這時候就去遼東,那必定造成遼東還沒有處理好,西北這邊又要亂起來。

  一旦再度大亂,再要平定,隻怕又是費時費力,還有可能將整個大局葬送。

  崇禎皇帝想了很久,最後不得不承認張九言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自己確實是操之過急,有些拔苗助長了。

  君臣達成共識,崇禎皇帝再也不催促張九言了,讓他在三邊總督的任上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爭取早一日徹底穩固西北,如此,大明就太平了。

  有了崇禎的理解和支持,張九言更加是幹勁十足。

  一麵他積極的鼓勵生產,發展民生,一麵,他也是積極的訓練大軍,發展和改良裝備。

  當然,日後對戰韃子,猛將那是絕對不能少的。

  於是張九言借著這次剿滅賊首的大功,保舉了一大批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