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少年行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8-08 23:54      字數:1492
  羽林軍的營寨,既然已經決定建立在上林苑內,我亦無需留在長安城中慢慢逐一選定合適地方了,與諸葛老大商談了一會,決定就在將要劃為上林苑的地方內先建起簡易營寨即可。

  ??如此一來,就可以放心交給蔣琬去做了,隻等蔣琬召集來足夠的“羽林孤兒”,就可以開拔到上林苑處建立營寨了,到時候我那邊也已經交割完畢,可以回來實踐一些想法了。

  ??不過清朝皇室命袁世凱訓練新軍,卻被袁世凱“小站練兵”整出了一支忠於自己,借此稱霸民國的“北洋軍”,而袁世凱最後更是憑著這支軍隊成為了民國總統,最傳奇的還是,這支“北洋軍”中還出了袁世凱、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四個總統,唐紹儀,段祺瑞,徐世昌,王士珍幾個總理,成為了北洋軍閥這個派係。

  ??而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自己做甩手掌櫃,讓蔣介石做校長,結果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國民黨軍官都基本上隻聽從蔣介石調遣,由是這些黃埔軍官所帶領的軍隊,全部都變成了蔣介石的嫡係部隊,蔣介石便是憑借這些嫡係,一路建功立業,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以及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最後更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與武漢汪精衛所在的“國民政府”對峙,成為了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

  ??清朝讓袁世凱練兵和孫中山命蔣介石練兵的兩個慘痛案例給予了後人一個教訓,練兵初期如果絲毫都不介入的話,那麽這支軍隊訓練出來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對你有什麽認同的了。

  ??所以雖然可以將一些羽林軍前置工作交予蔣琬負責,但是如果我在這個羽林軍草建的時候,毫無存在感的話,那麽將來這些人定必不太認同我,那麽很多工作就不好做了。

  ??不過幸好我在和諸葛老大提議要重建大漢羽林軍的時候,已經有過一些考慮,如今正好將這些想法提前布置一番就是了。

  ??想到這裏,我就向諸葛老大說道:“老師,弟子近來長居軍旅,思及羽林軍之事,偶得一詩,還望老師斧正,若其尚可,還請老師送交樂府編曲,弟子欲作羽林新軍之軍歌。”

  ??“哦,難得幼常又如此雅興,為師自當樂成其事,且給為師道來,若能符合羽林之軍,為師自當命樂府令譜曲,正是激勵軍心之舉。”

  ??“老師且聽,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弟子才拙,僅得四句,還望老師斧正。”

  ??“幼常何言才拙,高祖之《大風歌》僅僅三句,便言明匡扶之誌,孔子亦雲‘誌之所至,詩亦至焉’,可見詩乃誌之聲,幼常此詩雖短,卻已言明從軍之誌,其中賦比興之法,深得《詩經》三昧,正是佳作,不知可有詩名?”

  ??“弟子欲以《少年行》為其詩名,未知老師認為何如?”

  ??“不俗不俗,正是符合羽林孤兒從軍之念,幼常確有才情,隻是為何不自行編曲,如此方能直抒其誌,亦是佳話一則。”

  ??“弟子慚愧,於樂曲一事不甚精熟,恐難編出合韻之曲(開玩笑了,做做文抄公還可以,畢竟王維的這首《少年行》後世很是出名,但是樂府曲韻,後世經已失傳,隻能是一些音樂大能仿古而作一些古曲,至於是否跟原版一樣,真是天知曉了,而我更是對音樂之道一竅不通,如何能編寫曲韻),故此事還望老師費心一二。”

  ??“嗯,此亦是難免之事,幼常所學甚廣,與曲樂一道甚少涉獵,也是合理,此事既然托於為師,為師自當命樂府令精心編曲,屆時再讓幼常品鑒。”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