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趙氏孤兒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1-07 23:26      字數:1516
  公孫杵臼、程嬰二人,乃是《史記》中所記載趙氏孤兒一事中的一大亮點,其實,趙氏孤兒一事,《春秋左氏傳》和《史記》中俱有記載,隻是《春秋左氏傳》記載得相當黑暗,而《史記》記載得十分熱血動情,可謂充滿人性的閃光點。

  後世的一些專家,都認為《春秋左氏傳》中所載才是曆史真相,但是民間大眾還是比較接受《史記》所記載的版本,蓋因《史記》中所載趙氏孤兒一事,有情有義,十分符合主流思想,甚至可比擬後世的一些影視劇,而後來也確是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了。

  這事就猶如《三字經》中“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記載的堯舜禪讓的事情一樣,雖然後世的一些專家從出土的《竹書紀年》中發掘史料,認為堯舜禪讓乃是子虛烏有,“舜殺堯、禹殺舜、啟殺益、伊尹逐太甲而被太甲所殺”才是曆史真相。

  不過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堯舜禪讓才是代表主流思想,也是大部分人都承認的史實,就是因為這件事看似不現實,才成為大部分人心中的理想。

  而在《史記》中,公孫杵臼、程嬰二人,更是出彩,可謂忠義無雙,成為了忠臣義士的代表人物,不過這兩人,在《春秋左氏傳》中的趙氏孤兒一事裏,卻是完全沒有提及的。

  《春秋左氏傳》裏麵的記載,乃是趙盾的兒子趙朔擁有重位並娶了晉成公的女兒莊姬為妻,生下兒子趙武。趙朔去世兩年後,他的叔叔趙嬰與其寡妻莊姬通奸,被趙氏家族流放到齊國並殺死趙嬰,引起了莊姬的懷恨。

  三年後,莊姬聯合了對趙氏家族懷有仇恨的欒氏和郤氏家族,向晉成公進讒言說趙家要叛亂,趙氏家族因此被誅滅。而莊姬與當時至少已有6歲的兒子趙武住在晉景公宮中,安然無恙。

  約兩年後,晉景公接受了韓氏家族首領韓厥的建議,恢複了趙氏的地位,“趙氏孤兒”趙武於是繼承了趙氏在三軍六卿中的高位,完完全全就是一場普通的政治鬥爭,毫無值得稱頌之處。

  而《史記》裏麵的記載,就截然不同了。裏麵說屠岸賈與趙氏家族有仇,瞞著晉景公(或許是取得了晉景公的默認),領著一眾軍將大臣發動“下宮之難”,將趙氏一族斬殺殆盡,隻有晉景公的姐姐、趙朔的妻子趙莊姬懷著身孕逃進皇宮裏麵,托庇於晉景公。

  “下宮之難”後,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去見趙朔的朋友程嬰,問他為什麽沒有跟隨趙朔去死。程嬰就說趙朔的妻子有了身孕,如果生下男孩,就奉這名男孩為主,幫助他複興趙氏一族,如果生下女孩,那麽他再去死也不遲。

  後來,趙莊姬果然生下了一名男孩,就是趙武,但是被屠岸賈知道了,進皇宮搜索趙武,趙莊姬將趙武塞進自己裙裏,趙武在屠岸賈搜查的時候,不哭不鬧,成功瞞過屠岸賈。

  程嬰知道了這件事後,就與公孫杵臼商議對策,看怎麽能救出趙武,公孫杵臼就問程嬰,“扶立遺孤”和“死”哪個容易,程嬰回答“死”更容易,於是公孫杵臼就自己請死,希望程嬰扶助趙武,複興趙氏一族。

  後來,他們就去找來(估計是買來)一名男孩,由公孫杵臼帶著,程嬰則去屠岸賈處告密領賞,屠岸賈領著兵馬找到公孫杵臼,他們兩人就在屠岸賈麵前做了一場戲,由公孫杵臼大罵程嬰,取得了屠岸賈的信任,屠岸賈帶人殺死了公孫杵臼和那名男孩,以為趙氏一族已經滅絕,就離開了,程嬰則帶著真正的趙武藏匿山中,默默養大趙武。

  等到趙武成年後,就在當年深受趙氏一族厚恩的韓厥的幫助下,成功取得晉景公的信任,領兵殺死屠岸賈,為趙氏一族複仇,趙武亦成為晉國的重臣。

  程嬰等到一切事情結束後,就決意自殺,趙武阻止,程嬰就說這事當年與公孫杵臼約定的,待趙氏一族成功複興,便到九泉之下與公孫杵臼相會,若他不死,公孫杵臼便會以為事情沒有成功,其英魂就無法安息。

  程嬰這樣說,趙武就無法在繼續阻止他,隻能任他自殺身亡,之後“趙武服齊衰三年,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