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12-19 08:31      字數:2191
  就這樣的勢力,隻要我大明知己知彼,認真應對,收拾他們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有什麽難的。”

  張九言的這番話,乍一聽很膚淺,但是你一細細研究,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

  主事心裏疑惑,不知道張九言這話該不該相信。

  主事又問道:“那張將軍你以為我大明該怎麽收拾韃子?”

  張九言搖搖頭,回道:“現在收拾韃子還不行。”

  “為什麽?”

  “還能為什麽?囊外必先安內啊,我們大明這幾年到處是旱災澇災,饑民無數,

  這時候你跑去收拾韃子,那人心能往一塊使嗎?”

  “嗯,有道理。”

  張九言的話有理有據,讓主事也很是信服。

  “那依將軍之見,這韃子該怎麽收拾,又要多久呢?”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張九言心砰砰跳,雖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不是崇禎皇帝的耳目,但是依然難掩心中的激動。

  “這好辦,兩年穩定國內,一年剿滅韃子,三年,天下太平,我大明又是一個朗朗乾坤的新世界。”

  “三年?這這這,,,這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張九言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說道:“這些事別人來幹,一百年也幹不成,但是要我來幹,三年足以。

  不是我張九言誇口,這也就是我張九言人微言輕,

  要是我有那三邊總督楊大人的高位,收拾那些個亂軍,再去收拾那些韃子,那都是手到擒來,而且還不花朝廷一分錢。”

  主事更加驚奇,“這麽大的事,還能不花朝廷一分錢?”

  張九言一拍胸膛,“那當然,我張九言是誰,能是那些屍位素餐的官員比得了的嗎?

  隻可惜我是生不逢時,遇不上機遇啊,要不然,大明早太平了。”

  說完,張九言倒滿酒杯,仰頭一飲而盡,最後將酒杯重重放在桌子上。

  張九言站起來,抽出腰間寶劍,耍起來劍舞。

  一邊舞劍,張九言一邊高聲吟誦起了戚繼光的那首著名詩詞。

  “一劍橫空星鬥寒,莆隨平北複征蠻,他年覓得封侯印,願學幽人住此山。”

  張九言此時雖然說是在做戲,但何嚐不是真情流露。

  一想到大明天災人禍,百姓民不聊生,最後大明滅亡,漢家沉淪,他這心裏就跟在滴血一般,

  此時有機會改變這一切,讓天下百姓少受一點罪,張九言能不動情嗎?

  主事感受到張九言的真情流露,也是深受感動,看向張九言的身影,也是感覺張九言的身影是那樣的高大,偉岸,光輝,奪目耀眼。

  告別張九言,主事心情無比激動,幾乎可以說是用跑的速度,進了宮。

  他進了宮,他進了宮,是的,他進了宮。

  他真的是崇禎皇帝的耳目,接近張九言,就是奉了崇禎皇帝的命令,來打探張九言的為人秉性,

  還有,就是了解張九言對當下時局的判斷,為崇禎皇帝做參考。

  等主事當麵將張九言的一言一行稟報給崇禎皇帝聽時,那讚美張九言的話是一籮筐一籮筐,他自己都流淚了。

  崇禎皇帝聽完很高興,不住的揉著手,來回渡步。

  “好,好,他當真有把握兩年平定內亂,一年掃平邊患?”

  心情激動,但是崇禎皇帝還是不敢相信張九言有這樣的本事,能夠三年做到這一切。

  要知道之前就有一個人誇下海口,說要五年平遼。

  但是現實如何,現實是遼東沒平定,反倒被人打到了國都,還差點破了京城。

  現在崇禎皇帝剛把那說大話的下了獄,又蹦出來一個說話更猛的,五年都不要,隻要三年。

  而且這三年不但是平定遼東,而是剿滅韃子,外帶收拾國內的亂軍。

  這如果是別人說,崇禎一準是要治他個欺君之罪,砍頭都算輕的。

  可是偏偏說這話的人,他憑著過硬的本事,以一千人對戰一千韃子兵,最後將韃子兵全部絞殺。

  還有隨後跟著孫承宗征戰韃子,那是如狼似虎,立下戰功無數,以一個小小的千戶官身,位列戰功第一人,硬是把總兵都給比下去了。

  這實打實的戰功,這就是本事啊。

  一個有本事的人,他說的話即使再大,你能說他完全就是在吹牛嗎?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張九言說辦到這一切,不花朝廷一分錢!

  不花錢啊,不花錢,這是重點啊。

  之前崇禎皇帝為了支持五年平遼,往裏麵砸進去了上千萬兩的白銀,以至於現在國庫都長蘑菇了,

  而張九言說不花錢,又能解決問題,你說這好事到哪裏找去?

  心中一陣激動,最後崇禎皇帝堅定的說道:“張九言身負大才,忠勇無雙,實乃戚將軍在世,宣,朕要見他。”

  據史料記載,這一次崇禎皇帝在書房召見張九言,君臣二人暢談國事,

  張九言博古通今,引經據典,將這天下形勢分析的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然於胸。

  崇禎皇帝聽得興致很高,以至於廢寢忘食,通宵達旦。

  直到第二天崇禎皇帝上早朝,崇禎皇帝還意猶未盡,竟然是親自拉著張九言的手,一起去上朝,生怕張九言跑掉。

  此後一連半月,張九言每日必得崇禎皇帝召見,可見其對張九言之信任和器重,一日比一日深厚。

  如此之下,民間竟然是開始謠傳,說張九言成為了崇禎皇帝的男寵。

  當然,這謠傳自是不足為信,但可見此時張九言之皇恩浩蕩。

  崇禎三年五月十六日,崇禎皇帝頒布聖旨,

  指責三邊總督楊鶴招撫不利,徒費錢糧不說,還讓西北局勢更加險惡。

  崇禎皇帝本欲將其治罪,但念在他勤王有功,功過相抵,免其三邊總督職務,召回京城。

  楊鶴接到聖旨,很是意外,同時也感到臉麵盡失,在百官麵前丟盡了臉,於是他便上書辭官,說要回鄉養老。

  崇禎沒有考慮超過一分鍾的時間,答應了。

  至於張九言,則因多次立下巨大戰功,再加之如今大明正是不拘一格用人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