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模坑鑄造法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2-22 23:33      字數:1291
  “現今之工匠,若要製作大量同一器物,不外泥範及石範二法,此二法分別是如此如此。”鄧芝聽了我的問題,就開始將現時工匠使用的方法大致說了一下。

  所謂泥範和石範,其實就是泥土做的模具和石頭做的模具,用石頭或是泥土按照器物外形造成模具,再在模具上留下澆注孔,然後將融化的金屬液體沿著澆注孔灌入,最後等到金屬液體完全冷卻後,就敲碎模具將裏麵的器物取出,經過一番打磨修飾後,就可以作為成品了。

  而泥範和石範相比較,石範由於加工困難、不易製造的原因,自商代發明了泥範鑄造的方法後,就逐漸被泥範取代,少有人使用了。

  不過就算是用泥範這種方法鑄造馬掌等這些騎兵裝備,也是費時失事啊,因為馬掌和馬鐙這些都是小件器物,若為了這些小小器物,再造上一個個大一圈的泥土模具,恐怕真的反而是拖慢進度,還不如直接鍛造呢。

  但是現在時間上有點緊,如果這樣做的話,可能真的是趕不及了,看來真的要好好想一下,有什麽好辦法能夠加快一下進度啊。

  這般想著,我就開始在帳內邊踱步邊思考起這件事來了,望著腳下的土地,再聯想到泥範這種用泥土製作模具的方法我慢慢有了一些想法。

  於是我就將我的想法大概向鄧芝說了一下,其實也不是什麽特別的想法,就是我想到,馬掌和馬鐙這種小器物,其實無需特意製造一個模具啊。

  可以直接在地上挖出形狀,然後將融化了的鐵水倒進泥坑裏麵,等到鐵水冷卻,器物成形,就可以將器物取出,經過打磨,就完成了整個鑄造過程了。

  如此的話,馬掌和馬鐙這兩樣器物的鑄造,就可以分為融化鐵水、挖製模坑、打磨器物等三個步驟,完全可以套用後世的流水線作業了。

  而且在地上直接挖製模坑,就沒有了傳統泥範那種麻煩,不用敲碎模具取出器物,那麽模坑就能夠重複使用了啊,最多就是修補一下而已。

  馬掌和馬鐙的問題基本上算是解決了,剩下的就是馬刀了,這個就難了,因為武器的話,不像馬掌和馬鐙這種東西,是要經常互相碰撞的,不知道如果也是用模坑來鑄造的話,是否能夠堅固耐用呢。

  而且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我所設計的馬刀,可不是後世《亮劍》電視劇裏麵那種薄薄的騎兵砍刀,而是《尋秦記》漫畫裏麵那種項少龍所造的“百戰刀”。

  因為按照我的猜測,後世那種騎兵砍刀那麽薄,還能砍劈皆能,應該是使用了合金材料的緣故,而以這個時代的材料學技術,要造出一兩把合金刀估計還行,但是要大批量列裝的話,就可以說是異想天開了。

  所以到了最後,我還是選擇了《尋秦記》漫畫裏麵那種項少龍所製的後背騎兵砍刀,就是刀背極厚,刀鋒磨至鋒利的砍刀樣式。

  這種樣式的騎兵砍刀,再配上漢代已有的炒鋼法,到時用鋼鑄造出的這種厚背刀,應該可堪大用了。

  隻是這種厚薄不同的武器,用模坑再倒進鋼水的話,到時由於高低不同,鋼水估計就會溢出,不是造成鋼水浪費,就是造成馬刀變形,都不是什麽好結果。

  最後,我左思右想,還是隻能妥協一下,就是還用模坑鑄造之法,不過馬刀不是一次成型,而是挖製一把長方形的馬刀形狀,等到鋼水冷卻,取出這把方形馬刀,再將刀鋒一邊磨成尖利就是了。

  這樣雖然比一次成型麻煩了一點,但是也比純手工鍛造節省了不少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