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 沒捉住伊凡大公
作者:心情馬甲      更新:2020-07-28 09:34      字數:3240
  經過一夜的鏖戰,比爾博大敗伊凡大公,天亮之前伊凡見大勢已去,趁黑逃跑,倫納德軍隊終於兵敗如山倒,目前比爾博派遣諸位高手正在追擊中,倫納德的軍隊已經潰敗,漫山遍野都是逃兵,比爾博正在抓緊收攏降兵,不過他的軍隊也是人生地不熟,抓捕還有點困難,總體來說,仗肯定是勝了,至於收尾工作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何劍聽了很想像一個靈魂人物一樣做點指示,想了半天發現也沒啥好說的,托姆邊上有一個智囊團比他想得還周全點,比爾博本身就老將,格林大公那裏如今的狀況氣都不敢大點聲喘,一切聽從比爾博的指令,現在看似僅打了一個勝仗,不過守住了一座城池,但形勢卻一片大好,隻要不出昏招,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去收複,坎普的光複指日可待。

  何劍憋了半天也沒憋出個屁來,倒是托姆又指出了第二個問題。

  西方教廷最近動作頻頻。

  這個動向何劍最近幾天已經注意到了,波爾津拿下教廷後安穩了一段日子,最近這段時間終於按捺不住了,將西方幾個主教,包括兩位紅衣大主教都換了人,整個西方世界都在震蕩之中,不過前陣子波爾津沒動手就是將軍隊安撫住,隻要軍隊不亂,再震蕩也翻不出天去。

  原來何劍對西方教廷的組織架構不是太了解,後來經過多方打聽現在終於都搞明白了。

  西方世界是一個政教一體的國家,教皇掌握等同於世俗間皇帝的權利,教廷的軍隊構成分成三個部分,直接效忠於教皇的叫神聖騎士團,共六十萬人,其中二十萬駐紮在創世城外,另四十萬分成了四支隊伍駐紮在東南西北方向,這六十萬人就是教廷絕對的精銳,神聖騎士團每年都會分出一部分名額給地方,地方會推薦一些優秀的有潛力的士兵去騎士團報道,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留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再集中考核,最終決定誰留下,誰離開。

  不要以為離開的人會被地方瞧不起,實際上因為高階騎士的壽命比普通百姓要高出不少,所以需要的新鮮血液並不算多,隻要在神聖騎士團訓練過,回到地方都算是一個資本,對以後的晉升也是大有裨益,很多官宦子弟明知道不可能選拔上,還是千方百計將人送進去,圖的就是一個資曆。

  除了神聖騎士團這支主力部隊,教廷在地方上也有軍隊部署,但不同於東方,東方因為有多個國家征戰,所以大多數國家都將軍隊布置在國界線附近,而最近百年以來,西方除了少量偏遠地區外,幾乎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到東方世界南北方向都有天險,他不怎麽需要防備外敵,因此教廷在地方上的軍隊直接歸於主教掌管,主教在世俗界可以理解成城主的地位,而紅衣大主教則掌管一個片區,手下有幾個或十幾位主教。

  每座城市根據大小不同,有五千到一萬五千不等的軍隊,這些軍隊平日裏還要掌管治安的職責,如果附近有異教徒出現,第一梯隊的還是他們,他們搞不定,則讓神聖騎士團出動。

  這一批地方軍隊實力就弱得多了,不過總人數不少,整體約在兩百萬上下,如果集中起來展開人海戰術,倒也不可小覷。

  一般說到教廷的軍事力量就是以上這兩支了,另外還有一支比較隱秘的部隊,並不是針對外敵,而是對內,因為教廷的性質,導致內部有可能出現信仰不一致的人,這個時候會有一支神秘的隊伍出現,西方世界管這支隊伍叫裁決團。

  裁決團並不是一支獨立出來的隊伍,至少有一部分是和其他軍隊重疊的,沒有人知道裁決團有多少人,也沒有人知道裁決團歸誰領導,從以往的裁決團出手來看,此軍團人數不多,但身手不凡,出手果決,且不是來自一處,換句話說,就算在最低級的地方部隊,其中某人有可能隸屬裁決團。

  當然,這都是猜測而已,何劍曾經因為裁決團的問題谘詢過傭兵協會的會長克萊因,那老頭沉默了半天,估計是知道一些情況的,但不想說,隻告訴何劍裁決團不足為慮,因此何劍有充分的理由懷疑裁決團的背後有克裏斯汀家族的影子。

  托姆跟何劍提了幾句教廷的事,何劍本身也是知道的,隻是他在倫納德和坎普的戰爭還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現在實在沒有餘力再去照顧西方,托姆話鋒一轉,說布魯特可“自治”了有段時間了。

