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07-02 23:52      字數:2186
  若是九爺需要,小的二人可為九爺在其他地方安插鐵環,以便九爺隨時下山。”

  李文成這話,讓張九言眼前一亮。

  對啊,條條大路通羅馬,這麽大的一個山,哪個地方不可以下山,非要走那兩條,別的地方就不能走?

  這座山,難道是兩根筷子撐起來的嗎?

  世上那麽多的高峰險峻,走不了人,但是為了通行,隻在那山腰峭壁上懸掛一個簡易的鐵環,讓人借力,

  亦或是做一個不到一尺寬的板子,也就夠下個腳,掛在那奇高無比的山腰上,如絲線盤旋,一路直通山頂,

  這些辦法,不還照樣走人嗎?

  難不成自己的陳家溝山,比那些山還要險峻?

  而李文成範明義兩人的建議,就是在陡峭山路上安插鐵環,

  下山的時候,隻要抓緊這個鐵環,就可以一路借力,小心下山,這方法簡單,實用,怎麽自己就沒想到呢?

  “這真是當局之謎,旁觀者清啊。”

  張九言拍了拍自己的額頭,自嘲的笑了幾聲。

  站起來,張九言對李文成和範明義兩人,鄭重的拱手致謝。

  兩人自是連忙躲避,不敢接受。

  而後,張九言問道:“敢問二位師傅,若是要安插這樣的鐵環,需要多久?”

  李文成和範明義兩人這段時間負責山寨的修建,那是將這陳家溝山給走了一個遍,

  裏裏外外,沒有他們不知道的,心裏很快盤算,最後李文成說道:

  “兩天時間做鐵環,一天時間安插,加一起三天時間,小的二人便可為九爺用鐵環一路串聯,做出一條下山之路來,

  雖然不比那兩條路好走,但是小心一點,絕對出不了事。”

  “好。”

  張九言大叫一聲好,高興的握住李文成和範明義兩人的手,激動道:

  “這一次你們可是立下大功了,等打敗了李自成,我張九言必有重謝。”

  兩人見張九言這麽高興,心裏也是激動。

  張九言想了想,又說道;“二位師傅先把這些鐵環做好,不急安插,等我什麽時候要你們安插,你們再動手不遲。”

  李文成點頭應下,心中思考一陣,又道:

  “九爺,這打造鐵環,尚需許多的鐵料,山寨鐵料不多,小的算了算,怕是還差五百多斤的鐵料。”

  張九言眉頭皺了皺,鐵料這玩意不容易替代,倒是個麻煩事。

  不過張九言還信心滿滿,說道:“不怕,明天我給你弄來。”

  有張九言這句話,那一切就沒有問題,李文成,範明義二人便下去準備打造鐵環事宜。

  五百斤,說多不多,真要是能夠采買,不說五百斤,就是五千斤五萬斤,那也是輕而易舉,任何一個鐵礦都可以眼皮不眨的拿出來。

  但是現在對於張九言來說,這個數目卻是不小,因為下不了山,沒地方買啊。

  沒辦法,天亮後,張九言不得不又叫來張桂雲。

  讓他告訴山寨裏的百姓,說李自成把下山的路給斷了,要滅了山寨。

  現在需要鐵來打造武器,希望大家積極自願捐獻,不管是鐵釘鐵鍋,還是鋤頭鏟子,反正隻要是鐵就行。

  李文成和範明義兩人見張九言給出的辦法,竟然是在山寨裏麵向百姓要,

  而且還是以自願為原則,這讓他們都是搖頭苦笑,

  他們心說九爺人是好人,但是這想法,有時候還是過於天真了。

  不怪他們兩人這樣想,要知道自古以來,對於老百姓來說,那鐵器都是極其重要的家庭資產,

  多少人在分家的時候,為了一把鋤頭鐮刀,吵得那是不可開交,親兄弟為此打架喪命的,那也不是沒有。

  這麽重要且珍貴的鐵器,你讓百姓無償拿出來,而且還是以自願為原則,這不是開玩笑嗎?

  誰會傻乎乎的把家裏的鐵拿出來?

  李文成悄悄對範明義說道:“九爺這麽大的人物,怎麽有點孩子氣呢?

  這鐵器是什麽物件,誰舍得無償捐出來,他以為這是小孩過家家嗎?”

  範明義也是搖頭,應道:“可不是嘛,尋常人家,為了一把鏟子打死人,搶還搶不過來,哪個舍得往外拿?”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當百姓得知李自成來打,張九言急需鐵器打造武器後,

  卻是個個激昂慷慨,轉身就回家去,見到家裏帶鐵的物件,那就往張桂雲這裏拿。

  拿什麽的都有,釘子鋤頭,鏟子鐵鍋,就連縫衣針,還有那鐵做的菩薩神像,也有人往這拿。

  大家無比的積極踴躍,沒多大的功夫,就是湊足了五百多斤的鐵,這讓李文成和範明義兩人是吃驚不已,隻以為自己是看花了眼。

  這次收集鐵器的速度之快,再一次的體現了軍民一家的好處。

  每家每戶都有家人在張九言手下聽命,如果說張九言敗了,那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家人也會喪命,他們自己也將死於非命。

  所以他們得知有人把山路給斷了,有人要把山寨一網打盡,現在隻有造出武器,才有希望活命,

  所以不論是為了家人,還是為了他們自己,他們都是積極參與,將家裏的鐵器物件都是盡可能多的拿出來,有多少拿多少。

  最後湊足了數量,還有多,張桂雲便把一些人的鐵鍋給送回去了,免得他們家裏做飯不方便。

  看著大家踴躍捐贈,張九言心裏也是欣慰。

  不管他們是出自真心也好,被逼無奈也罷,反正大家那都是栓一根繩上的螞蚱,

  一個人好,那大家都好,一個人死,那大家都死。

  如此抱團取暖,雖然看似有些不地道,但是在如今的亂世,不得不說,這也是讓大家有了一定的抗擊風險的能力。

  這真可謂是福禍一體,休戚與共。

  “師弟,看見了嗎?九爺是幹大事的。”

  麵紅耳赤,最後李文成終於是服氣,對張九言的算無遺策,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知道百姓積極捐獻,這一切都在張九言的預料之中,

  否則,昨天晚上張九言不會答應的那麽痛快和幹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