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員評級
作者:坐看閑花      更新:2021-01-07 23:26      字數:1321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老師,弟子所思之‘九品中正法’,所謂‘九品’,乃是以每年最後三個月為各級官員考核評等,等級共分九種‘甲上、甲中、甲下、乙上、乙中、乙下、丙上、丙中、丙下’。

  而負責評等之人,便是‘中正官’,所謂‘中正’,乃是取其不偏不倚之意,弟子之意,為保證‘中正官’之獨立公正,‘中正官’當直屬於中央,歸司空管轄,免受地方掣肘。

  評等之法,當由一名上級派來之‘中正官’”並兩名本級之‘中正官’主持,評等前,先整理好一應官員本年之履曆,然後抽取三名上級官員、三名本級官員、三名下級官員共九人根據履曆為所有本級官員評等。

  舉例來說,即州府官員之評等,由一名中央派來之‘中正官’和兩名州府之‘中正官’主持本州府所有官員之評定等級,然後抽取三名中央官員、三名本州府官員、三名本州府下轄郡府官員共九人根據履曆為本州府所有官員評定等級。

  如此類推,各級官員都一一評定等級,直至評到鄉府官員為止,鄉以下之亭便不作評定等級,中央一級官員亦不作評定等級,由陛下和三公九卿商議任免。

  評等之後,為公平計,當去除一個最高等的評級和一個最低等的評級,以獲評全部九種等級為例,當去除一個‘甲上’和一個‘丙下’,再以剩下的七個評等作出綜合評級。

  綜合評級,當以過半為評等準則,同樣以方才九種等級全部獲得為例,去除一個最高評級和最低評級後,剩下的就是‘甲中、甲下、乙上、乙中、乙下、丙上、丙中’,按如此評等來算,‘甲’等和‘丙’等俱不過半,故此便是‘乙’等。

  在細分評級,‘甲中、甲下、乙上’這三個評級均可視為‘乙中’,故此‘乙中’此評級便過半了,綜合來算,最終評級便是‘乙中’。

  如若七個評級中的‘乙中’變為‘乙上’或‘甲’等,則最終評級便是‘乙上’,反過來‘乙中’變為‘乙下’或‘丙’等,則最終評級便是‘乙下’。

  如此類推,基本規則就是上級評價可視為下級評價,但下級評價絕不可視為上級評價,最終以過半數的評價確定為最終評級。

  最終評級以後,便以此評級作為陟罰之依據,具體來說,就是一年被評為‘甲上’即升一級,連續兩年被評為‘甲中’才可以升一級,‘甲下’需連續三年,‘乙上’便是四年,‘乙中’則是五年,‘乙中’以下的評級便不是升遷,而是反過來貶謫了,因此一名官員連續五年表現尚可的話,應該就可以升上一級。

  貶謫之評級,與升遷之評級相對,就是一年被評為‘丙下’則貶一級,連續兩年被評為‘丙中’便貶一級,連續三年被評為‘丙上’或連續四年被評為‘乙下’的話就會貶一級,而貶至鄉府一級後,由於下級亭一級並無秩,再貶的話就會去官。

  而升遷之評級,一樣可用上級評等等同下級評等的原則,就是‘甲中’可視為‘甲下’,‘甲下’可視為‘乙上’,‘乙上’可視為‘乙中’。

  貶謫之評級,則是反過來,下級評等等同於上級評等,就是‘丙中’可視為‘丙上’,‘丙上’可視為‘乙下’。

  所有官員評級之卷宗,最後應當全部送回中央,由司空組織有司一一查核,為防舞弊,若有官員全部評級俱為‘甲’等或‘丙’等,則中央應遣有司詳細查核該官員。”