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劍術家馬超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4-21 23:44      字數:1270
  一分算起來就差不多是三毫米多,可不要小看這三毫米,人類的皮膚隻有零點五到四毫米厚,而肌肉雖然因個人情況和部位不同,厚薄有異,不過最算再厚,也最多隻有幾厘米,三毫米聽著微小,不過有時候就是皮肉傷和筋骨傷的區別了,極端算來,就可能是重傷和致命傷的區別了。

  所以一般來說,砍深一分,就會決定對手是否能反擊的關鍵了,綜合來說,同樣條件下,馬鐵造成的傷痕比張苞深上一分,估計馬鐵的武藝起碼也比張苞強上三分一到二分一左右。

  不過想想也對,馬鐵其實就是馬超,這可是名列“五虎上將”之一的,可是與關羽、張飛這兩個“無人敵”並列的,雖然名聲及武藝稍有不及,但也是一名殊不簡單的猛將了。

  後世明朝的軍事家何良臣在他的《陣紀》裏麵明確記載“劍用則有術也。法有劍經,術有劍俠,故不可測。識者數十氏焉,惟卞莊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

  也就是說,自古以來的劍法,聽過數十家,但隻有卞莊、王聚、劉先主、馬明王、馬超這五人的劍法曆經歲月流逝,流傳了下來。

  這裏的卞莊就是春秋時期殺死老虎的魯國卞邑大夫卞莊子,留下了“卞莊子刺虎”這篇古代寓言;王聚有人認為就是王越,乃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劍術家;劉先主就是劉備了;馬明王無法查證是誰,有人推測可能是馬超祖上,甚至可能就是馬援;至於馬超,就是我眼前的這名猛將兄了。

  從春秋時期直到明朝,經曆了這麽多朝代,就隻有這五人的劍法流傳下來,可知這五人的劍法必有獨到之處,而其中一名劍法名家就活生生站在我的麵前,我看著這名身姿矯健、兼有虎豹之雄的猛將,不由心中暗暗咋舌不已。

  聽了那些的工匠的述說,我便深知之前的推測十分正確,就是武藝越高的人,越能充分發揮這些裝備的性能,畢竟這可是能用數學題輕易推算出來的。

  假設以前的騎兵裝備能發揮出騎兵百分之三十的能力,新式的騎兵裝備能發揮出騎兵百分之七十的能力,那麽一個七十分的騎兵和另一個一百分的騎兵,使用以前的騎兵裝備,一個能發揮出二十一分的能力,另一個能發揮出三十分的能力,差別並不大。

  而使用新式的騎兵裝備,一個能發揮出四十九分的能力,另一個能發揮出七十分的能力,這樣相比的話,差別就完全出來了,所以這些新式裝備對一般騎兵的戰力增幅固然巨大,但是對馬超這種級別的猛將就更是巨大了。

  這令我不由想到了刀槍不入的寶甲,這種東西如果讓一名普通士卒穿上,至多能保證其在戰鬥中生存而已,但是這種東西如果讓一名猛將穿上,那就真的能做到“以一敵百”的了,甚至能左右一場戰鬥的勝負啊。

  雖然我對新式騎兵裝備的推論是如此,不過怎麽也要問問當事人的感覺,這才能確定下來的,於是我就向馬鐵詢問,此番騎著這匹戰馬演練,與以前騎馬戰鬥相比,可有什麽不同之處。

  馬鐵聽到我這樣詢問,略一思索,然後就說出了跟我推論差不多的言語,那就是騎著這匹戰馬、用這種馬刀砍劈目標,能夠更好用力,砍劈之時,以前不敢使用的一些發力技巧,經他嚐試,也能完全使用出來,雖然還是不如在地上那麽好發力,但是也比以前騎馬時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