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7-11 00:00      字數:1703
  項羽的一生,一直圍繞著“神勇”這個詞,項羽憑借一己之勇,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在二十六歲如此年輕的時候就稱霸了(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項羽在而立之年前已經立下了不世功業,實在是年輕得過分了。),以此戰績,項羽也成為了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代表人物。

  ??故此清代的李晚芳才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而太史公司馬遷也將項羽的傳記寫入了《史記》“本紀”中(要知道“本紀”可是記錄帝王事跡的,可見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之高。)。

  ??但是,成也“神勇”敗也“神勇”,項羽就是太過迷信自己的武力,完全忽略了內政、外交、形勢分析等的重要性,總覺得隻要自己有軍隊在手,就能戰勝一切。

  ??所以等到項羽率軍進入鹹陽,大勢已成的時候,就連一向頗為尊重,被項羽稱為“亞父”的範增,項羽也開始不聽其言了(範增在“鴻門宴”前後及期間,曾多次勸項羽擒殺劉邦,項羽均沒有聽從,逼得範增隻能玩了一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戲。),甚至到了楚漢相爭的後期,項羽輕易中了陳平設下的“離間計”,開始疏遠範增並奪去他的權柄,範增隻好自乞骸骨,告老還鄉了。

  ??項羽也不挽留,範增就啟程回去彭城,不久就在途中背發毒瘡而亡,項羽連唯一忠於自己的謀臣也失去了,之後自然是被劉邦那邊的頂級謀臣張良、陳平屢屢得手,漸漸陷入被動,最終兵敗而亡,以至於劉邦在建立漢朝後,也說了這麽一句話:“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項羽自恃神勇,不但不聽老臣規勸,也是沒有馭人之法,劉邦麾下最重要的統帥韓信,以及僅次於張良的謀臣陳平,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也是效力於項羽麾下的,隻是項羽用事,以勇猛為主,都是以力破之,簡單一個字就是“莽”,所以才被稱為“勇戰派”的代表。

  ??故此韓信的軍略、陳平的謀略都完全沒有發揮的機會,韓信數次進言還被項羽拒絕了,估計還挨了不少噴,最終韓信無法忍受這種鬱鬱不得誌的地方,轉而投向劉邦,這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等一係列故事,韓信更是被稱為“兵仙”,是“武廟十哲”中的一員。

  ??而陳平,雖然被蕭何、張良、韓信的“漢初三傑”組合掩蓋了光芒,其實他也是一名十分出色的謀略家,先後三次救過劉邦。

  ??第一次是鴻門宴之後,雖然項羽沒有聽從範增勸說,殺掉劉邦,但是也開始對劉邦有所戒備,遲遲不兌現“先入關中者王”的承諾,一直留在關中壓製劉邦。

  ??此時的陳平乃是項羽軍中的信武君,雖然沒有多少發揮本領的機會,但是頗受項羽喜愛,能夠在項羽麵前說上話,於是張良秘密聯係陳平,讓他幫助劉邦就封,以解除項羽隨時能夠擊滅劉邦的危險,陳平應允了(史料沒有記載為什麽陳平如此輕易就答應張良的請求,隻有傳聞說陳平在鴻門宴上見過劉邦後,就認為劉邦必能取得天下,所以及早投身而已。)。

  ??不久後,陳平進言項羽,讓項羽派範增出外辦事,成功將範增調離後,張良和陳平先後在項羽麵前進言,讓項羽將在鹹陽中的各路諸侯遣走,各自返回封國。

  ??各路諸侯走後,項羽獨留劉邦不讓他就封,陳平又使手段,讓劉邦向項羽要求回家鄉探親,項羽擔心劉邦回去老家自立為王,於是分別找來張良和陳平商議(這就是提早調離範增的重要性,使得項羽身邊沒人,隻能找張良和陳平。)。

  ??張良和陳平先後勸說項羽兌現承諾,讓劉邦率領自己所部到漢中為王,然後項羽帶兵去劉邦老家,將劉邦父母家眷請到彭城作客,如此既不失信於天下,又讓劉邦有所顧忌,自然不會起兵反叛。

  ??項羽聽從了張良、陳平的建議,就這樣將劉邦放跑,到了漢中為王,如此才有了後麵楚漢相爭的局麵,陳平也在劉邦這邊算是有了“投名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