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千年積累獲一讚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4-20 23:41      字數:1243
  諸葛老大這就算是定了基調了,不過此次考核確實也是沒什麽可以詬病的地方,而我和董允也自問是盡心竭力了。

  所以我和董允互相對望了一眼,就同聲附和諸葛老大這個結論了,然後董允就順便說了此番考核的所有資料,都如之前商定的一樣,全部運回了長安城中,要如何處置還請諸葛老大指示。

  這事諸葛老大明顯已經是早有思考,順口就說道,讓董允現在回去,將所有資料全部運來丞相府中,待他親自查驗無誤之後,就會送進宮中。

  說到此事,諸葛老大順帶也向我和董允說了,劉禪陛下已經決定繼承大漢傳統,在宮中重新修建石渠閣,以作保存書籍圖冊之用。

  董允運回來的這批資料,可謂是正得其時,如若經過考證之後,“九品中正法”確是官員考核良法的話,這批資料定必會送到石渠閣內。

  而諸葛老大之前也已經與劉禪陛下說及此事,如若此番涼州官員的考核得到朝廷眾臣的肯定的話,劉禪陛下就會於石渠閣中另辟一室,以存放以後曆年來官員的考核資料,方便官員任免升降。

  說完這番話,諸葛老大就讓董允先行退下,去將一應資料運送到丞相府中,待董允離去後,諸葛老大再向我發問,就剛才董允所言,可有什麽補充之處。

  果然為上之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諸葛老大果真得其精粹,更難得的是充分考慮到人心,用正當理由遣走董允之後,才來問我這個親近之人。

  隻是方才董允所言,已是相當詳盡,就考核過程,我也沒什麽可以多說的了,不過有些地方,我倒是可以說一下的。

  那就是此去涼州之行中,我們搞盡腦汁為“九品中正法”打上的數個補丁了,於是我就將打這些補丁的時候,我和董允是出於什麽問題、當時又是什麽想法、以及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凡此種種,盡皆向諸葛老大說了一通。

  說真的,這些想法以及思考,董允作為一個下屬,向諸葛老大這個上級說的話,未免有點尷尬,但是讓我這個弟子兼女婿說的話,就相當合適了,也順便有一個晚輩向前輩求教的意思,可以讓諸葛老大幫我們品評一下我們打的補丁是否合適。

  諸葛老大邊聽我的述說,邊微微點頭或是沉吟,直說了一刻多鍾,我才將這些種種全部說完,諸葛老大聽完之後,不由感歎說,我和董允此行做得不錯,這些思考都甚為難得,而能夠就遇到的各種情況切實地提出解決的方法,也已經算是曆練出來了。

  尤其是我們對官僚心態的把握,可謂是明見,已經算是洞察人心了,而之後提出的方法,也頗是適合,就諸葛老大所言,他也想不到更合適的方法了。

  諸葛老大說的這番讚賞,我卻是欣然接受了,畢竟是千年官場政治積累下來的定性之論,可以說不是對人心的洞察,而是數千年官員政治生涯,積累下來的各種事例證明的定理了。

  雖然最後提出的方法,不敢說是萬世不易,但是也應該說是一時之選了,就我認為,隻要朝中吏治未曾腐壞過半的話,這套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

  至於吏治腐壞過半,整個州的官員都串通一氣的話,估計王朝也已經是衰弱不堪了,到了這個時候,要麽就是引入別的監察手段刷新吏治,有著後世那種“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大勇氣、大毅力,要麽就是任其腐壞下去,直至王朝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