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蜀中無大將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4-21 23:44      字數:1394
  既然諸葛老大這樣吩咐,我自是沒有異議,不過我自己有多少料子當然自己最是清楚,要我帶領這一萬騎軍好好訓練,我自問沒有這個本領了。

  於是我先是應下了諸葛老大說的這件事,然後再以自己並不擅長領兵為由,向諸葛老大討要人手,諸葛老大想了一下,就向我說道,趙雲年事以高,如今大漢現出興複之曙光,其常常與諸葛老大敘話,頗有“廉頗老矣”之歎。

  而近年趙雲早已將其長子趙統遣往軍中曆練,近來趙雲與諸葛老大談話,亦有托付之意,如今既然我說起這事,諸葛老大就有意將趙統派來給我做副手,一同訓練此一萬騎軍。

  嗯,趙統字伯紀,乃是趙雲長子,在趙雲這名嚴格的父親操練之下,可謂是槍馬嫻熟,而且與我也算是認識,以前也常與我和關興、張苞等人聚會,諸葛老大說出這個人,我也沒什麽理由拒絕,於是便附和諸葛老大,說趙統這人甚是合適,日後就算馬鐵和關興回來,也正好讓趙統留在騎軍內,向馬鐵好好學習騎戰之法。

  諸葛老大聽到我的附和之語,便點點頭,說道其正有此意,畢竟如今大漢興複有望,北伐中原便是必定之事,隻是北伐此事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日,及早培養後輩也是正理。

  所以說後世的那些專家,從蜀漢後期無人可用,推斷諸葛老大不會培養後繼人才,真是荒謬,諸葛老大五丈原逝去後,可是留下了董允、蔣琬、費禕、薑維、向寵等一幹文臣武將,隻是天意弄人,董允、蔣琬、費禕等人俱是早死。

  不然以這幾個雖然不如諸葛亮,但是治政水平與東吳魯肅也差不多的人物,起碼也能穩住蜀漢多三十到五十年,足以熬到劉禪傳位給其子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可能熬死了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等人,迎來晉國的“八王之亂”,那樣的話,鹿死誰手還真的是尚未可知啊。

  可惜天不假年,董允、蔣琬、費禕都是英年早逝,導致了蜀漢後期的政治迅速混亂起來,國力也急速衰敗,再無力支持薑維的北伐,丟下了諸葛老大設想的“以北伐定中原,至不濟亦禦敵於外,求蜀漢之存”戰略,最後被魏國派出鍾會正麵侵攻、鄧艾偷渡陰平,就此消失於曆史洪流之中,空餘後人哀歎。

  其實蜀漢後期無人成才的最大問題,就是曆史上我這個“馬謖”的鍋,第一次北伐,本來就是最好時機,也是形勢大好的,隻要我這個“馬謖”依照諸葛老大的吩咐,堵塞道路死守,就算打光了手上的兵馬,但是也爭取到時間讓諸葛老大完全占領涼州的了。

  如此一來,蜀漢就算不能一下占據關中以對抗曹魏,也能取得涼州作為戰略縱深之地,大大延續蜀漢政權的生存時間。

  可惜曆史上的“馬謖”,不知道抽了什麽筋,竟然不聽諸葛老大的吩咐,率領軍隊主力上山駐紮,意圖借山勢居高臨下,一舉擊退司馬懿和張郃的大軍,立下不世之功。

  最終結果就是事與願違,導致諸葛老大這次北伐功敗垂成,之後的曆次北伐,由於曹魏早已有備,都是蜀漢之軍被拖得糧盡撤退。

  由此也導致了諸葛老大事必躬親的結果,連鞭打犯法的士卒二十鞭子的事也要親自監督,這根本就是不讓下麵的人有機會去曆練,就算是關興、張苞兩名很得諸葛老大青睞的人,也都是在諸葛老大帳前聽用,基本沒有獨領一軍的機會。

  而縱觀諸葛老大曆次北伐,自趙雲之後,就沒有安排偏師以分散曹魏的軍力,都是由諸葛老大正麵攻伐,如此又豈能不被曹魏克製得死死的。

  如此沒有資源給下屬曆練的做法,雖然保證了每一分力量都不會被浪費掉,但也做成了除董允、蔣琬、費禕等這些早期培養出來的人才外,蜀漢基本就沒有再出什麽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