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二王三恪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7-11 00:00      字數:1513
  所謂的三恪,其實是“二王三恪”中的一個內容,乃是周武王參考虞舜、夏禹的做法,虞舜以堯的兒子丹朱為賓,稱為虞賓,不視之為臣子,夏禹封丹朱之後於唐,封舜子商均於虞,皆不用臣禮,而用賓禮。

  ??也就是說虞舜和夏禹兩個聖王,都對前代統治者的後裔格外優待,另行封賞,不將他們作為臣屬看待,而是作為客人、朋友看待,這是穩定人心、維護統治的最佳手段了。

  ??周武王正是參照了兩代聖王的做法,加上宣揚“興滅國繼絕世”這種思想,以示自己奪取天下乃得天命的正統,創造了“二王三恪”這種製度,並為後世曆朝曆代效法。

  ??具體做法就是,將黃帝後裔封於祝國、唐堯後裔封於薊國,是為“二王”;將虞舜後裔封於陳國、夏禹後裔封於杞國、商湯後裔封於宋國,是為“三恪”,合起來就是“二王三恪”製度。

  ??周朝所立的“二王三恪”共五個諸侯國,祝國、薊國、陳國、杞國都在春秋時期就被別國攻滅吞並了,隻有宋國,一直堅持到了戰國時期才被攻滅,而且其被滅的過程也算是雖敗猶榮的了。

  ??公元前318年,戴偃稱王,即宋康王,史稱宋康王“行王政”,即實行政治改革,宋國遂強盛起來,接著宋國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裏;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掉滕國,取其地,當時號稱“五千乘之勁宋”,受到齊、楚、魏三個大國的忌恨。

  ??於是在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的時候,齊國便趁機聯合楚國、魏國攻打宋國,宋國百姓四處逃散,都城商丘沒能守住,宋康王於是逃到倪侯的住所,被齊國追兵抓獲並殺死,宋國就此滅亡,齊、楚、魏三國共同瓜分了宋國的土地。

  ??“二王三恪”這五個諸侯國,祝國被齊國所滅,薊國被燕國所滅,陳、杞兩國被楚國所滅,觀此四國,在史書中都不見多少記載,想必不曾強盛過,應該是被輕易攻滅的了。

  ??隻唯獨宋國,在史書中留下了不少記載,甚至其餘四個國家都沒有世係可查,但是宋國的世係卻是清晰可查,而且宋國還出過孔子、墨子、莊子、惠子此四位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可見宋國文化底蘊之深。

  ??如此種種,或許是當年宋襄公即使身死,也矢誌不改誓要奉行“仁義”種下的因,在其百年之後結下的果,也甚是可能。

  ??“二王三恪”這種製度,可謂華夏文化特有之現象,就算是以外族身份而竊神器的元、清兩個朝代,為了統治神州大地,也是奉行了這種製度。

  ??元朝統一中國後,元朝統治者封南宋小皇帝趙?為瀛國公,雖然後來將趙?送去西藏當僧人,最後還將其賜死,但也是有過奉行之舉的。

  ??清朝雍正之時,經多方察訪,找到時任正定知府的明朝皇室遠支朱之璉,將其封為一等延恩侯,每年俸銀610兩,俸米305石,且世襲罔替,並負責祭祀明代皇陵。

  ??這個延恩侯一直傳了十二任,最後一任延恩侯朱煜勳在民國建立後,取消爵位,但被委以明陵保管委員之職,由於其監守自盜,後被撤銷職務,從此明陵香火斷絕。

  ??甚至到了革命而建立的民國時期,對自行退位而不是兵鋒來臨才投降,放棄政權的清皇室專門製定了《優待條例》,其上規定:皇帝辭位之後,①尊號不廢,以君主之禮相待。②所用四百萬元,由共和國專款撥用。③皇室宗廟、陵寢,永遠奉祀。④皇族原有之私產,由共和國特別保護。

  ??這些條例,細細品味,其實甚有“二王三恪”製度的影子。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