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埋樁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327
  聽完我從《史記》裏麵轉譯出來的信息後,諸葛老大就說道,如此的話,信息並無出錯,他這就讓諸葛複前往洛陽城中向荀俁傳訊。

  接著諸葛老大就向我詳細說了這次溝通荀俁的安排,這次諸葛複前往洛陽,會帶著其兒子諸葛光同去,認識一下路途,記住荀俁的府邸所在,順便也在荀俁麵前混個麵熟,將來就算諸葛複身體抱恙無法前往洛陽的話,也可以讓諸葛光頂替。

  而按照諸葛老大的安排,諸葛複此去之後,為了便於荀俁那邊一有成果,諸葛複可以立刻知道然後傳訊回來,會暫時在洛陽那邊定居。

  當然了,如果貿然安插一個人在洛陽城中定居的話,風險實在太大,所以諸葛老大的意思,就是讓諸葛複在離洛陽城五裏到十裏的範圍內,尋一處農莊居住生活就可以了,若是有適合的地方,最好能夠在山中獨居。

  至於生活方麵,除了華夏民族傳統的耕種技能自給自足外,諸葛老大肯定會給予諸葛複一定的錢財讓他能夠安然生活的了。

  不過為了掩人耳目,方便與荀俁聯係,諸葛老大打算安排諸葛複伐木為生,每天進城中買柴火,這樣就可以光明正大出現於荀俁府邸附近了。

  諸葛老大的設想,首先是要看荀俁那邊能否安排,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荀俁安排諸葛複每天往其府中送柴,那樣的話,要傳遞信息就十分容易了,隻要雙方約約定好,在通往後院廚房或是柴房的路上某處安置需要傳遞的信息即可。

  這樣的話,荀俁甚至不用出現,就可以與諸葛複按照約定好的方法傳遞信息,對雙方都十分安全。

  但是這個方法,亦有一定的隱憂,那就是一般大戶人家,送柴火的基本都有固定之人,而這人一般都與府中某些管事之人有關係,要不就是親屬,要不就是好友,貿然更換的話,恐防會引起這些人的關注,到時候引出不必要的麻煩,那就容易誤了大事了。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諸葛複抬著柴火沿街叫賣,隻要與荀俁約定好,每天某個時辰從荀俁府邸經過,隻要荀俁聽到叫賣聲,而又有信息要傳遞的話,自然可以裝作心血來潮的樣子,找人召諸葛複進府。

  這個時代,沿街叫賣還是大有人在的,並不會引起多少注意,隻要諸葛複按照諸葛老大的安排,做戲做全套,每天差不多時候出現,先在荀俁府後叫賣一番,歇歇腳,等個一刻鍾再離去,如果荀俁沒人找人相召的話,也要繼續沿街叫賣,一路往其他府邸叫賣,直至賣完兩擔柴火為止的話,自然不會引起什麽人懷疑的了。

  聽完諸葛老大的這番說話,估計他為了安排這些情節,應該沒有少從下人處打聽這些細節的了,所以才作出了這麽貼合實際的安排。

  果然確實是我認識那個謹慎小心的諸葛老大,連這麽微小的布置,都親身推敲一番,作出最為合理的設計,實在是令我汗顏。

  諸葛老大說完自己的安排後,就問我其中可有什麽疏漏之處,我仔細回想一下,諸葛老大這些安排已經是十分細致了,以我的看法,並沒什麽紕漏,於是我就說道,老師高明,弟子尋不出其中有不妥之處。

  而諸葛老大顯然就這些安排,推敲了不少時間,見我確實沒有什麽改進之處可以提出,就微笑著讓我喝口茶,繼續說著之後的安排。

  按照諸葛老大的設計,諸葛複去到洛陽附近之後,自然是與其兒子諸葛光落實後落腳的地方之後,然後才帶著諸葛光一起去送信給荀俁,之後為了保險,諸葛光就不會久留,立時帶著荀俁的回信返回長安,諸葛複則留下來按照荀俁約定好的方法,與荀俁保持聯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