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蜀漢的悲哀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2-18 00:27      字數:1310
  諸葛老大這個傑出的CEO,在滿足益州派這班股東的幻想同時,沒讓這班股東有多少損失,所以終其一生,才能得到蜀漢上下支持,不斷發起北伐。

  反觀其學生薑維,能力手段沒有諸葛老大高明,隻是北伐稍稍有數次損失,就讓益州派這班股東感受到了切膚之痛,朝野上下頓時冒出不少反對北伐的聲音。

  等到後來敗於鄧艾之手,損失甚巨的時候,當時擅權的宦官黃皓更是膽敢進言劉禪,欲廢掉薑維這個大將軍兼武侯學生,估計應該得到了朝中不少人的支持。

  薑維也不是善男信女,不會坐以待斃,也當即上書進言,說宦官黃皓驕橫弄權、蒙蔽聖上,請劉禪斬殺黃皓。

  但是劉禪或許是出於平衡的考慮,兩邊的進言都沒有采納,兩件事就都不了了之,不過自此薑維也不敢回成都了,隻率兵在遝中種麥,積糧練兵,以待時機再次北伐,如此才有了之後諸多事情。

  綜上所述,說劉備和諸葛老大一直壓製益州派也不是一個十分正確的說法,應該說他們兩人是想借助益州本土的資源,順利達成收複漢室江山的宏大目標,隻是這些資源,基本上都是掌握在益州派係手上。

  所以劉備和諸葛老大才會采取半威脅半利誘的方法,將各種資源從益州派手上拿過來分配給荊州派和元老派手上,讓這些資源確確實實能夠用到北伐曹魏的事業之上。

  而如果隻是白生生將這些資源從益州派手上奪走的話,肯定會引來不少反抗的,到時政局絕對會亂。

  於是劉備肯定隻能給出一些久遠的承諾,以換取益州派手上的各種資源的,這樣的做法,其實就等於是劉備發行債券換取資源了。

  本來這種發行債券的辦法,還是十分有效了,順利用當時相對小的代價將益州派拉上了劉備集團的戰車,在一段時間內也發揮出不俗的戰鬥力。

  可惜債券的清償能力沒有一直保持下去,在夷陵之戰後幾乎是公司破產,資不抵債,債券幾乎變成廢紙了,所以麵對諸葛老大的挽救之舉,這些益州派才沒有發出什麽異議,好讓諸葛老大順利將蜀漢搶救回來。

  隻不過後來的各任CEO,再沒有諸葛老大的能力,蔣琬、董允、費禕這幾任還算勉強,雖然沒有為這些股東帶來多少分紅,但也起碼保本了。

  但是到了薑維這任CEO,卻是光顧開拓進取,沒有深化運營,以致開拓(北伐曹魏)一旦受阻,造成了相當損失的話,就沒有其它途徑補充這些損失。

  股東的利益受到大的損害,開始不斷虧本,也難怪益州派最後破罐子破摔,寧願將自己手握的債券當為爛紙燒掉,也要讓其它企業收購自己了。

  實在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眼看曆任董事長和首席行政官畫下來的大餅,遲遲不能兌現,而自己投入的成本倒開始虧蝕,真的是有如後世炒股票的那些股民,眼看著自己購入的優績股遲遲不漲,還慢慢下跌,到最後隻能忍痛割肉將手中的股票折價賣出了。

  曆史上的蜀漢,沒有資源兌現自己的承諾,導致國內的各方勢力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證,結果最後出了益州派這些爛事。

  如今大漢新得了偌大地盤,自然是要酬謝曆來對大漢有功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方式當然就是讓各功臣推薦自己的族人,到合適的崗位為大漢服務,也令到各功臣與大漢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了。

  所以隻要各功臣推薦的人不是十分離譜,完全不適合他們要求的崗位的話,自劉禪陛下到諸葛老大再到三公九卿,甚至下麵的各主官,都是沒有理由拒絕這種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