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東吳缺猛將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2-02-18 00:27      字數:1277
  等到費禕果真回到長安之後,劉禪陛下果如諸葛老大所言,隻在朝會上表彰了其一番,由於我現在身任羽林左監,又剛好在長安城中,所以也有幸列席其中,親眼看到費禕將國書奉上給劉禪陛下。

  按照董允在朝會中誦讀出的國書內容來看,這應該就是大漢與東吳所訂立的明約了,隻是重申大漢和東吳當年之誼,以後繼續守望相助而已。

  想想也是,雖然朝會上的都是朝中重臣,但也難免會有泄密之虞,密約之事自然不會在朝會中讓眾臣知曉了。

  朝會之後,諸葛老大就讓我和費禕一起到丞相府中,設宴慶賀一番,此次小宴並無旁人,自是暢所欲言。

  席間也從費禕口中,得知了他和東吳之主孫權會談時的不少細節,感覺孫權這人,雖然軍事才能一般般,但是政治眼光和觸覺還是不俗的,不然也不會穩據東吳多年,不讓國中豪門將其架空,剝奪其權力。

  而諸葛老大對孫權此人卻不大關心,或許其與孫權也是打過多次交道,深深明白到孫權是什麽樣的人,所以才不多問,反而對現今東吳有哪些能臣猛將甚為感興趣,一再追問費禕。

  費禕這次出使,也確實負有打探別國情況的任務,對這些事情當然格外關心,而且別國朝中有哪些得用之人,也不是什麽機密,這些情報費禕自然是全部收集妥當了。

  說起來,也難怪東吳自夷陵之戰後再無進取之意,實在是其國內猛將凋零,再無攻伐別國之堅矛,自是難生馳騁天下之豪氣。

  不要說曾追隨孫堅、孫策打下東吳基業的黃蓋、韓當、程普早已身故,後來投效孫策的虎將太史慈英年早逝。

  之後的中堅將領蔣欽、陳武、蕫襲、徐盛等人也已是不在了,就連曾被孫權親自褒獎,解其衣親指其身上數十處創傷問其來曆的周泰,也早已作古。

  最可惜的就是被孫權譽為可與張遼媲美的甘寧甘興霸,以及與甘寧有殺父之仇,與其分庭抗禮的淩統,這兩名東吳當時可與蜀漢“五虎將”及曹魏“五子良將”等當世名將並列的虎將,也先後逝世了。

  所以現在東吳朝中,能拿得出手的猛將就隻有潘璋、丁奉兩人而已,其餘將領都是未成氣候的,但是潘璋、丁奉兩人雖則可稱良將,但其水平也大約與關興、張苞等差不多,難與趙雲、馬鐵、魏延這幾個當世一等一的虎將匹敵,甚至可說是難望趙雲等人的項背。

  至於陸遜這名東吳大都督,卻是難得的帥才,不以衝鋒陷陣、領兵殺敵為其長處,隻適宜於穩坐帳中運籌帷幄。

  東吳現時軍方還有一名大員,那就是鎮守交州的步騭了,不過此人雖算是文武兼資,但是不以軍事才能名稱於世,也是偏向政治、文事方麵才能的了。

  東吳方麵猛將嚴重缺失,但是文臣方麵都是對得起三分天下這個牌麵了,不但有碩果僅存的東吳第一代文臣張昭,這名遺老可是夠能耗的,其與曹操可是同時代的人,赤壁之戰時就是東吳文臣之首,是孫策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裏麵提到的人物,乃是當年與周瑜相提並論的人物。

  而曆史上,張昭可是耗到公元236年才逝世的,可比公元220年逝世的曹操多了十五年壽命,雖然現在的張昭,在孫權稱帝後就以老邁為由,告老歸家,但是孫權還是給足麵子,將張昭改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

  也就是說張昭理論上還是東吳的高官顯爵,孫權如果向其問詢,想必他也不會拒絕孫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