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九言的打算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10-05 06:45      字數:2194
  這個數字,當然也是把張九言的那一百人給算了進去,要不然,他也就兩百六十人而已。

  其實張九言實打實的有兩百人,但是為了不讓賀人龍起疑心,自己隻對賀人龍說有一百人。

  以後他若是知道了,問起來了,大可說另一百人是預備的,打雜的。

  隻要平時關係維護的不錯,張九言相信賀人龍也不會太過計較。

  “三百六十人。”

  吳自勉看向賀人龍麾下士兵,再看看張九言的麾下士兵,心裏一估摸,差不多。

  這個數字對於如今的千戶來說也不算少,是個實話。

  “賀人龍,待會來本將這裏議事,對了,把你手下的這個張九言也帶上。”

  吳自勉在賀人龍的人馬裏麵看了幾眼,知道這時候要想擊敗神一魁,這賀人龍是一隻不可或缺的力量。

  於是吳自勉決定將賀人龍認真對待,把他也叫去開會。

  “職下遵命。”

  賀人龍可以感受到吳自勉對自己的看重,心中很是激動。

  雖然吳自勉不是他的直屬上官,但是如果得堂堂總兵看重,跟著吳自勉在這一次的戰鬥中立功,

  到時有吳自勉這個總兵親自保舉,那自己的升遷也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送走吳自勉和嶽聲和,賀人龍很高興,對張九言誇讚道:

  “張九言,這次多虧你提前報信,要不然,非得被兩位大人看笑話不可。”

  張九言不敢居功,回道:“屬下不敢,這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說著,張九言不免說起吳自勉要議論的事。

  張九言對賀人龍說道:“將軍,如今楊大人下落不明,賊兵歡呼擒住了楊大人,此事十有**是真。

  待會吳將軍要議之事,想必也是為的此事,卻是不知將軍如何打算?”

  賀人龍聽了,心裏想了一會,說道:“張九言,我知道你有想法,說,你有什麽主意。”

  張九言沒有隱瞞,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將軍,要想救出楊大人,絕不可貿然強攻,更不可與之輕易談判,以免朝廷那邊有禦史言官攻擊。

  屬下以為我軍可派一得力使者去神一魁軍,與之會晤。

  這使者明麵上是會晤神一魁,實則乃是保護楊大人,待他與楊大人接上線,我軍便可發起突然攻擊,打神一魁軍一個措手不及。

  屆時,神一魁軍大亂,救下楊大人不在話下。

  而且我軍也可趁此機會,一舉殲滅神一魁,奠定勝局。”

  賀人龍將張九言的話在腦海裏麵一番想,最後問道:“你有幾成把握?”

  張九言自信回道:“若使者是別人,我有五成把握,可若這使者是屬下,屬下便有九成把握。”

  “好,待會本將便向兩位大人提議你的主張,保舉你為使者,你可不要讓本將失望。”

  對於張九言的本事,賀人龍也是知道的,對張九言,他也很信任。

  當下賀人龍也不扭捏,答應按照張九言的意思辦,反正事成之後,他的功勞也不小。

  而萬一失敗,死的最多是張九言,他賀人龍那是沒什麽損失的。

  既然如此,賀人龍在沒有更好的對策的情況下,又怎麽會反對呢?

  兩人商量好了,而後一起去了吳自勉那裏。

  潰散的各個文官武將到齊,吳自勉和嶽聲和問眾人有什麽辦法一解當前困局。

  賀人龍當即站了出來,把張九言的主意給說了。

  不但如此,並且賀人龍還極其認真嚴肅的,保舉張九言為使者。

  吳自勉沒有異議,對嶽聲和點頭,表示讚成這個主意。

  嶽聲和想了想,對身邊的一個官文模樣打扮的人問道:“彥演,你以為如何?”

  這個被嶽聲和稱作彥演的人,名叫洪承疇,彥演是他的字。

  不錯,他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漢奸,大賣國賊,曆史恥辱柱上,永遠不能抹去的人。

  大明江山被韃子占據,這家夥要付一大半的責任。

  可以說如果沒有他,韃子朝廷以當時的實力,是絕對沒有能力占據漢家江山的。

  即便一時占據了,韃子也絕對坐不安穩,退回去也是必然。

  但就是他,不但幫助韃子朝順利入關,還幫助韃子朝鎮壓大明官軍,民間義軍,讓韃子朝安穩的坐穩了江山。

  此人,真可謂是漢家屈指可數的極品敗類,說多了髒嘴巴。

  古人,他們許多時候喜歡稱呼對方的字,而張九言對於洪承疇是知道的,但是對他的字不熟悉。

  所以這時候張九言也沒在意,隻是因為嶽聲和向洪承疇提問,才將目光自然的看向他。

  卻是不知眼前的這個文官老爺,就是那臭名昭著的洪承疇。

  隻見洪承疇走上前一步,站了出來,對嶽聲和說道:“大人,賀將軍此計甚妙,下官深以為然。

  隻是下官以為若是在突然襲擊前,能夠派出一支騎兵隊伍快速衝擊亂軍,

  一可助使者保護總督大人無恙,二可加速亂軍的崩潰,為之後的大軍襲擊作準備。

  如此,則可保萬全,還請大人定奪。”

  張九言聽了,心下佩服,隻感歎這人真是心思縝密,比自己這個出主意的人還要細心。

  老人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是一字不假。

  嶽聲和聽罷,讚賞的點了點頭,又看向吳自勉,目光下意識的詢問他的意見。

  要說這個舉動以前嶽聲和是不會有的,

  畢竟武將地位低下,他作為此時最高的文官,自己做主就是,武將隻有聽命的份。

  不過這幾年隨著天下越來越不太平,大仗小仗那是越來越多,

  如此之下,這武將的作用隨之自然也就越來越大,作用越大,這地位自熱而然的也就開始抬頭了。

  這個變化是慢慢的,是潛移默化的。

  不像當年土木堡之變後,將星凋零,武將地位一下就急轉直下,那個變化是斷崖似得下跌,令人驚歎。

  兩廂比較,差別甚大。

  此時的變化,是因為時局的慢慢變化而變化,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身在局中的人,是很難感受到其中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