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傻小子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12-19 08:31      字數:2207
  張九言一聽爹說這話,頓時一陣發懵。

  怎麽回事?合著你老人家是來給我上新婚普及課來了。

  難怪你說這事情關係著張家的生死存亡,合著就是教我怎麽生孩子唄。

  見張九言不說話,還發懵,張九言爹一下得意起來,仿佛是找到了滿足點。

  張九言爹心說你小子能耐是不小,但是有些能耐,那還得老子來教。

  張九言爹站起來,一邊來回走,一邊手裏比劃著,一本正經,說道:

  “這生孩子可是大事,你知道這孩子從哪來嗎?你真以為孩子都是地裏撿來的?哪那麽容易的事。”

  “我告訴你,這生孩子,那就跟種地是一樣的,得翻地,得播種。

  那你知道這翻地怎麽翻嗎?這播種又怎麽播?

  不知道吧,我告訴你,這第一次翻地,得臉皮厚,別不好意思。這播種,那更是有技巧。

  等你新婚的時候,見到了漂亮媳婦,別傻乎乎的隻想著喝酒吃菜。

  至於那些個兄弟,讓他們有多遠滾多遠,趁早打發走,老話說春宵一刻值千金,你得抓緊時間,你的趕緊翻地播種。”

  張九言爹說的那一身是勁,但張九言那是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開玩笑,就剛才張九言爹說的那些話,對懵懵懂懂的愣小子還有點用,但是對張九言,那叫事嗎?

  也不看看張九言是從哪裏來的,也不看看張九言來之前是幹什麽的。

  就這,張九言隨便拿出一些知識點來,都能在這時代當大師了。

  “打住打住。”

  張九言爹越說越起勁,張九言趕緊是出言打斷,再這樣說下去,老子這本書都得封掉。

  “爹,這事我懂,你別操心了。”

  說著,張九言便是要走,卻被爹一把拉住。

  張九言爹臉上,已經沒有了開始時候的得意勁,變的嚴肅,揪住張九言的衣領,說道:

  “你懂?你什麽時候懂的?誰教你的?說,年紀輕輕不學好,連這事也懂?”

  對這個爹,張九言那也是無語,揪著兒子說這個,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

  “我怎麽懂的你別管了,反正你兒子我幹什麽,那都是無師自通,

  像這事,那還用教,你有這功夫,陪著娘多做幾個饃饃吃,楊愛那小子也快到長身體的時候,別餓著他了。”

  說完,張九言快步逃離,免得爹再問東問西。

  見張九言走了,張九言爹也是沒辦法,本來還想著顯擺顯擺,哪知道這小子那是啥都知道,也不知道他跟誰學的本事。

  說起楊愛,還別說,自打張九言和劉怡寧的婚事定下來後,張九言有兩天沒見過他了,也不知道這小子躲哪去了。

  張九言到處找,最後向人打聽,才知道楊愛進縣城了,早上坐人馬車去的,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他去縣城幹什麽?”

  張九言有點不放心,騎馬直接去縣城找。

  到了縣城,張九言到處找,但是卻沒有看見楊愛的影子。

  張九言不由得有些著急,瞥眼見到一個土地廟,張九言心說這小子,該不會是去那裏了吧?

  張九言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了自己第一次和楊愛相遇的那個土地廟。

  一進去,果然見到這小子蹲坐在地上,腦袋低頭看地,就連自己進來,也沒有發現。

  “你小子,怎麽了?”

  楊愛一聽聲音,抬起頭,見到張九言,眼睛一下就紅了。

  “怎麽了?眼睛怎麽紅了,誰欺負你了,跟我說。”

  張九言一邊說,一邊走過去,話語裏麵盡是對楊愛的關心和愛護。

  楊愛傻傻的看著張九言,突然,楊愛從地上站起來,張開雙手,風似的跑向張九言,一把抱住張九言,抱得緊緊的。

  “大哥哥。”

  叫了一聲大哥哥,楊愛就大聲哭泣起來,滾燙的眼淚再也止不住,一滴一滴的流下來。

  感受到楊愛的不一樣,張九言也是將他抱緊,關心問道:“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楊愛語氣哽咽,哭道:“大哥哥,你成親了,是不是就再也不喜歡我了?”

  “嗬嗬嗬,,,”

  張九言被楊愛給逗笑了,摸了摸他的小腦袋,刮了刮他的鼻子,笑道:

  “傻小子,你那麽聰明的一個人,怎麽還會問出這樣的話,我怎麽會不喜歡你呢?

  你叫我一聲大哥哥,我就是你一輩子的大哥哥,我一輩子都喜歡你,疼你。

  以後我還要給你找婆娘,給你成家立室呢,我怎麽會不喜歡你呢?”

  楊愛抬頭看著張九言,感受到張九言一如既往對他的關心和愛護,這才是慢慢露出笑容。

  “傻小子,以後不要一個人出來了,萬一又被人賣了,看你到哪裏哭去。”

  張九言做出一副凶悍模樣,對楊愛嚇唬道。

  “嘻嘻。”

  楊愛被張九言這嚇唬自己的模樣,給逗的嘻嘻笑,

  心裏的一道坎,這時候似乎也是邁過去了,不再像石頭一樣壓著了,一下就是心情開朗多了。

  “回家吧。”

  “嗯。”

  一大一小兩個人,出了土地廟,騎上馬,慢悠悠的在縣城的街道上走著。

  時不時的,便有百姓對張九言打招呼,說著討喜的話。

  張九言也是心情不錯,對他們笑著點頭回應。

  最後出了縣城,天色已經是漸漸昏暗,張九言抽打馬鞭,騎著鯤鵬寶馬疾步奔馳,向千戶所而去。

  崇禎二年五月初五,這一天米脂千戶所張燈結彩。

  通往千戶所官廳的街道兩邊,家家戶戶,那是掛滿了大紅色的同心結,還有那鮮紅的雙喜字。

  街道上也是掃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

  而這時候,已經有人代表張九言,挑著擔子,挨家挨戶的給軍戶們送發糕,讓他們沾沾喜氣,樂嗬樂嗬。

  家裏辦喜事,給街坊鄰居送發糕,這是習俗,以前家家都如此。

  隻是不管什麽習俗,他都會隨著環境變。

  就像這十幾年,年景都不行,老百姓都是生活普遍困苦,許多習俗那是能省就省,能免就免。

  更不要說這幾年,陝西餓死人的事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