  何劍算算日子,這一晃都快半年了。

  去年10月26日,倫納德開始入侵坎普,同一天他打下精靈穀,地火一斧子砍死拜爾德大公,從第二天起,就讓拜爾德的小兒子吉特掌管布魯特,如今都3月了,當時何劍派了兩支隊伍去“平亂”,現在法爾廷斯已經率領騎兵營回到了精靈城,大柏樹城若依曼率領的二十萬軍隊分成幾路軍,在布魯特掃蕩了一圈,現在也回到了誓約城附近。

  而布魯特自己的部隊,隨著這段時間的裁軍,也處理得差不多了,前段時間畢爾頓給的數據說是在全國五個點保留了部分預備役,這些兵力實力較差,且大部分年紀偏小,所以留了下來,大概全部有近十五萬左右,其實跟訓練營也差不多,裏麵的待遇沒有在外麵做工強,不過食物都跟得上,功法也是好的,如果認真訓練,未來會給正規部隊提供血液。

  正規軍經過撤裁後僅保留了二十五萬,這個比例比當初莫桑境內要低很多,因為當時還需要大量的軍隊,現在的需求不是那麽迫切,就盡量挑些更加優秀的,就算加上預備役的十五萬,一共也才四十萬。

  比起原來的百萬大軍,砍掉了一大半,剩下來的的確都是精銳,一級騎士根本沒有,二級騎士除了少量天賦出眾的,大部分都進入了三級騎士的門檻,畢爾頓衡量了一下,從人員素質上來說,比當初莫桑留下來的五十萬軍隊還強了一些。

  何劍原本的計劃是讓法爾廷斯和若依曼在布魯特再待一段時間,等布魯特時局徹底穩定了再撤回來,同時讓現在的大公吉特宣布歸順大漢,現在經托姆的提醒,覺得不能再拖下去了,西方教廷是一言堂,他說不打,那三五年都不會打,但他要說打,恐怕半個月,部隊就能開到邊境,再用半個月時間抵達定西城,他要不及早做好準備,等波爾津先發難可就遲了。

  事不宜遲,何劍第二天就在魔法之殿舉行了多方麵會談,與會人員包括了還在布魯特的畢爾頓、迪克,在總部的托姆、芭芭貝還有在倫納德的喬納森、拉塞爾和在坎普的比爾博,算是一次縮小型總參部會議,何劍就是想擴大也沒有辦法,目前的手機功能不支持多方通話,這八個人交流還是何劍叫了若幹“秘書”,一邊接收消息,一邊記錄,再一邊告知何劍,得到何劍的反饋後,再逐一告知,麻煩是麻煩了點,不過總比天南海北聚在一起強。

  會議主要商討了倫納德坎普戰場的進度、布魯特駐軍的時間表,以及吉特宣布歸順大漢的時間表,可憐吉特馬上就要“歸順”了,連參與會議的權利都沒有。

  因為坎普和倫納德的戰局相對是獨立的,何劍並沒有直接插手的意思,並且明確告知幾位將領不要著急,無論何時都要以將士們的生命保障為前提,如果能少死兩個人,那麽遲兩天就遲兩天,如果多花錢可以少死人,那麽就跟托姆要錢要軍械!

  大夥的“哈哈一笑”因為延遲的原因來得特別緩慢且不統一,再經過秘書們的轉述,顯得異常詭異,何劍也不在意,直接聽幾人對戰局的判斷。

  比爾博經過一天的忙碌,其實收攏完殘兵也沒有多久,他先匯報了一下之前的戰況,此戰共殲敵近五萬,五萬人在三十多萬人中聽上去不算什麽,可當身邊死了五萬人,正常人都會瘋掉,倫納德的軍隊能堅持那麽久,一則他們本身就是精銳,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二來經比爾博事後統計,倫納德的督察隊此戰估計砍死潰軍近五千人!

  當真是血流成河!

  何劍聽了沉默不語,他不想殺人,可不殺不行,此時說出任何聖母的話,都是對前線將士的不敬。

  比爾博繼續說,殲敵五萬,斬敵七級騎士三名,俘虜接近十八萬,其中有三萬傷兵,重傷約四千人,餘者都四散逃亡,包括大公伊凡,當晚也沒有捉到。

  說起沒捉到的時候,比爾博實際上是有些忐忑的,他和其他將領都知道雙方實力的差距,此戰的最終勝利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關鍵是怎麽勝的漂亮,而勝的漂亮的其中一條就是活捉伊凡大公,但恰恰被他搞砸了,更何況他是莫桑公國歸降以來首次帶兵出征,有點不好交代。

  何劍反倒安慰了一會,伊凡是淩晨時分逃跑,想要在幾十萬人馬中找到一個人,確實是不容易,而且何劍的心裏話是倫納德大勢已去,他又不是非要把伊凡大公捉到羞辱一番不可,日後可能會出現,可能不出現,也就隨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