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提煉之法
作者:老白豬      更新:2020-06-27 16:11      字數:2189
  不但如此,王廣泉在稱重的同時,還要檢驗銀子的真假和成色,每一個銀子都是要剪開查看,細心無比,

  要說每一個時代,哪一方麵的水平會大大超越同時期,那無疑便是造假的水平了。

  隻要有利可圖,那麽造假的水平絕對是令人歎為觀止。

  而這年代的銀子,那也不例外,一樣有假銀子。

  你可不要以為銀子不能造假,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但凡是能夠換錢的東西,或者其本身就是錢,那他也就一定可以造假,

  而且若是條件允許,這造出來的假貨便足以亂真,甚至比真的還真。

  便如這年代的銀子,那就有很多的造假手段,比如那鉛包銀,錫包銀,藥水銀等,花樣可謂繁多,

  鑒定銀子真假,便須要有足夠的經驗和方法,

  如後世劇目裏麵常見的情景,人們拿著銀子,在嘴裏咬一口,用這種辦法來判斷真假,這樣的鑒別方法在古代是不會發生的,

  因為一旦咬到了加水銀做假的假銀子,那極有可能中毒。

  稱重,辨別真偽,這般場景,縱然看得出王廣泉的本事,但卻還是讓張九言無比的懷念後世的紙幣。

  王廣泉做買賣半輩子,經驗老道,沒多大的功夫,稱重和檢驗的事情便是做完了,隻聽他對張九言讚道:

  “客官,你這銀子俱是好銀,早知這樣,便不檢驗了,好好的銀子,都給破了相。”

  王廣泉雖是說笑,但張九言知道即便是讓他再重來一次,他還是會剪開銀子查驗的,

  有時候身體的強大慣性,那不是意識可以控製的。

  張九言微微一笑,道:“大朝奉,既然銀子查驗無誤,那我便先走了,待會我會帶人來取鹽,麻煩大朝奉了。”

  “不敢不敢,本是份內之事,何來麻煩一說,客官客氣了。”

  王廣泉對張九言的談吐很是欣賞,知道此人不是一般人,心裏對張九言的結交之心更加是重了。

  出了鹽行,張九言沒有直接去買油,而是直接去采買熟石灰,還有純堿,作用,當然是要用來提煉鹽了。

  提煉鹽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用氯化鋇,純堿,還有燒堿來提煉,去除粗鹽裏麵的雜質。

  因為粗鹽純度不高,裏麵有大量的雜質,比如像那硫酸根離子,鎂離子,鈣離子等等。

  要去除這些雜質,就要一步一步來。

  先是把粗鹽放進大鍋煮,放入氯化鋇,氯化鋇和粗鹽裏麵的硫酸根離子結合,就會生成硫酸鋇,

  因為硫酸鋇不溶於水,所以這樣就可以把硫酸根離子從粗鹽裏麵給剝離出來。

  然後放入燒堿,燒堿與鎂離子結合,就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澱,

  這時候加入純堿,純堿會與鈣離子結合,生成碳酸鈣沉澱,

  這些做完,就可以直接通過紗布等過濾一番,把這些雜誌全部去除,最後一步就是再通過熬煮,或者日曬的方式,得到純淨潔白的鹽。

  不過這種方法好是好,但是成本卻比較高,再加之要用到氯化鋇,張九言也不知道這玩意在如今的年代,應該到哪裏去買。

  所以這個最佳的辦法,那是不能用了。

  不過這沒關係,凡是都有個替代方案嘛,而且替代方案操作起來往往要順手便捷的多。

  這個替代方案就是第二種辦法,那就是直接用熟石灰和純堿,來對粗鹽進行熬煮,去除鹽裏麵的雜質,最後過濾,日曬。

  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原材料獲取方便,成本還低。

  盡管要比第一種方法的效果,差那麽一丟丟,但是相對於這年代的古人來說,最後得到的鹽,也已經是足夠好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張九言直接便選用這個替代方案,來提煉鹽。

  購買熟石灰和純堿都是很順利,很快就買到了。

  張九言一買就是每樣幾百斤,過程就不一一贅述了。

  隨便說一句,這年代的純堿不叫純堿,而是叫堿麵,開始張九言去買的時候,夥計都沒聽過純堿。

  不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夥計一聽純堿和堿麵,裏麵都有堿,於是拿堿麵給張九言看,

  張九言一看,再一詢問堿麵的作用,才知道這就是純堿,最後才做成了買賣。

  再次回到糧行,隻見這裏已經是店腳行的板車,排成了一條長龍,一百五十石糧食,全部已經是裝車完畢,隻等張九言來。

  張九言把工錢付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二十輛木板車總費用三兩銀子。

  這些腳夫得了銀子,也是個個高興。

  不過這時候的張九言,那也是身上幹幹淨淨,把從黃雅升那裏借來的兩百兩銀子全花了,而且連油也沒錢買。

  張九言也不好意思再借,反正山寨裏麵還有一些油,可以頂一陣子,以後再讓張桂雲來采買便是。

  張九言讓幾輛木板車去把買的鹽和熟石灰,純堿裝車,最後才是讓他們稍稍等待,

  張九言去黃府,向黃雅升告辭,順便也把那鯤鵬也給帶上。

  不過有一個問題,卻是一時甩不脫,就是那些饑民百姓。

  這些饑民百姓見到糧行的糧食裝車,這麽多的糧食讓他們都是看傻了,

  一個個的都是圍著不肯走,可憐巴巴的求著張九言,讓張九言施舍一些糧食給他們救命。

  有道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這些饑民百姓足足有一百多,個個淒慘,特別是那些老人和小孩,那更加是讓張九言不忍睹目,看得張九言於心不忍,

  所以張九言也是想要給他們分發一些糧食,算是積點德行。

  但這裏是縣城,要是一旦分發,便不知道要引來多少人,最後更是有可能引發哄搶也未可知。

  於是張九言把心一橫,喝令他們不要跟隨,車隊出發。

  張九言也是有打算,知道這些饑民百姓不會輕易走,等他們跟著出了城,到時候路上沒什麽人,再給他們一些糧食,讓他們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張九言騎著鯤鵬,帶著車隊,後麵跟著百多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城門,向那陳家溝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