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四海為家的出處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7-20 23:44      字數:1502
  其次就是羽林軍的場地問題不過如今長安城中,已經是稍嫌擁擠,如果硬要在長安城中立下羽林軍的營寨的話,並沒有多少適合的地方,就算使有,也沒有多麽開闊。

  ??所以諸葛老大之前曾經提及,打算向劉禪陛下進言,恢複漢朝的皇家園林——上林苑,畢竟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所謂“非壯麗無以重威”嘛。

  ??史料記載,當年大漢初立,四方未定,在一次平定叛亂後漢高祖劉邦回到長安,竟然發現丞相蕭何正在規劃建造宏偉壯麗、異常奢華的未央宮。

  ??於是劉邦大怒,責問蕭何,認為如今天下戰亂多年,民生凋敝,營造如此宮殿未免不恤民力,似有暴秦滅亡之兆。

  ??但是蕭何聽了劉邦的責問,沒有請罪,而是緩緩說出了一番話,那就是“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今正因為天下未定,才應該趁這個時候營造宮室(從表麵上看似乎是說不通,不過應該是戰略意圖,也就是展示肌肉,震懾潛在敵對分子。),況且天子擁有四海,整個天下都是他的家,不營造如此壯麗的宮室,就無法彰顯天子的威嚴,而且宮室營造的如此壯麗,可以令到後世的君王沒有理由繼續加建宮室(也就是一次投入,將來節省回來的意思)。

  ??當然了,漢代的上林苑據後世考證可是有二千五百到三千平方公裏那麽大的,而清朝最著名的園林建築,號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按照測算占地麵積為三百五十公頃,也就是3.5平方公裏,上林苑足足是圓明園的幾百倍,真的是曆代皇家園林之最,不愧“強漢”之名。

  ??不過如此巨大的上林苑,卻並不隻是供皇帝賞玩如此單一功能的,據一些史料記載,這裏也是漢朝皇帝用來圍獵、訓練將士的地方,漢朝天子的親衛部隊期門軍、羽林軍等,都是長期駐紮在這裏訓練和日常生活的,隻是有一部分在皇宮裏麵守衛天子而已。

  ??而且按照一些傳聞推論,周亞夫的細柳營,也是極可能就在上林苑中的,因為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上就寫到:“上林禁苑,跨穀彌阜。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繚垣綿聯,四百餘裏。”,“邪界細柳”就是“斜界細柳”,也就是從細柳(今鹹陽市區)沿漢長安城南,向東南至鼎湖(今藍田焦岱鎮)所劃定的一條斜線,這就是上林苑的其中一條界線。

  ??上林苑占地如此廣大,漢代天子亦曆來有將近衛部隊駐紮在自己園林中的慣例,而“細柳營”就是因為駐紮於“細柳”而得名的,故此可以推斷,細柳營駐紮地點在上林苑裏麵是十分合理的。

  ??上林苑除了用作駐紮天子親軍之外,還是天子屬下機構少府重要產出之地,裏麵各種農、林、漁、獵所得,都是供應皇室用度的重要來源,這在西漢司馬相如所寫的《上林賦》和揚雄所寫的《羽獵賦》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上林賦》中寫到:“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經乎桂林之中,過乎泱漭之野。”

  ??《羽獵賦》中則寫到:“武帝廣開上林,東南至宜春、鼎湖、禦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濱渭而東。周袤數百裏。”

  ??這兩段描寫,說明了上林苑四周圍繞著灞、滻、涇、渭、澇、灃、鎬、潏這四條水流,如此,可想而知上林苑的土地是多麽肥沃,產出必定不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