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閨幃情趣
作者:沁颯      更新:2020-10-18 15:37      字數:2141
  小白於龍虎山懸棺之處見的那石碑,就是於那時刻的字。

  其時恢複了仙身的育陽已是心灰意冷,她亦去了遭地府,求了碗孟婆湯。她倒是想知道這孟婆湯倒是怎番威力,竟能令人的心意如此變換?

  待她喝了湯砸了碗,從此三界中便鮮少有她的消息傳來。

  令陰亦是兜兜轉轉幾百年間,方才得了她絲毫訊息。後麵的事情小白亦知,他幻作了那白麵書生,引她姐姐走向了個凡人。

  他隻是想……想讓她擁有個凡間世人可得的幸福。

  後來他奉大帝之命出去辦差,育陽出了差錯之時他確是不在人間。

  小白聽了,沉默半響,隻說了句:“你亦沒錯。”

  令陰抬頭看她,隻聽她又道:“你隻是給了她你覺好的,卻不知,她倒是想要甚麽。”

  小白長呼了口氣,看向令陰平靜道:“我姐姐素來淡薄,然你若懂她,亦可從她眉眼間,看出她的欣喜。她茹素,不喜吃肉,然我若做了紅燒豬蹄,她亦是可吃上兩塊的。”

  “她喜著素衣,並不愛那些花俏事物。於凡間姑娘的胭脂水粉,更不為看中。然你若在她床頭案前,擺上一隻插了花的小罐,她亦是欣喜的。”

  “你喜愛一個人,若隻是喜愛你眼中的那個人,便亦算不得甚麽喜愛了。你若當真心係於她,便可知,她對你哪裏就不若你對她情深?”

  “我亦知了,隻是晚了。”令陰終是笑了下,確是帶了自嘲的苦笑,而後言歸正傳道:“我今晚來,是來予你辭行的。”

  “辭行?”小白看他不過一身黑衣,外加一把劍的形容,著實不像要出遠門之人。

  令陰平靜道:“我已與大帝請辭,他亦允了。從此天高地廣,自我放逐,直至尋到育陽之日。你雖未必想要知曉,然育陽認你為妹,我自是要來辭行的。”

  小白聽了,亦不知說甚麽是好,半響隻是問道:“你亦相信我姐姐沒死?”

  令陰隻是說道:“隻要她一息尚存,我上刀山下火海亦定是要尋到她的!”

  小白定定的看著他,頭一次予他笑了笑,真心祝願道:“那便祝你……早日稱心如意,帶君歸。”

  令陰走的絕然,便連背景都同主人一般冷硬。

  小白看了一眼,便亦不再看了。

  太和宮的春光正好,許是離天要近上一些,便連那月光都愈加明亮一些。

  黑夜能包含萬物,予人休憩生養之機。待到第二日天光大明,便甚麽煩心事都可煙消雲散了。望望春光正好的日陽,亦覺美好。

  小白鮮有的未賴床,一大早便起了,頭一次由她去堵了周公的門催他上課。

  隻是她估算的不好,本打算扳回些許懶惰印象,再者昨日逃了許真君的可,若哄得周公心情好,予她去說項想來亦非甚了不得的難事。

  然而她卻未想這周公與桃花女即為夫妻,那自是要宿在一處的。且趕上她去這世間不對,人兩口中正於閨幃之中嬉鬧。

  桃花女正揪了他的耳朵控訴著他行的甚錯事,而那周公則自作痛楚不斷地哀喚著:“夫人饒命、夫人饒命。”

  小白於凡間不說是未及婚嫁,便是相好的亦不得一個,故而哪裏會知道甚麽閨閣情趣。又想她於桃花女亦是相熟,於是隻砸了門大驚小怪地為那周公求饒!

  倒是唬得出了門的周公一臉的黑,直到課堂之上臉色更是不見好轉,便是那角落擺的香燃完了,亦不許她動彈分毫。

  小白偷偷瞪了他幾眼,倒是幾分不解他怎地便恩將仇報怨上自己了?

  而後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個人來提她,那馬勝將她給

  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本為顓頊的輔佐之神玄武,(顓頊、辰星、玄武)後接替北方天帝顓頊成為鎮守北方的天帝。現被供奉湖北武當山,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玄天上帝位列北極四聖,屬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直隸。受玉皇大天尊敕封位鎮北方,後受元始天尊符召敕令。而北極四聖的職責上統伏三界群魔諸妖邪,下攝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殘害生靈。玄天真武有號玉虛師相而濟度群迷。又號終劫濟苦天尊,在五劫中的終劫救度眾生,破諸魔法邪宗。皈命玄天不墮邪見。

  一、北方之神;二、水神;三、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征;其四,為戈之事的主持者,勾陳大帝(又稱天皇大帝,四禦中第三位,鬥母元君長子,紫薇大帝胞兄。奉玉皇上帝敕命,執掌天地人三才,主管人世間的眾生,與一切兵戎、戰爭之事,故亦是武神和戰神。)之重要支持,劍仙之道守護神,武學之人的護法者。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兵天劍修真的看守護者。武當山道教最高尊神。因北方七宿(鬥、牛、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焦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鋤魔都禦劍出行,就因為禦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北方玄武其下第一宿,鬥宿即為南鬥,又稱鬥木獬主管人間進士登科爵祿、微風細雨、斛鬥升合秤尺之司。“南鬥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

  龜蛇二將,前者是護衛大神,後者專替真武記錄三界中的善惡功過。周公、桃花、水火二將。

  道教經書中描繪真武的形象是披發黑衣,金甲玉帶,仗劍怒目,足踏龜蛇,北方真武妙經》記載,真武帝君原來是淨樂國太子,生於淨樂宮,生而神靈,察微知運。長大成人後十分勇猛,唯務修行,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不願繼承王位。後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連越遊東海,又遇天神授以寶劍。

  玉皇大天尊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並將太和山易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當(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