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騎兵戰法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4-21 23:44      字數:1333
  而以馬鐵和馬岱的估計,有了馬鐙和馬掌的幫助,就算是“騎射”這種堪稱騎兵神技的技能,也可以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上手的,當然了,隻限是在馬上射箭而已,準頭什麽的就不要奢望了。

  不過就算隻是初步掌握馬上射箭的技能,在古代這種冷兵器戰爭的時代,也已經是足夠了,因為古代騎兵的主要作用,其實一直就是疲敵和追擊。

  而破陣殺敵,要麽就是疲敵成功,敵人疲累不堪,無法結成完備的防禦陣型,要麽就是突襲敵軍,趁敵軍無法短時間內布置好防禦陣型,才會有騎兵衝陣的機會,畢竟騎兵金貴,若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交換比,是沒有將帥會輕易投入一支騎兵部隊衝擊敵陣的。

  騎射本來就是騎兵最為理想的疲敵戰術,因為能憑著強大的機動力,不斷攻擊敵人而不怕被敵人追上攻擊到,當然殺傷力就不用指望了。

  蓋因騎兵騎射用的弓,為了能攜帶在騎上士卒後剩下位置不多的馬上,隻能是小型弓,拉力小、射速快是騎弓的特點,但是由於力量有限,破甲而入、拋射上天這些長弓能做到的效果是一個也沒有的了。

  所以防禦騎兵騎射的方法多的是,隨隨便便找塊木板舉起來,基本就可以在騎兵的騎射下避免致命傷了,故此騎兵的騎射,並不是追求要殺傷多少敵人,而是讓敵人知道一旦騎兵接近,他們就要快速結成防禦陣型和舉起自己手上的防禦器械,不然的話就會吃大虧。

  如此一來,騎兵對步兵的基本戰法,其實就是不斷接近敵陣,迫使敵人不斷結陣、散陣和舉起防禦器械,如是再三,消耗掉敵人的大量體力,待敵人體力不支,無法成功防禦騎兵的衝擊之時,再一舉衝破敵陣,千裏追襲,將敵人殲滅,而鮮有一來就直接衝擊敵陣的。

  而這個疲敵的過程,往往需時很久,如果騎兵部隊擁有騎射技能,自然事半功倍,大大縮短這個時間,因為騎兵不會騎射的話,就需要接近到一定程度,敵人才會產生恐慌而有所動作,但是如果騎兵會騎射的話,敵人反應的時間就要大大加快,不敢讓騎兵接近,離遠就會做出防禦動作了。

  至於疲敵到什麽程度,才指揮騎兵衝擊敵陣,那就是名將和庸將的區別了,因為在戰爭這個互相欺騙的遊戲裏麵,演和被演基本就是常態,因此才有了《孫子兵法計篇》詭道十二法裏麵“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那幾句話。

  也就是說,步兵和騎兵的對弈,騎兵處於主動,是優勢方,能隨時發動攻擊也能隨時取消攻擊,那麽步兵要勝利的話,就隻能裝作不堪其擾、體力不支以吸引騎兵直入自己陣中,這才有殲滅騎兵的機會,而能否區分其中的真假,就是騎兵將領優秀與否的條件了。

  按照我的推算,騎兵對步兵的話,不能做到一比五戰損比的話,就不應該直接衝陣,不能做到一比三的戰損比的話,根本就不要考慮交戰的可能性。

  因為培養和維護一支騎兵部隊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說真的,如果不是打下了關中並繳獲了長安城中曹魏的大量庫存物資的話,估計諸葛老大也不會同意我的方案,組建這麽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並列裝那些新式騎兵裝備。

  而步兵部隊的話,極端點的來說,隨便去一些村落征召壯丁,發上一根木製長槍的話,就可以算是一個步兵了,基本無須怎麽訓練,給養的話也隻是填飽他的肚皮就可以了,真的是廉價兵種啊,難怪中原王朝一向頗為青睞步兵,實在是組建容易,當然了,若要練成一支精銳步兵,也是很費功夫的,不過與騎兵一比,還是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